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活动
所谓“三月三,盘古山”,所以农历三月初三是去盘古山朝圣的日子。
盘古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盘古山,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城南15km,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地方。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至少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泌阳就有盛大的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盘古庙会,都有数十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人类的根祖盘古,并借此机会为亲友祈福。
2003年以来,泌阳县大力弘扬盘古文化,将这一传统庙会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寻根祭祖、展示泌阳形象为一体的盘古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0届。
“盘古圣地”在中国不在少数,但在河南省,只有泌阳县的盘古山被称为“中国盘古圣地”。这座盘古山并不是因为山高而出名,因为盘古山的主峰海拔只有459米,在群山中可谓“娇小”,但却在中原众多名山美景中赢得了“盘古圣地”的美誉,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盘古山顶上矗立着盘古寺。盘古寺建于五代。传说当年盘古山上有神光,连海市蜃楼仙境都有村民、官员、官吏目睹。每一处奇景都离人间只有半天的路程,包括仙楼的宫阙,都是井井有条。麒麟、蔡风、青鸾、仙鹤、白螭和神龙在里面玩耍;曹琼玉树随处可见;郭玲宝藏令人垂涎。仙人飞来飞去瑶宫紫阙,有彩衣、宫娥、童子相伴。仙气,舒适非凡。
其中有一个潜力最大的大会堂。大殿前的正门上,有一块大的蓝宝石牌匾,上面有“盘古殿”四个金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寺外的院子里有一尊100多尺高的玉雕。通体无瑕疵,通体光洁,更不用说丝毫雕琢。简单自然,是自然。这件玉雕刻画的是一个神人,但看到这个人,浓眉大眼,方口大耳,上身赤膊,肌肉打结,系着橡木叶的围裙,神情凝重。手持利刃巨斧,挥天叱咤大地,惊世骇俗,是伟大的盘古神拥有创造世界的力量。
这件事传到了京都,告诉了圣民。皇帝命令朝廷监督布展,告诉他这是个奇迹,是个好兆头。皇帝亲自动的车,一个星期后车到了,正好来得及。我很高兴,净身,斋戒,烧香,向上帝和天堂祈祷。望天而听,永保江山。之后派工匠在山顶建庙立社,立碑传诵。命道士和道士一起代帝天下,以求国家安全。
相传盘古升天是在九月初九,三月初三。所以每年的春、三月,正是花季淡季,都会举行庙会,纪念盘古开天的功德。
这时,普通的和尚和道士、官僚和平民、商人和小贩以及学者丁白都聚集在这里。或谈道,或比奢,或以此为生,或寻墨梦笔,生出奇葩。
三教九流,卒艺人,其间,山山水水,人山人海。叫卖、砍价、大笑、诵经、祈祷、诵经,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山下,车马、云车、简易棚子、檐篷卧地,占地。在山道边,有林荫歇息的人,有沏茶沏茶的人,有独自饮酒的人,有一起饮酒的人,有挥汗如雨走路的人,有摇扇倚竹的人,有热情跳跃的人,有裙带互助的人,有行色匆匆的人,有驻足观望的人,等等。山顶上有喷火、变脸、变魔术、吞剑、碎石、玩刀、舞枪、打鞭、骑纤、舞狮、舞龙、斗鸡、耍猴等。,还有谜语、对联、诗词等。,而且诗人都是人才济济。其中帮助过很多有才华的人和美女!
碧玉女士自然喜欢一些小巧精致的东西,如珠子、发夹、玉佩、发带、护身符等。
当地的小吃、冷饮、布偶、纸鸢、木剑、竹笛都是最适合孩子的。
也有外地客商带着织锦、雾茶、字画、美玉来易货黄白。许多善良的男人和女人带着他们的家人,虔诚地敬拜,以求得到祝福。
总之,盘古庙会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如果你不去,你会后悔一辈子!
2005年6月4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泌阳县为“中国盘古圣地”。
“三月三”庙会也是江都古镇仙女庙的传统“节目”。
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杜鹃花竹吟,梅花遍地”的季节。这一天,一弯细长的月牙静静地落在街西点的河面上,一抹红晕慢慢出现在镇东的老榆树上。这时,镇上接连响起欢快的鞭炮声,全镇开始沸腾了。
太阳渐渐升起,向下望去:人们穿着吉祥的衣服,像蝴蝶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小镇上,然后像春潮一样涌向寺庙。大街小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到处都是节日的欢乐...
据说这种会议始于汉代。相传西汉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乱。三月初三,汉高祖第九代孙被王莽追到仙庙(当时叫)被一个渔夫救了。后来,壮族人民记住了刘秀的祝福,专门修建了一座金龙王庙(村民们认为皇帝是金龙的化身)。之后每年的三月三,四乡八镇的村民都来烧香祭拜,逐渐演变成庙会。也有人说这个“三月三”和农耕有关。农忙季节开始时,村民们总是祈求风调雨顺,所以在这一天,他们首先向龙王顶礼膜拜,以求一年丰收。这种说法似乎更可信。
传奇永远是传奇。对于生活在农村、辛勤工作的人们来说,这种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的来历并不重要,但这种自娱自乐的节日是可取的。庙会当天,镇上的居民要提前邀请外地的亲戚朋友来庙会。因此,数十名来自方圆的男女老少聚集在镇上,甚至扬州和南京的人也乘公共汽车赶来。场面十分壮观。
这一天,龙王庙挤满了人。寺庙院子周围,商贩云集,各种小吃满大街,各种土特产鱼龙混杂。耍猴,舞剑,舞棍,落莲,爱道...喊叫声、叫卖声、锣鼓声,还有小孩子手里的小咳嗽声、哨声,两三里外都能听到。庙前有一片平地,但我看到香客们摩肩接踵,一张张虔诚的脸,点着香和纸锭,燃烧着火焰,升起浓烟。庙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钟声敲响,还有一股伽蓝的香气。
香火开始,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只听见锣鼓鞭炮响。“马”(冒充神马的人)赤着上身,穿着红裤子,脸上画着花纹,嘴里叼着一根长长的铁签(代马咀嚼),手里拿着一根四五尺长的铁棒,在神面前鞠躬,挥手引路。后面跟着香火队,信众们背着香包,手里拿着香,排成四排,缓步而行。只见烟雾缭绕,雾蒙蒙的,像是进入了仙境。跟在香队后面的是鼓乐队,乐手身穿蓝衫,腰系黄带,手持鼓、弹拨、笙、箫、、二胡等乐器,演奏乐曲。接下来是人数最多的化妆歌舞队,各种歌舞争奇斗艳,美轮美奂。
玩木头人的,靠一根扁担,扛一个布块围起来的小桌子,桌子上挂一排排长长的布偶,台前挂一个小帘子。艺人一手拉布块下的线,一手敲锣,嘴里唱台词。舞台上的木偶表演得惟妙惟肖。什么“猪八戒嫁”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吉生与丹。
游行队伍的最后,劫后余生的人们身着红色囚服,口中喃喃自语,三步跪五步叩,感谢神灵的恩宠,祈求平安。香火队伍在旁敲侧击,吵吵闹闹,停一会儿,停一会儿,慢慢地绕着镇子转了一周,才回到龙王庙。这时,已经是红日之西了...
“三月三”是庙会,也是聚会的地方。方圆到处都有小摊,人们在这里吃、穿、用、玩。从正月开始,外地的商人和手艺人从四乡八镇涌向仙庙,有土特产、农副产品、农具和一些小商品。
大部分是“窑货”和“淡水”。窑货是宜兴一带的大桶、砂锅、青瓮、锅碗瓢盆,淡水是宝应一带的莲藕、菱角。所以三月三江都集也叫窑货集,淡水集。本地的家用机布通州大布也很受欢迎。集市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提着购买的物件,尤其是农民,提着购买的崭新农具,喜气洋洋。
“三月三”龙王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精心组织、规模宏大的新“三月三”庙会。当时南京、苏州、上海、扬州、江都县的商贾百姓聚集在江都镇的几十条街上。有的是来卖货的,有的是来买东西的,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有的是来收风景的,有的是来谈相亲的。真的是又挤又忙,持续了三天。
市场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有粮油、糕点、水果、土特产;穿的裙子和内衣;农业,水泵,拖拉机,化肥,农药;家用、家具、炊具、电器、化妆品...我怕买不到,又怕想不到。我可以买各种各样的商品。
夜晚,喜庆的江都镇是一道特别的风景。所有文化场所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咖啡馆、剧院、舞厅、溜冰场、游乐场、公园比比皆是;扬剧、淮剧、黄梅戏、著名剧团、红演员联袂演出。
这些文化娱乐场所成为人们交流信息、洽谈业务、联络感情的好去处。可以说,每一届庙会都开阔了江都人的眼界,让江都人广交朋友,让江都这座千年古镇远近闻名。
3月3日情人节。
农历三月三日情人节:三月三日情人节历史悠久。有一首诗为证,李白诗中说:“啸吞,秦娥梦破秦楼月;秦家,每年的下弦月,桥边的柳色,都印染着七窗的送别。乐游园景区清秋节,咸阳古道绝对寂静。“这里一年一度的柳色,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三的情人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浪漫:一对恋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风景如画地漫步,互赠杨柳,口哨声不断。多好的状态!不仅如此,在我国很久以前,亲戚朋友都有分别时互赠礼物的习惯,还有一首诗为证:“杨柳无缘无故送。“可见,爱是柳,柳就是爱。老百姓把很多恋人的飘浪称为寻花问柳,就是源于此。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古代人的恋爱对象和场景,但有无数的情诗和情歌,可以让我们回味无穷。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三月三唱歌的习俗。云南少数民族,农历三月初三,许多漂亮的少男少女成群结队地对着歌曲做爱,互赠信物,相约在丛林深处。这种场景只和欧美情人节类似。
三月歌圩节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三月歌会”或“三月歌会”,是壮族的传统歌会。壮族每年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八月十五日,其中三月三日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五颜六色的糯米饭,给彩蛋上色,庆祝节日。歌会一般一次持续两三天,设在离村子不远的一块空地上。竹子和布被用来建造一个歌棚来接待来自其他村庄的歌手。二重唱主要由未婚青年男女组成,但老人和孩子都来观看和娱乐。小的歌圩一两千人,大的上万人。
毗邻许歌,商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附近的人们为来抓许歌的人提供住宿和食物,无论他们是否认识,都受到热情的接待。一次大型歌会,方圆数十名青年男女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着实热闹。乔叶在田阳县一直是大歌圩。人们去歌会是为了比赛和欣赏歌曲;年轻的男女唱歌,如果他们彼此投缘,他们就互赠信物作为他们爱情的信物。此外,还有抛绣球、摸鸡蛋等有趣的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为了娱乐,也是作为爱的象征。女生看上一个小伙子,就把绣球扔给他。摸蛋是为了相互取乐,也是一种承诺。歌会是人民贸易和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区人民政府将3月3日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
黎族“福年福”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七枝岭一带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旱,人们过得如同度日如年。一天早上,一个叫雅音的年轻人告诉大家,他梦见了一只百灵鸟。为了摆脱这场灾难,他不得不爬上五指山山顶,吹响鼻笛诱捕。亚布自告奋勇爬上五指山山顶,在那里吹奏他心爱的鼻笛。它吹了三天三夜,直到一只百灵鸟从山谷里飞了出来。亚行抢着追。他追赶一座小山。最后,亚行一看,看到百灵鸟已成为一个非常美丽的李女孩。女孩答应和亚银一起去地球拯救灾难。大旱解除后,我没想到,却惹怒了主。他派仆人去抓百灵小姐。这时,亚行来了,他们躲在一个山洞里。当主人命令仆人们烧到山洞时,突然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岩石崩裂,山崩地裂,邪恶的主人和仆人们都被杀死了。亚行和百灵小姐成了一对鸟,飞向天空。村民们闻讯赶来,看着他们,兴奋地载歌载舞,祝他们幸福。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成为李家的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那人去山里打猎,把猎物腌起来封存起来;女人在家蹭饭做粽粑;年轻男女准备漂亮的服装和聘礼。猎物和粽子在礼堂里作为祭品献给祖先。如果狩猎失败,将改为杀鸡,由氏族长老献祭。
在节日当天,黎族人聚集在一起,祝愿山兰(山地旱稻)和狩猎双丰收。老人们带着腌制的山味和酿造的糯米酒来到村里最受欢迎的敬老院,围坐在地板上,喝着香蕉叶和木瓜叶。
亿丰牛术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江西宜丰县潭山龙岗邹爷爷的诞辰日,会鸣三天以示祭祖。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潭山镇都会举行传统的“三月三”物资交流会(当地方言叫牛叔,即传统的牛会)。来自上海、湖南、湖北、南昌、上高等省市的200多名客商参加了这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物资盛会。每一次物资大会都会有商品、土特产、种子、黄牛、花卉、字画、娱乐等七大交易市场。
“三月三”物资交流会起源于清初潭山镇龙岗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邹的村民为了方便十里八乡的村民,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了一次以土特产、种子和牛为主的物资交换。几百年来,参与交换的商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得丰富多了。
三月三鬼节
在江淮和江南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被称为鬼节。据说这一天有鬼魂出没。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家家户户放鞭炮,吓走鬼,赶走鬼。
湖北省红安县和河南省光山县也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鬼节。光山自古就有“三月三,一个孩子砌砖”的童谣。据说这一夜是鬼出没的日子,家里大人会早早关门,在门口放些大蒜,意思是鬼路过就说算了,不要去这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