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史114文科状元只有两个满族?
从顺治三年(1646年4月30日)清廷举行第一次殿试,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取消科举,共259年。在此期间,清朝共进行了112次科考,获奖人数为114人。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112科考产生了114状元?顶尖学者人数怎么可能比科考人数多?每个科考不是只有一个冠军吗?那“额外”的两个冠军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多出来的两个状元,是清朝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满族状元。
网络映射
事实上,清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只是顺治年间,满汉选士有两种方式,后改为只有一种名单。满汉两榜仅有的两次选士,分别发生在顺治九年(1652)和顺治十二年(1655)。这两次科考分为满汉两个榜:
1652年,马勒基(满洲里旗人)为全榜状元,邹(江苏无锡太伯乡人)为汉榜状元。1655年,土尔臣(满洲里正白旗人)为全榜状元,石大成(浙江鄞县人,清代浙江第一状元)为汉榜状元。
正是因为1652和1655年进行的两次科举考试,都是全榜状元和汉榜状元,才导致状元数量超过考场数量的现象。因此,马勒基和图尔钦成为了“额外”的两个状元,也是清朝历史上114文科状元中仅有的两个满族状元。
那为什么满汉两榜改成一榜后就没有满清状元了?满清考砸了吗?
其实不是的。比起* * *,满族和蒙古族更容易参加科研,更容易拿头奖。这其实很好理解——满清世界在获取功名上有先天优势。
既然如此,为什么只有两个满族人容易中头奖?
网络映射
真正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不鼓励满人参加科举考试,即使满人参加了科举考试,也不选状元。原来清廷将满汉两榜改为一榜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特别鼓励满蒙参加,把科举之路留给* * *”。康熙八年(1669)正式规定:“满旗乡试、公选带* * *考汉,同榜公布,不排名第一。”
估计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钱不够用”“旗手不占顶”的说法。那么什么叫“腰缠万贯”,“旗手不占顶甲”呢?
“不算元”实际上就是“满人进士不得乡试、社试、宫试第一”。因为乡试第一名是谢园,第一名将是慧远,第一名将是殿试第一名,所以叫“满分”。
有了“不算元”的规定,满清再也没有算过状元。其实不光是状元,宫廷考试前三名一般都只授予* * *,这就导致了“旗人不占状元”的说法。所谓“丁甲”,指的是“殿试一甲三状元、第二名、探花”。古人认为一甲三人如一鼎三尺,故称之为丁甲。状元居丁家之首,故又称定远。
所以说白了,清朝历史上的114文科状元之所以只有两个是满人,主要是因为清廷统治者禁止满人选状元,主要是因为清廷把科举作为一个进入仕途的渠道留给了* * *。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以下三条:
网络映射
首先,因为是满人的世界,满人进入仕途有很多途径和捷径,因为他们有很多关系。至此,如果再让满清控制科举,岂不是* * *入仕途无望?
其次,清朝统治者知道,要统治* * *,就得靠* * *以汉制汉。所以“满钱”其实是清廷收买天下士人的心,以笼络天下士人。这样,他们才会愿意为清廷效力。
第三,* * *的文化体系确实比满族先进。满族要实现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变,必须依靠比满族文明程度更高的* * *来实现。而这似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规律:先进民族总是被落后民族的武力所征服,反过来落后民族又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同化。
文章最后写道,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为什么清朝历史上只有两位满清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