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京叫什么名字?
自秦汉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城镇,有季承、燕都、燕京、大都、北平、史静、顺天府等名称。
先秦至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年),虞姬在北京建城,后来燕国打败虞姬,迁都虞姬,史称燕都或燕京。
秦朝是蓟县,它是杨光郡的总部。
汉武帝高第五年,这里被划为燕国领土。
元丰元年,复为杨光蓟县,属幽州。
本始元年,为杨光都城。
东汉光武改制时,幽州刺史部设在蓟县。
永源八年复置杨光郡。
晋至隋唐
直到西晋,朝廷改杨光郡为燕国,幽州移治范阳。
十六国、赵以后,幽州居所迁回蓟县,燕国改为燕县,历经颜倩、前秦、、后燕、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直到隋开帝三年废燕郡。
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卓君。
初唐武德年间,卓君又被称为幽州。
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
在北京成为杨帆节日历史的居住地之后。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曾在此称帝,开国名“大雁”。
唐朝叛乱后恢复幽州,属于卢龙节的历史控制。
五代至辽金元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后被后唐所灭。
辽朝从汇通元年开始定都北京,开泰元年改名燕京。
贞元元年,金海陵皇帝完颜亮正式建都北京,史称中都。
此后,元朝、明朝、清朝的都城都在这里建立。
成吉思汗于1216年攻陷北京,在燕京路设立大兴府。
元世祖至元元年,改为中都路大兴府。
元朝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更名为大都路,蒙古语为坎巴利克,汉字为坎巴鲁克、甘巴利克。
明清两代
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都城,洪武元年八月将大都路改名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划归山东省。
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城宣邮政所。
朱迪(明太祖成祖)发动京南战争,夺得皇位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又称“杭宰”(皇帝的首都,故称“杭宰”),今北京由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正式迁都北京,顺天府北京为都城,南京为都城。
清朝入关后,立即占领北京,又称首都顺天府,隶属直隶。
并实行旗民分离政策,即八旗住内城,* * *住外城(明朝嘉靖帝下令修建)。
摩登时代
晚清(1860-1912)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入京,在城内各处修建教堂,而使馆则集中在东交民巷。
民国初年(1912-1928)
辛亥革命后(1911),南京为民国首都,同年三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北伐军攻陷北京,张逃往东北,北洋崩溃。
最初北京的地方制度还是按照大清制度,还是叫顺天府。
直到民国三年,顺天府改为京兆,直接隶属北洋。
在此期间,北京建立了新的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优秀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
民国中后期(1928 -1949)
北伐战争后,中国首都迁至南京,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同时废除京兆。
民国19年6月,北平降为河北省所辖市,同年6月重新升为书院所辖市。
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成立临时伪中华民国,北平改名北京。
8月21,1945,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改称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65438+10月31,傅率25万国民革命军* * *,北平不战而被中国人民占领。
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人民首都、年份、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改名为北京。
1949 10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