探索重庆57号|安珠古城:如何看滨水城市文明
洗澡,那是风水宝地,值得骄傲。
看-雄伟的山脉和微风,
邛江河、涪江汹涌澎湃..."
4月2日,随着数钱板的响声,《探索重庆》带着网友走进了有着千年历史的铜梁古城。
谁说古城是一样的?安珠有中国古城特有的文化符号——青砖、木门、轩窗、飞檐,还有不可替代的巴渝血统。它位于琼江和涪江的交汇处,在成渝中轴线上,大门口有吴沐熙会议。翰林文化、抗战文化、龙文化在这里交融,5000多名原住民在古迹中传播着他们的现代生活。......
本期节目总平台观看量36万。
古城记忆
古城,原名赤水县,始建于隋开帝八年(公元588年),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更名为县。河边小镇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有盐帮、酒帮、宰帮。
至今,我们仍能在古城中看到城墙院落、祠堂、宫殿和寺庙。“九宫十八庙”毫不吝惜地展现了古城的文化根基。
始建于明代的书院是明清贵族王的旧居,至今仍保留着部分中殿和后院。当地文人闲来无事喜欢在这里逛逛。从宋代到明清两代,有200多位成功的考生,其中有四位来自清代的翰林。后来,他们安定下来,和许多文学学士交往。他们是小镇的骄傲,他们的故事也凝聚了定居下来的人们深厚的文化情怀。
老街上的湖广会馆,左边与妈祖庙城墙相连,右边与齐安CCBA相连。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为名利休来一杯茶,为温饱乐来一壶酒”,表达了古城商人的沉浮与豁达。
在长长的古街上,民居与店铺相邻,餐馆与茶店交错,祠堂与寺庙相连,会馆与学校遥遥相对.....古城的记忆蕴藏在城墙里,历史在这里叠加,故事在这里流传。
古城生活
如果你只有历史和记忆,古城可能只能算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但和平相处,既有过去,也有现在。时至今日,这座1500年历史的城市的核心区域,仍然生活着5000多名原住民。他们的现代生活与历史遗迹纵横交错,散发着别样的烟火气。
肖钢,安珠古城文化研究会会长,一直致力于古城文化的收集和研究。“从宋朝到清朝,古城安珠出了4位翰林,38位进士,87位举人,更出了著名的豫闽皖总督......”“琵琶声声发自肺腑,泪流满面。”你知道,川剧《玉簪》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定居的时候。“小刚热衷于把所有关于和平相处的故事讲给人们听,是古城里天生的讲故事人。
铜梁龙名扬天下,绑龙之术源于和平相处。在扎龙有30多年经验的李德玉一直留在镇上,只为保留古城的特色手工艺品。
在铜梁龙灯会展中心,我们见到了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这条龙,造型最重要。”他一边整理水龙头一边介绍,“铜梁龙很厉害,嘴巴大张,里面有珠子。你看,它有鹿角,虾眼,狮尾……”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要舞龙,我的作品也经常寄到国外。”他说,只有认识了龙,才能真正懂得和平相处。
在古城老街尽头的书店里,钱板传承人何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和平相处的故事。长袍,竹板,方桌,盖碗茶...这家小书店挤满了客人。何侧着身子,敲着竹板,唱起了开头的钱板的歌词。
如果你在古城里没有遇到任何文人雅士,只是在老街上走一会儿,你也会感受到古城里浓浓的生活气息——打粽子的女人、卖粽子的老人、守着旧书店的老板都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门口有孩子在做作业,有猫在梯子上晒太阳。......
目前,安珠镇紧扣“再现千年古城魅力,重塑滨水城市文明”的定位,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将安珠打造成滨水城市文明的“守望者”。正在布局生活文化、滨水体验、文化创意夜市、配套服务四大板块。
相信随着规划的实施,这座千年古城将越来越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