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va被占领和归还的事实。
历史背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进程。西方列强在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同时,加紧对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的占领,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这一时期,列强瓜分中国的矛头是华北。1898年,德国在俄国支持下租借胶州湾,俄国随即以抵制德国为借口租借旅顺大连。同年,法国租借了华南的广州湾(今湛江港)。英国是第一个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拥有最多的政治经济权益。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垄断地位,修改了现有的对华政策,决定租借并占有阿哈瓦和香港新界,以此与北有俄国,南有德法对抗。1898年3月7日,英国外交大臣鲍尔弗要求其驻华使节尽一切可能获得租借阿哈瓦的优先权。3月25日,英国政府正式指示其驻华大使克劳德·马克斯韦尔·麦克唐纳(Claude Maxwell MacDonald)采取一切手段租占阿哈瓦。由于山东已被划入德国势力范围,而根据《马关条约》,阿哈瓦被日本占领是为了监督清政府支付战争赔款。所以英国在决定租借阿哈瓦的时候,就积极想办法买通德国和日本。对于德国,他在3月26日表示,阿哈瓦被租占是出于无奈,绝不会侵犯德国利益。之后在4月20日正式宣布不修建从阿哈瓦到山东本土的铁路,以此承认山东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从而获得德国对其侵略计划的默许。而日本由于在东北与俄国冲突激烈,也希望借助英国牵制俄国,在英国询问其态度时立即同意。在分享赃物的基础上与德国和日本达成谅解后,英国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其入侵计划。
强行占领在加紧与德、日等国勾结的同时,英国于1998年3月65日438+05日从香港向烟台派出10多艘军舰,企图在日军撤退后抢先占领阿哈瓦,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就范,达到其租借目的。5月7日,清政府在伦敦向日本支付了全部赔款。5月9日,驻扎在阿哈瓦的日军主力开始撤退。5月21日,清政府派员接待阿哈瓦和刘公岛。5月19、22日,英国派军舰水仙号、敏捷号入侵阿哈瓦,占领了日军在日军协助下撤走的兵营、堡垒、基地和租借的土地。5月23日,中日交接完成,日本第8军撤出阿哈瓦和刘公岛。5月24日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英军选择这一天在黄岛举行占领仪式。当天下午6:5438+0:30,“水仙花”号指挥官率领海军陆战队登上刘公岛,占领黄岛。英国驻芝罘港接待专员金·霍尔(Kim Hall)和领事霍普金斯(Hopkins)在英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布朗(Brown)和“雅居乐”号船长史密斯·多伦(Smith Duolun)的陪同下前往黄岛炮台下的仪式现场。清政府委派处理阿哈瓦事务的委员严道洪和在援助船前的游击队员林也随同前往。在霍尔国王宣读占领宣言后,英国国旗开始在冉冉升起。当旗帜飘扬到桅顶时,乐队奏起英国国歌,英军举枪致敬。随后,仪式在“女王万岁”的欢呼声中结束。至此,英国完成了对阿哈瓦和刘公岛的军事占领。
3月28日,英国驻华公使马克斯韦尔·麦克唐纳(Claude Maxwell MacDonald)正式要求清政府租借阿哈瓦,声称俄国将旅顺作为军港极其危险,但租借阿哈瓦给英国足以控制俄国的气焰。但清政府以仍在日本占领下为由,拒绝了阿哈瓦。克劳德·马克斯韦尔·麦克唐纳立即于3月31日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得不到确切的情报,此事就交给英国驻华海军司令。清政府被迫于4月3日同意其租借要求,并于4月20日委派清亲王奕劻和司法部部长廖寿恒与英国公使进行谈判。7月1898,1,中英租借ahava专篇在北京签约。中方签字人是奕劻和廖寿恒,英方签字人是克劳德·马克斯韦尔·麦克唐纳。“特别条款”规定,阿哈瓦及其附近海域将租借给英国,租期与俄国占领大连时相同,英国有权在沿海修建堡垒和驻军。中国保留的权利是:部队仍可进入;威海卫城由中国管理,城内以前的官员仍然可以在城内做自己的事情;中国军舰仍然可以使用威海的水面。此后,从1900年4月25日至同年5月7日17日,中英双方划定东起大岚头村东北海岸,西至马山嘴,南至草庙子,除威海卫城外的738.15平方公里为租借区,人口约12万。结果英国获得了华北战略要地,清政府的防御能力进一步削弱。
(2)对英国的武装抵抗
侵略者的坚枪可以使昏庸腐朽的清政府屈服于它,但高度爱国的威海人民却不能受辱。在英国租借阿哈瓦的三十二年里,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入侵和殖民统治,富有保家卫国传统的威海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抗英集会1900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大陆蓬勃发展。威海江南庄村的学者崔寿山深受鼓舞。为了抗英保家,他联系了童谷辉庭、濑海村董绍良、于家夼村丛等人,招募训练团成员并集资购买军火,组织秘密武装,准备发动武装反英运动。1900年3月26日,崔寿山组织四五千人在张村慈圣寺举行反英集会。得知消息后,殖民政府立即派英国上校鲍尔到现场镇压,并强迫群众解除武装解散。但参与者并没有被武力威胁吓倒,双方僵持了1小时。英方当即当场审问崔寿山和顾惠庭。崔寿山不畏艰险,怒不可遏,历数英国侵华的种种恶行,直言组织群众民兵就是要把英国人驱逐出境。鲍尔很生气,命令把他们带到阿哈瓦那里。会场顿时愤怒而紧张。为了保护群众,崔寿山挺身而出,张裕和董绍良被英军关押在刘公岛监狱。在狱中,他绝食抗议,面对英国殖民当局高官的贿赂,不屈不挠。与此同时,监狱外的人们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营救活动。英军怕引起更大反抗,一个月后放行。群众武装的筹备和慈圣寺的集会,以英雄气概和不屈的斗志,显示了威海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吹响了威海人民武装反抗英国的第一声号角。此后不久,爆发了反对划界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4月25日0900,中英勘界委员在英军武装护送下由西向东勘界,界牌下葬。4月28日,英军埋设25个界碑后,中国勘界官员、颜道洪、林来到界外的东道头村,英军在离道头三里的太保山脚下扎营。当晚,600多人包围了中国官员在东道头村的住所,声讨李希杰等人的卖国行为,并阻止他们外出勘界。与此同时,近千人包围了英军营地,高呼口号,抗议英军侵略,要求英军撤出阿哈瓦。英军随即逮捕了6人,不仅没有驱散民众,反而增加了聚集的人数,第二天达到2000多人。英军被迫释放这6名被捕者,但人群仍拒绝散去,划界无法进行。英军立即从阿哈瓦调集大量援军,以疏通缺口。5月4日,英国领导人鲍尔和帕恩·罗斯在英军的护送下,单方面强行划定边界,留下以上尉·瓦尔特·索尼为首的30多名士兵驻扎在太宝山大营,准备解救被困的中国官员。5月6日拂晓,瓦尔特索尼兵营遭到孙家滩村余、马景山、孙义清、草庙子村、徐家疃村余殿海等组织的2000余人的袭击。激战中,武装群众的土枪大炮向英军666665军营开炮。上尉·瓦尔特·索尼率领的30多名英军士兵四处躲藏,四处开火,10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5月4日晚,向东划界的英军来到多山脚下的临泉河套扎营。得知消息后,江家口村的刘景山、吴秀才、卷余家村的余仁山、南湖口村的徐仁山等。,立即通过鸡毛信联系周围群众于5月5日在北口寺集合。然后他带领1500多村民来到英军营地。下午2点30分,当人群到达离英军营地1/4英里的地方时,遇到了从分界线返回的15英军。刘景山立即指挥群众用石头、锄头、铁锹攻击英军。英国少校帕恩·罗斯当场受重伤,四名士兵被击倒在地。激战中,刘景山等19人壮烈牺牲。围攻的人群被英国援军镇压了。
当威海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时,清政府却置身事外,袖手旁观。5月9日,山东巡抚袁世凯从烟台调集400名清兵前往阿哈瓦营救李希杰等人,却无视群众要求出兵攻打英军的请求。随后,在威海各重要检查站发放通告,严厉斥责群众的抗英行为,逼迫民众“查约自保”。英军被群众的武装抵抗吓坏了,划界被迫中止数日,直到5月15。殖民当局一直怀疑威海人反对划界的斗争是由中国当局在ahava煽动的。所以消息传到香港,港英当局就以此为借口,要求将九龙城划归香港,理由是中国官员进驻该城与香港防务不协调。
威海人民的反英武装斗争是威海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虽然由于武器装备简陋,缺乏战斗经验,这场斗争最终未能成功。然而,人们对反英战士的献身精神和英雄主义印象深刻。直到今天,他们的英雄业绩还被当地人民广为传颂,成为激励后人奋进、建设家园、振兴中华的一面光辉旗帜。
/P & gt;
(3)政治模式
/P & gt;
1898年,英国建立了阿哈瓦临时政府,隶属于英国海军部。1899转由英国陆军部管理。从1901 1 10月1开始正式归英国殖民部管辖。同年,英国枢密院颁布了《1901年阿哈瓦法案》,殖民部颁布了《阿哈瓦地方政府组织法》,从而沿袭了香港的殖民统治模式,在阿哈瓦建立了高度集中、控制严密的殖民统治体系。
行政机构1901威海行政公署设立于英国,是租界的最高管理机构。1906年,殖民政府将租借地分为南北两个行政区,由行政长官办公室管理。至此,形成了完整的殖民统治体系:行政公署——南北区行政公署——社区——村庄。行政长官是殖民地政府的最高首长,在整个殖民统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他由英国国王直接任命,与英国殖民地总督具有同等地位。行政长官作为最高首长,不仅享有行政权,还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因此,其实际权力远大于英国殖民总督。其中,行政长官在阿哈瓦颁布的法令必须得到英王的承认和允许,英王将根据殖民部的意见决定是否承认。从1898的道华德到1930的庄士敦,威海任职过7任长官。其中,洛克哈特服役时间最长。他出生在苏格兰,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1883年任港英政府鸦片税监,1895年升任布政司助理,地位仅次于港督。在任期间,他极力主张扩大香港新界的范围,并以英国划界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与了新界划界的谈判,签署了《香港-新西兰租界条约》。随后,他率军镇压新界人民的反英斗争,武力接管新界。洛克哈特作为英国殖民部在阿哈瓦的首任行政长官,在维多利亚任职19年,是英国租借阿哈瓦期间殖民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然后是庄士敦,他在魏国做了三年长官16,期间担任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老师。作为最后一任行政长官,他主持了中英阿哈瓦的交接仪式。行政长官的主要下属是行政长官、负责中国事务的副部长和首席医生。正华事务部大部分是驻华外交官,兼任政府秘书和北区行政长官,分管财政、民政、文案、监狱管理和民事案件审理。副中国事务部主要从香港和新加坡的警察中选拔,兼任高等法院书记,主管税务、警务和刑事案件;首席医官有一、二两个官,分别负责全地区的公共卫生、官办医院和船舶检疫。1928年,殖民政府还设立了收税部,负责收税。第二年,一位工程师将被任命负责公共建筑。在殖民地政府的组成中,所有的高级职位都由英国人担任,而大部分雇员来自中国。因此,权力牢牢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而中国人总是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为了有效地统治占领区的广大农村,殖民当局特别注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其主要手段是全面推行村主任制度,以华治华。起初,威海的农村政权组织只是在村一级。鉴于在魏立足不稳,殖民当局通过登记原村主任或族长的姓名,承认其在农村的权力和地位,极力拉拢农村宗族势力和封建地主。到1906,统治基本稳定,殖民政府开始实行新的村主任制度。将全区360个村划分为26个社区,将26个社区划分为南北两个行政区。北区管辖9个社区,加上刘公岛和爱德华港;南区辖17社区,区长办公室设在温泉塘。每个区都有一个总局长,这样就把区级政权加在了原村之上,把总局长的职位加在了村主任之上,颁布了一整套关于村主任的产生、权限、待遇的管理条例。按照有关规定,村主任和总主任都要选举产生,任命证书要经过殖民地政府批准后颁发。村主任和总主任主要负责传达政府命令、收税、签发契据文书和诉状、维护公共秩序。事实上,随着总局长一职的增设,原本主要由村主任承担的乡村管理职能大部分转移到了总局长身上,形成了总局长与村主任之间的分权,从而使殖民政府更容易控制乡村。总导演每月可以从殖民地政府获得5美元的津贴,还有一小部分出售房契和税收的收入。从1923开始,每年为总导演举办两次宴会。殖民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总局长会议,传达政令,收集基层情报。此外,殖民政府还通过颁发勋章和奖章来引诱村主任和总主任。作为殖民当局在农村的代理人,虽然村主任和总主任都是选举出来的,但实际上主要由有权势的地主士绅把持,因为他们要有十几亩地,还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根据村主任选举的规定,如果不能忠实地维护英国的利益,殖民当局也可以随时取消他们的职务。比如1907,26个总导演中有7个被免职。村主任制度是英国阿哈瓦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也是殖民权力和封建氏族权力相结合的产物。这样,殖民政府巩固和加强了阿哈瓦原有的封建统治形式,使封建地主和封建宗族势力成为其殖民统治的忠实捍卫者。
在加强行政机关建设的同时,警察署通过加强警察行政和司法来维持其统治。在司法方面,根据1901年的《阿哈瓦法》,殖民政府设立了阿哈瓦高等法院,这是一个记录法院。1906分别在南区和北区设立民事法庭(又称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又称刑事法庭)。不服这两个法院判决的案件可以上诉到ahava高等法院。由于该法院没有专职高级法官,所有案件都委托行政长官审理。对于重大案件,上海英租界高等法院派出高级法官审理。赦免权和减刑权由行政长官行使,死刑审判须经行政长官最后核准。适用于阿哈瓦租借地的法律主要改编自香港法律,也适用于殖民地政府颁布的英国法律和法令。此外,只要不违反英国法律的原则,中国的法律和习惯可以适用于中国人之间的民事诉讼。在诉讼程序上,村主任采取负责制,即民事诉讼。检察官从总局长处收到殖民地政府发出的诉状,填好后由村主任盖章,交由民政局长审理。在刑事、治安案件中,村主任会直接将违法者交付巡防室,交由副中事司审理。阿哈瓦高等法院上诉庭是香港最高法院,但由于租地很少有人能出得起钱去香港上诉,也很少有人知道败诉后可以上诉,所以直到1910还没有一起上诉案件。在警务方面,殖民地政府将整个地区划分为三个警区,即码头区、刘公岛区和乡镇区,由政务司副司长指挥。每个区有一支英军巡逻队,1929三个区有近200支中国巡逻队。此外,还有20多人在水上和司法巡逻。码头区设有总巡更室,主要交通要道、重要村镇、边境地区也设有15分卡(巡更室)。各剪辑派驻的巡逻是定期更换的,一般每年4月互调一次。此外,他们经常与香港及其他地方的警务人员交换资料。殖民当局在巡逻时还挑选了一些人作为“检查”,即特工或特务。在监狱管理方面,殖民当局在码头区的东仓村(现纪念路军宿舍)设立了拘留所。人们通常称之为黑屋子。共有7间牢房,可容纳30至40人,主要关押被判处拘役两个月以下的犯人。刘公岛有一座监狱,可以容纳90多人。分为18男监和3女监,配有1名狱警和1男1女典狱长,主要关押刑事拘留两个月以上的犯人。犯有严重罪行的人将被送往香港监狱接受惩罚。
(4)军事控制
英国占领阿哈瓦的最初目的是将阿哈瓦建成远东的永久性海军基地。65438年至0898年,英国海军驻华司令西摩海军中将(曾任八国联军司令)和皇家工程兵部队的刘易斯上校先后来到阿哈瓦进行军事侦察,并向英国政府提交了建设阿哈瓦防御设施的计划。在其计划中,刘公岛海军基地的建设最为重要,所有防御设施和军事储备都建在刘公岛,舰队的停泊地也全部安排在刘公岛海,火力和兵力的配备目标是能够抵御来自海上和陆地的任何攻击。其中岛上军营计划容纳1步兵营、1炮兵连、1机械师和重机枪。随后,英军在接收金辛丁、竹岛、王家庄、寨子日军设施,威海卫城周围原清军的营房、马场、医院,南北帮,刘公岛炮台等基础上,开始在岛上修建炮台、营房、码头、战壕、碉堡等大型军事防御设施。驻中国的英军奉命在港集结,准备进驻刘公岛。但由于20世纪初德国海军的崛起和俄法同盟的形成威胁到了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海军的发展重点很快转移到了造船上。因此,英国在1902年修改了原计划,指定阿哈瓦为英国海军军事训练基地,并加强了各种训练设施的建设。殖民当局为了把刘公岛建成英军专属军事控制区,征用了岛上人民4811亩土地和所有房屋,并颁布了禁止中国人入岛的规定,禁止中国人随意上岛。此后,英国常年在阿哈瓦驻军。至于海军,每年有3艘军舰驻扎,夏季会增加到二三十艘。在刘公岛,有四五十人驻扎在海军陆战队。在军队里,每年夏天驻扎1团,大概有14000或者500人,冬天驻扎一个营,大概有170或者80人。阿哈瓦被打造成英军训练基地后,英国远东舰队每年都来维多利亚举行大规模实弹军事演习。至今,英国舰队来维多利亚演习时失事的潜艇仍躺在威海海底。
中国军团殖民地面积广大,国内兵员不足,所以组建殖民军是英国加强对殖民地控制和对外侵略的主要手段。英国占领阿哈瓦后,计划将其建成中国组建殖民部队的大本营,一方面用于威海卫租借地的防御,另一方面为英国对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军事侵略提供兵力。这一举动遭到清政府的反对,因为它违反了租约。英方迫于外交压力,表示只在阿哈瓦招募,只用于当地防御,但仍从1899开始,从香港抽调军官,从山东内地和天津招募难民,组建殖民军。殖民军是雇佣兵,叫中国军团,也叫华勇营。南、北分别驻扎在北大营、竹岛、寨子。一开始有600多人,高峰时1902,达到1300多人。该团各级军官均为英军驻华军官,主要接受英军管理训练。由于缺乏军纪,逃跑率特别高。到1903,已经有800多名士兵开小差。1906年,中国军团被迫解散,部分士兵编入租界巡防所担任巡防官。中国军团在其存在期间,一直是英国维持早期在阿哈瓦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力量。1900年,中英勘定阿哈瓦边界时,该团作为主力镇压威海人民的抗英斗争。同年9月,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期间,ahava的首席执行官道华德被提升为准将将军,以指挥在华北登陆的英军。该团作为主力编入八国联军中英部队序列,赴天津镇压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