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及其阶段。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到了50年代后期,“新文学”的使用大大减少,出现了用“现代文学”取而代之的趋势,而“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的认识,在80年代以前的几部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中一直延续着。

改革开放后,当代文学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当代文学作品异彩纷呈。

以启蒙为特征的五四文化传统是一场具有统一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运动,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实践被公认为新文学传统的主流。

实际上,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形成了两大传统: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文化传统和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这两种文学传统有时以互补或相对一致的方式影响当代文学,有时又以相互冲突的方式影响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

随着“第一次文学代表大会”的召开,长期游离于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 * * *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联合起来”了。

“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的文化传统在殊途同归的前提下融合,正式确立了毛泽东《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作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当时拿枪的人搞和平建设,文化心理自然保留了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从军事轨道转向政治轨道,两军对峙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第二阶段:1978-1989

文学真正的“复苏”以1978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对抗战以来影响中国文化建设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的否定。

1979 10在第四次文艺代表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贺词,明确提出了“不干涉”的意见,并承认文艺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

党“不要求文艺服从暂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不断繁荣文艺事业的条件”?

65438年至0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65438年至0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创作自由”的承诺。

8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蓬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的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逐渐恢复了活力。

第三阶段:90年代——新世纪。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同名同姓”状态下所持有的一元化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作家放弃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个性化的叙事立场,尤其是对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和主动认同。新文学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显示出新的活力。

扩展数据:

状态:

中国当代文学体系沿袭了1949之后的官方文学体系,培养了大量低俗、颓废、媚俗的作家,产生了人类文明时代以来的巨量文学垃圾。

然而,由少数具有精神自省能力的自由作家创作的具有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名著却很难问世,这导致不仅在文坛,而且在中国整个社会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颓废和低俗之风,精神和思想面临全面崩溃。

文学作为引领人类精神的灯塔的作用正在日益退化。

现代文学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1.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流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当时传统文学的吸收和融合,产生了现代文学;

2.当时由于中国自身的原因,八股文在当时已经不再适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产生了现代文学,对当时的启蒙思想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时特有的社会背景下,现代文学有其显著的特点。其创作目的是为了摆脱当时旧的人名样式的束缚。梁启超提倡新文体散文,从小说、戏剧方面改革的呼声也很强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