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关于唐代气候的争论
竺可桢先生认为7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主要是根据李树和橘子的物候与作物的生长期进行比较,然后从物候的角度得出结论,挪威雪线和格陵兰冰所反映的气候特征证明了这一点。此后,虽然有人对此做了一些修正,但几乎所有的历史地理专著和教科书都沿袭了朱老的学说,将唐代定为暖期。如马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张补天的《中国历史地理》、邹一林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施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大纲》、张、张的《中国历史理论大纲》等。张嘉诚的《气候变化及其原因》、中国科学院的《中国自然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龚高发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带的变化与生物分布线的演变》、台湾省学者刘的《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等也支持唐代的暖流理论。
但也有学者否定了唐代的温暖论。满志敏就是一个代表。他最早在1990出版的《历史地理》第八辑中撰写了《唐代气候冷暖阶段及各阶段气候冷暖特征研究》一文,对唐代暖期提出异议,提出唐中期以后转冷新说。随后,在石亚峰等主编的《中国气候与海平面》、邹一林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和《唐代气候变化论》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主要原因是长安的舒眉、陈皮、驯象有人工保护措施,不能作为气候温暖的指标,重新解释了农作物的生长期。同时列举了唐代寒冷的诸多证据。最近,王政等人提出唐代气候处于一种混沌不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