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春牛的历史

浦北的“舞春牛”,当地又称“闹春牛”、“唱春牛”,起源于明末,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舞春牛》最早、最原始的演出是一部两人戏,由一个牛仔和一个扮演“牛”的人贯穿全剧,其中扮演“牛”的人戴着一顶用竹子编成的“水牛”形状的头饰。在锣鼓、木鱼、弦乐、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演员们一边干着平时的农活,一边在《牛娘》的曲调中唱出了一年的祝愿和祈祷。浦北县的小江镇、王宓、三河、白石水等地是“跳春牛”最集中的地方。每年春节,从农历新年开始到第二十年,“跳春牛”是最受欢迎的季节。剧中人物的服饰多参照民间年画《春牛图》演变而来,“牛哥”、“牛妹”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剧目大概在十到二十分钟。据小江镇苏村村委会刘秀村村民介绍:“一般的‘春牛’队由15人左右组成,一个‘春牛’队一般有两个‘春牛’。表演中,1人跳牛头,1人跳牛尾,扮成农民(主角),一手拿犁一手拿鞭子,还有一个扮成牛仔;四个女人打扮成花旦,肩上扛着一桶桶苗(或花篮),其余打击乐器,包括锣、钹、鼓和二胡,主要演奏'春牛调'和'十点梅花'。‘春牛调’是用二胡弦演奏的,旋律优美,有当地客家山歌,唱的是《花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内容是赞美牛的伟大,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祈求一年四季平安,风调雨顺,衣食无忧,六畜兴旺,从年初到年底。春牛队一般在春节期间演出,以拜年为主要形式,‘牛哥’和‘牛妹’表演二重唱。”本村60多岁的梁文新是“舞春牛”的后代,是80年代的“牛哥”。他已经跳舞将近4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