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上有几次文艺复兴。

三次

首先,公元800年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是由欧洲帝国的法兰克·查理曼领导的。当时的法兰克帝国,一方面饱受连年战乱和军事集权的国家形式,导致文化极度衰落。另一方面,帝国用来维持统治的基督教教义受到了民族文化水平低下的阻碍。中世纪宗教信仰的不断完善,必然需要文化作为载体来发挥作用。因此,在查理曼大帝时期设立修道院学校,教授古典文化拉丁语等一系列手段被用来建构这种古典文化的复兴。回到上面提到的线索,卡洛琳的文艺复兴仍然以宗教为特征,而古典文化只是扮演了一个工具的角色。

其次,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欧洲人类文化的发展,许多著名大学(剑桥、牛津等。)相继出现,法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逐渐建立,其中经院哲学影响最大。所谓“经院哲学”也离不开宗教的力量。在人们研究并信仰了基督教之后,教会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理论来证明上帝的真实存在,论证圣经中的各种真理。这时,古典文化再次发挥作用,经院哲学家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吸收了逻辑学的遗产来解决眼前的新问题,从而形成了许多经院学派:实在论、唯名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的神学。在这里,经典文化在宗教中的作用在于为其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工具的功能。

最后,侯教授给我们讲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与以往不同的是,侯教授紧扣三次文艺复兴的线索:古典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指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宗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紧密结合,并不是我们过去理解的不相容关系——事实上,在当时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心中,基督教与古典文化是可以共存的,是和谐统一的。侯教授列举了几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都是以宗教题材为题材,却闪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证明这一点,而这正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

侯教授通过对中世纪以来的三次文艺复兴逐一介绍,理清线索,重述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传承关系,明确了它们不同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