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采茶戏的历史渊源

阳新采茶戏是流行于湖北省阳新县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汉剧。它的音乐由三部分组成:郑强、蔡强和打击乐。其中郑强包括北腔、韩强、谭强、四平,属于板腔结构,曲调优美,可塑性大,是阳新采茶戏音乐的郑强。除了口音,多彩的口音也是这类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许多当地汉族民歌,如花灯歌、山歌、田歌和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彩色曲调,以及各种汉族民俗的道教渔鼓和情歌,都是阳信采茶戏音乐中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阳信采茶戏通过戏剧表演再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民生疾苦,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婚姻爱情、道德伦理和乐观向上的人文风尚。

2008年,阳新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绽放在鄂东南的独特山茶花”。作为阳新县知名的文化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自元代以来,唱和采茶的习俗就流传到了全国各地。元代散曲作品中有采茶歌的演唱曲目,一直在民间流传,但采茶戏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

阳信府河以南,如龙岗、杨刚、林峰、排石、木岗等地,山峦起伏绵延,茶叶丰富。据《兴国州志》、《阳新县志》记载,阳新在宋代被列为全国12著名贡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约29.5万斤。可见,阳新种茶历史悠久,产量较大。每年阳春三月,幼茶开绿,姑娘们三五成群去山上采茶。茶林苍翠,采茶男女在绿树间唱着歌,于是产生了采茶歌。

清朝康熙年间,阳新成为重镇,山川众多,湖泊纵横,田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种丰富的经济条件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歌和小调相当丰富。"放灯歌"、"划旱船"、"采莲船"、"打单鼓"等汉族民间艺术形式也相继出现。

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五,阳信流行“打花灯”,花灯队员会将采茶歌与田间锣鼓相结合,现场演唱汉族民间曲调。表演形式是一人扮演淑女,一人扮演小丑,另外两人骑着纸马绕场。表演者只需要一张方桌和几条长凳,几乎不受环境限制。其特点是“锣鼓伴奏,人声助兴”,节奏明快,气氛浓厚。如果在舞台上表演,乐队依然占据舞台中央,生、旦、静、末、丑等角色都由男性扮演。这种形式叫做“灯笼调”。“灯笼调”是阳新采茶戏的早期雏形。

黄梅采茶戏传入阳信后,与当地花灯曲调相结合,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努力和发展,逐渐形成了阳信采茶戏。李认为,阳新采茶戏和黄梅采茶戏是同宗同源的姊妹戏,主要流传于湖北铜山、阳新抚河以南和江西北部的武宁、瑞昌、德安一带。养心采茶戏最早于清朝中叶搬上舞台,清末100多个“古戏台”一直为民间所保留。当年在这些古老的舞台上广为流传的一些“灯戏”,如《母教子》、《杨》、《拜年》等,就是阳信采茶戏的最初雏形。65438年至0964年,湖北音乐学院杨匡民教授为首的专家组通过系统的发掘、整理,加上丝弦伴奏,正式确认了“养心采茶戏”的形成。在阳新县,首次成立了“阳新采茶戏剧团”。至今,阳信采茶戏团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专业采茶戏团。

从民间文化遗存来看,阳新采茶戏被誉为“三十二书七十二调”。其实现存的剧有100多部,其中大戏50多部,小戏50、60部。大多是传奇题材和民间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