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调的发展历史
但是,发达的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更加理性和抽象的程度。就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出于记录和分发生活用品的需要,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
比如捕获了一只野生动物,用1颗石头表示。如果你抓到三个头,放三块石头。
“打结”也是很多很亲近的古代人类都做过的事情。我国古籍《易经》中就有“打结治国”的记载。
传说古代波斯国王用绳子打结来计算战争的天数。用锋利的工具在树皮上刻划或兽皮,或用小棍在地上数,也是古人常用的方法。
当这些方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了数的概念和计数的符号。起初,数字的概念始于自然数,如1,2,3,4...无论它们位于何处,但用于计数的符号大小相同。
古罗马的数字相当先进,现在很多老挂钟也经常使用。其实罗马数字只有七个符号: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65438)。
无论这七个符号的位置如何变化,它们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当它们按照以下规则组合时,可以表示任意数:1。重复次数:一个罗马数字符号重复几次,表示这个数的几倍。
比如“三”就是“3”的意思;“XXX”的意思是“30”。2.右加左减:在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右边附加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表示大数字加上小数字,如“VI”代表“6”,“DC”代表“600”。
在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有代表小数字的符号,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字,如“IV”代表“4”,“XL”代表“40”,“VD”代表“495”。3.加横线:在罗马数字上加一条横线,表示是那个数字的1000倍。
例如,“”表示“15000”,“表示“165000”。在中国古代,记谱法也非常重要。最古老的记谱法见于甲骨文和钟鼎,但难以书写和辨认,故不为后人所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迅速发展。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用的计算芯片是用竹签和骨头做的。
按照指定的长度顺序排列,可用于计数和计算。随着计算的普及,计算和准备的安排成了计算的标志。
有两种类型的计算和排列,水平和垂直,两者都可以表示相同的数字。从计算代码中没有“10”可以清楚地看出,计算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十进制。
超过9位数的数字将输入一位数。同样的数字,百里有百,万里有万。
这种计算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因为十进制在6世纪末才真正在世界其他地方使用。
但数字计算中没有“零”,遇到“零”就有空位。例如,“6708”可以表示为“┴ ╥".”
数字里没有“零”,所以很容易出错。所以后来有人把铜钱放在空白处以免出错,这可能与“零”的出现有关。
然而,大多数人认为,数学符号“0”的发明应归功于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先用一个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
说到“零”的出现,需要指出的是,“零”字在古代汉字中出现的很早。但当时并不是指“一无所有”,只是指“零碎”和“不多”。
如“奇”“零星”“奇”。“105”的意思是:有一个100的分数。
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入。“105”正好读作“105”,“零”字对应“0”,所以“零”有“0”的意思。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罗马数字里没有“0”。其实在公元5世纪,“0”就传入了罗马。
但是教皇既残忍又守旧。他不允许任何人用“0”。
一位罗马学者在笔记中记录了一些关于“0”用法的好处和解释,于是被教皇召见,执行了“zɣn”的惩罚,使他不能再握笔写字。但是没有人能阻止“0”的出现。
现在,“0”成了最有意义的数字符号。“0”可以表示“否”或“是”。
比如0℃的温度不代表没有温度;“0”是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中性数;任何数(0除外)的0的幂等于1;0!=1(零的阶乘等于1)。除了十进制,在数学萌芽的早期,也出现过很多数字十进制,比如五、二进制、三进制、七、八、十进制、十六进制、二十、六进制等等。
在长期的实际应用中,十进制终于占了上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数字1,2,3,4,5,6,7,8,9,0称为阿拉伯数字。
事实上,它们最早是由古印度人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将古希腊的数学融入到自己的数学中,并将这种简单易记的十进制记数法传遍了整个欧洲,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阿拉伯数字。
数字的概念,数字的书写,十进制的形成,都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用自然数来表示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五个人在分配猎物时分享四样东西,每人应该得到多少?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学习分数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常被称为算术数。
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很多量都有相反的含义,如增与减,进与退,升与降,东与西。
为了表示这样一个量,产生了一个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如果加上一个正分数和一个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了这些数字表示,人们觉得计算起来方便多了。
然而,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2.数字的历史和发展史。让我们把一切与数字有关的东西。数的起源是数学大厦的基石,也是人们研究的最早的数学对象。
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只知道“有”“无”“多”“少”这些概念,却不知道什么是数。
随着文明的进步,这些模糊的概念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比如,在古籍《周易》中,就有“打结治古”的记载。
即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作为标记。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至少说明人们已经有了数的概念。
文字出现后,人们试图用符号的形式记录数学。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记录方法。
古埃及人用“|”表示一个,用“∨”表示两个;古罗马人用“I”代表一个,“II”代表两个。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在数量非常大的情况下记录起来非常不方便。
比如我们要表达一百个小时,是不是要写一百个“|”?当然,古罗马人也看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发明了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VIII、IX、X、L、C分别代表1、2、3、4、5、6、7、8。看起来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表达一万个还是很困难。
这也是罗马数字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罗马数字的失败表明,任何想让每个数字对应一个符号的计数方法都是徒劳的。
直到公元八世纪,印度人发明了一种只包含1,2,3,4,5,6,7,8,9和9个符号的记数法,并一致认为数字的位置决定了数字的大小。例如,在数字89中,8表示八个十,9表示九个一。
这意味着任何数字都是小菜一碟。结果,这项发明很快被商人带进了阿拉伯首都巴格达。
并很快传播开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因为这种记法简单明了,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世界数学的通用语言。难怪恩格斯称之为“最奇妙的发明”。
* * * * * * * * * * * * * * * * * * * *阿拉伯数字来自世界各国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是国际通用的,即阿拉伯数字:0,1,2,3,4,5,6,7,8。其实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古代印度人在石碑上刻一些横线表示数字,一条横线表示1,另一条横线表示2...后来,他们用棕榈叶或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并连接了一些笔画,例如,2的两条横线写成z,3的三条横线写成z,等等。公元8世纪,一位名叫坎克的印度数学家,带着数字书籍和天文图表,随着商人们的骆驼来到了阿拉伯的首都巴格达。
此时,中国的造纸术刚刚传入阿拉伯。结果,他的书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开来,阿拉伯数字也传到了阿拉伯各地。
随着东西方的商业交流,这组数字在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喜爱这套方便适用的记数法,他们认为是阿拉伯数字,造成了这种历史误解。
虽然后来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因为习以为常,一直没有改正。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各国后,由于复制,其外观逐渐发生变化。经过65,438+0,000多年的不断改进,到了65,438+0,480年,这些数字的写法才和现在的写法差不多。
1522年,阿拉伯数字出现在《英国人与斯托》一书中时,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由于阿拉伯数字及其十进制记数法有许多优点,所以逐渐在世界各地传播,被世界各国所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在7世纪左右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到公元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了《算盘》一书,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阿拉伯数字。
后来,这些数字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些数字从欧洲传到了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大约在13 ~ 14世纪传入中国。因为中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书写方便,阿拉伯数字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及时普及和使用。
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外国数学成果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开始在中国慢慢使用,到现在才在中国推广使用了100多年。阿拉伯数字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交流中最常用的数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罗马数字的由来是一种现在很少使用的数量表示法。它的产生比中国甲骨文中的数字要晚,甚至比埃及的一位数还要晚。
但是,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古老文明的进步。大约2500年前,罗马人还处于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
为了表示1、2、3、4个对象,分别伸出1、2、3、4个手指;意思是五个物体伸出一只手;意思是10物体伸出两只手。这个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
人们在交谈中经常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在羊皮上画了I、II、III,而不是手指的数目。为了表示一只手,它被写成“V”,表示拇指和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画成“ⅴ ⅴ”,后来又写成“ⅹ”一手向上一手向下,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后来罗马人为了表示更大的数字,用符号C来表示100,这是拉丁语“世纪”的第一个字母,世纪的意思是100。符号m表示1000。
m是拉丁语单词“mile”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1000。取字母c的一半作为符号l,表示50。
500用字母d表示,如果你在数字的顶部画一条水平线,数字就会扩大。
3.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史80年代,大型机的标准是运算速度为每秒654.38+000万次,字长为32-64位,主存容量为0.5-8兆的计算机。大型机多为通用机,主要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型计算机的标准是计算速度为每秒65438+万到1万次,字长为32位,主存容量小于1兆的计算机。主要用于中小型本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管理。小型机和微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见的PC系列机有PC、PC/XT、PC286、VAX等。单片机的结构差别很大。上述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以分离的形式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而单片机将所有功能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只有一个集成电路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