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文化的信息

在中国的民族中,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年文化”。

西方人一年一度的节日大致是从圣诞节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农历新年(现在被称为春节)从早期咬粘,厚,香,热的腊八粥听到了新年的脚步。今年的旅行真的太漫长了,直到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才在狂热中结束。算算,四十天。

中国人过春节,跟农业有很大关系。农家乐的事,以大自然的四季为一轮。淡季,会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2006年,四季之初,生命的欲望在燃烧。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一定要加强。换句话说,2008年是一个密集的生活。

这样,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点子都要放在过年。平日里,我尽量节俭,18岁时,我尽量让自己的生活接近理想水平。过年是人生的巅峰,也是每一年每一个孩子的辉煌梦想。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恋物癖。那么中国人崇拜什么呢?崇拜太阳?崇拜?拜龙?崇拜英雄?拜老子?崇拜男人?祭祖?崇拜皇帝和包公...不要!中国人崇拜生命本身。“活着”往往被认为是一个生存的过程。当人们向天地之间的神佛磕头烧香时,并不是相信,也不是尊敬,而是希望神佛保佑人间,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这无非是借助神佛之力实现向往,至高无上的还是生命本身。

过年的时候,把生活理想化,把理想变成生活。这种生活夹杂着迷人的理想,有新年的意义。过了新年,人们从这一年特有的状态中走出来,回归生活,过年的感觉马上消失,像一种幻觉。是的,年其实是一种努力生活的理想,一种理想化的生活。

所以,无论什么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年的内容、意义和精神。更别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挂钱、年糕、蜜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饺子本来是日常食品,但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不寻常了。从包饺子的“挤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2008的理想和2008的心理都深受影响。

但此刻,瓶子意味着和平,金鱼意味着财富,瓜藤意味着延长,桃子意味着长寿,黄蜂和猴子意味着侯爵和官员,鸡和菊花都意味着好运...生活中所有的形象都是用来说明理想的。人生沾染了理想,突然大放异彩。

对于崇尚生活的人来说,理想是对生活的真实渴望。

人生有喜悦和满足,也有苦恼和失落;有上天的祝福,也有灾难。在,站在旧年的尽头,面对未知的人生,每个人都怀着这样一个愿望:既盼幸福,又怕灾难。所以,千百年来,有一种说法让这种“年度文化心理”变得简洁明了,那就是驱邪降福。

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很有意思,比如,会水的龙,吃人的虎都很凶,但在中国,龙的形象并不可怕,只是要打龙灯,人在一团,喜庆热闹;老虎的形象并不残忍,却被刻画得威严可爱,老虎鞋帽跑向孩子们。在这种理想的方式下,生活变得可亲可爱。同样,虽然生活的愿望很难实现,但中国人并没有停止期待。而是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和现实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去创造,把美好而空洞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神奇地融合在一起。突然之间,生活变得异常接近,壮丽,充满生机。这也是过年对生活的一种很特别很美好的感受。

年画小姐

作者:徐伟(安徽芜湖人)

“走在墙上,站在墙上;只穿衣服,不吃饭。”以前,这个谜语一出,孩子们就会齐声喊:“年画!”“但现在,知道答案的孩子恐怕不多了。

小时候,我曾经固执地认为,新年来自于年画。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像莲藕一样四肢胖乎乎的婴儿抱着一条红鲤鱼的画面更能体现新年的浓郁气息了。当时书店里满是香喷喷的印刷品,街边的小摊上也摆满了红色的春联、鞭炮和五颜六色的年画,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买年画的时候,爸妈总是让我选。买了《长坂坡》,画的是威严的张飞和赵云;我买了动物绘画,包括威武的狮子和老虎,还有漂亮的孔雀和梅花鹿...那时候年画的内容多是花鸟虫虫和明星的照片,价格也不算太贵,一毛钱两块就能买一张。许多孩子会买年画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和朋友。

对于普通人来说,为新年贴年画是非常重要和有讲究的。再穷再苦,也不能让家里的墙和门空着。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对年画情有独钟,因为年画意味着新年的到来,离穿新衣、吃喜糖、走亲戚、收压岁钱也不远了。除夕夜,大人小孩都会挨家挨户去看年画。谁家多谁家好。当然,他们也应该评论和比较。只有贴上年画,放完鞭炮,一家人才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三十年来,岁月带走了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现在贴春联的习俗还在延续,但是有些地方的年画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偶尔,年画的记忆会渐渐浮起,重温心中挥之不去的温暖。

除夕守岁

作者:韩晓玲(山东烟台)

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天。人们一大早起来,贴春联,换门神,包饺子,晚饭前上坟祭祖。祭祖仪式庄严而简单。先整理好写有祖先名字的族谱和牌位,供奉供品。然后去祖坟,烧香纸,放鞭炮,最后把祖先的英灵带进我们家。这种缅怀祖先的做法,颇有西方感恩节的味道。

除夕放哨。记得小时候,桌上放一盏煤油灯,灯芯是老大,一根“鼻烟”开花,把整个房间照得亮堂堂的。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的新棉衣缝扣子,父亲则拿出崭新的角票,给我们“压岁钱”。一家人围着一筐瓜子,边吃边聊。瓜子和话题一样没完没了,话题和瓜子一样好吃。

20世纪80年代,除夕成为春节联欢晚会。晚上8点前,全家人都盯着电视。当我听到李谷一和毛阿敏优美甜美的歌声时,当我看到赵本山和宋丹丹滑稽的表演时,当我欣赏到牛和冯巩的格斗技巧时,全家人的幸福溢于言表。

长大了在外漂泊,过年回家寄托了父母的殷切期望。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年底下了一场大雪。我妈已经在回家的路口东张西望很久了。直到晚上我才到家。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没吃完,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女儿和我当时一样站在寒风中,抬头看着耀眼的烟花,露出灿烂的笑容。

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会很容易被遗忘,而有些事情会被记住一辈子。我将永远珍惜春节的记忆和温暖。

大理过年喜欢当“杀猪手”。

作者:魏向阳(云南)

云南大理白族地区过年很讲究。那时,春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除了穿新衣放鞭炮吃元宵,就是在杀猪,吃杀猪饭。按照习俗,每年腊月中下旬,每家每户都要力争宰杀一头半猪,才能解决一年的吃肉吃油问题。有一种说法是杀猪半年,因为当时农民要把猪交给国家粮食部门收购,然后才能杀猪吃肉。有的人吃饭穿衣都有问题,养几头肥猪更是难上加难。即便如此,节气也要宰一头。交了一半,另一半要留几桌。这个时候剩下的猪肉差不多就要做成腊肉和蜡油吃一年了。

成为杀猪人是我们孩子最开心的事。那是因为在吃肉的机会不多的情况下,一年能吃几顿饱饭;第二,刚宰杀的猪肉新鲜,白族农民正宗的烧腊猪肉闻起来很香。那些传统的招待菜,比如酸菜炒猪肉,猪血蔬菜汤,芋头汤等等。,回想起来让我流口水...杀猪除了做腊肉,剩下的做成白族人过年招待的“八碗土”家常菜,如酥肉、蒸肉,猪头、猪脚做成冻猪脚等特色风味菜肴。

30年来,大理和祖国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过年杀猪吃肉的旧皇历早就过时了,杀猪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不是吃喝,而是鲜味。日益丰富的娱乐活动也丰富了过年的内容,杀猪待客不再是主要节目。

豫东儿童“鞭炮乐”

作者:任(北京)

在我的家乡豫东平原,鞭炮总是伴随着孩子们,从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节到正月初五的“财神生日”。平时父亲给我们兄弟每人买一把50发左右的小枪,然后长辈会送一些。这个时候我会根据数量来计算自己每天放了多少。

我们家没有“守岁”的习惯,睡觉时把“三关炮”当熄灯哨。“一年好,谁起得早谁就好。”快凌晨三点的时候,父亲会让大家“三枪”起床。这个时候,你绝对不能“赖床”,否则你会懒上一年。起床后,我们喜欢坐在火炉旁,一边烧柴一边和父亲聊天。爸爸喜欢在这一刻给我们讲鞭炮的由来,讲一些“人欲真火空”等简单却重要的道理。说着说着,锅开了,下饺子了。今年最大的大炮将在这个节骨眼上引爆。在交子吃完饭,天亮之前,“拿起枪”,也就是拿起一些还没引爆的小鞭子,成了我们孩子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像一场赛跑,从村东跑到村西,从村外跑到村外。每个孩子都开心。

有意思的是,因为童年对“美好的一年”(像当年)和“热炮”(像大炮)印象深刻,我也因为“开门”和“接炮”渐渐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现在还是坚持早起或者工作或者练武,神清气爽,可以说是过年习俗给的。

前几年,我一个人在广州、芝加哥、北京过年的时候,总会给河南商丘老家打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娇子时的鞭炮声,我仿佛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热泪盈眶。

搜狐博客:运城居士

小时候,我们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不仅充满了热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在我们的记忆中富有乡土气息和味道的习俗。

(1)忙碌的腊月

我们那里有句话叫“腊月是借粮的好时候”,意思是腊月家家户户都在忙。忙什么?主要是准备过年的食物。以前人们穷,平时吃不上饭,所以一进腊月就要准备正月的食物。把煮好的食物都放在一个大瓮里,第一个月就吃,因为我们这地方讲究第一个月不煮新的,有形势后沉的意思。

刚过腊八,我就开始忙碌了。每天都是蒸一锅或者两三锅。有很多种包子,有豆馅的,有枣山的,有花糕的,有富贵龙的,有蓝脸的...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讲究,比如枣山,其实和山没什么关系,就是枣子包子只是大了点,但是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要有,取“早起”(发财)之意,除夕夜在灶神面前供奉;再比如“乾隆”,一般是给男生的。枣糕上有一条面条龙,龙的嘴里有一枚硬币。2月2日才吃。大人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多挣钱,所以取名“乾隆”...其他的都有自己的意义。

这些事要忙到年底。除夕那天,我们会打扫院子,包饺子,贴对联,就等着过年了。

(2)除夕

真正的春节是从除夕开始的。贴完对联,吃过午饭,全家人开始包饺子,这是家家户户,年年必不可少的。快手一家早早包好了饺子,晚上看春晚。我家生意多,经常边包饺子边看春晚,但这是现在。小时候我们村都没有电,更别说电视了。除夕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熬年”,大概和“年”的传说有关。

所谓“忍着过年”,其实就是熬夜。在一些地方,它被称为“守夜”,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早晨。据老人们说,谁能熬过新年,谁来年就会有好运。平时一般人都比较节俭,晚上吹灯早点睡,但是除夕夜就要一晚上的灯。不知道为什么,我猜是为了运气吧。我记得有一年,我也想“忍一年”。我妈说,你这么小,怎么忍得住?快去睡吧。我不听,坚持“活下去”。我妈别无选择,只能让我。她和她父亲上床了。我坐在炕上,盯着油灯。过了一段时间,我很迷茫,坚持不下去了。吹灯的时候最后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看到我妈的时候有点生气,也不知道谁让你把灯吹灭的...还好那天是大年初一,没怎么说我,但我知道我妈不太高兴,因为除夕天黑不吉利。

除夕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安神”。据说诸神在腊月二十三报告地球上的情况,并在除夕返回地球,所以人们应该好好照顾上帝。当母亲安顿好第二天的食物后,睡觉前,她会在院子里放几个鞭炮,这意味着“安”和“上帝”。之后她就不能随便走动了,只能安安静静的睡觉。要想“熬过新年”,就只能安安静静地待在屋里。

大年初一,早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神”,谁最早到,谁就有福气。所以村里的人就像比赛,要早点“追到神”。仪式还是有点神秘。一起来吧,应该不会有大动作。先把手洗干净,以示对上帝的尊重。洗手时千万不要把水洒在地上,否则会不吉利。然后,要把街门打开,让神仙进来,然后放几炮,就算把神仙带进来了,然后接下来就是过年吃早饭了。

吃完早饭,就该出门拜年了。首先,我去长辈家。所谓拜年,就是求好运,说“新年快乐”之类的吉祥话,然后我去其他亲戚朋友家。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年味依旧。

作者:李世新(河南省祁县人)

“腊八,祭灶,大年初一到了。”我不知道这是几代人。和以前相比,现在虽然不用忙着过年了,但是大年三十包饺子,鞭炮里贴门神,然后去饺子吃团圆饭,老人给孩子压岁钱还是一样的。在我的记忆中,在团圆饭之前,很多家庭主妇都要在院子里献祭,跪拜祈祷,祭拜天地和祖先。

团圆饭后,我把第一天早上饺子的水加到锅里,放上箅子,上馒头,开始守年。“大年三十关门放三枪,初一开门放三枪”,三枪后点饺子是前世今生。下饺子的时候不能出声,但是饺子出锅的时候要放鞭炮。饺子做好后,他先给附近的父母、叔叔、长辈送了一碗。因为邻居有杂姓,所以不管姓什么给长辈送饺子是我们村的传统。

新年饺子过后,晚辈会给长辈拜年。说“新年好”不像旧社会磕头,只是求个平安,聊聊天,表示一下亲情,营造一种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氛围。接下来,过年将进入另一个高潮——探亲:正月初一,养子养女要去米歇尔·普拉蒂尼父母家;第二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了;第三天,父母出嫁的女儿回父母家给父母扫墓。从第四天开始,其他亲戚就开始四处活动,直到第七天、第八天。环顾四周,道路仍然充满了交通和兴奋。

第十三个晚上,孩子们开始连续三个晚上挑灯笼;大年初一晚上,家家户户开始送灯。15号国庆16号早上,太阳出来之前,会烤一堆发霉的火——“前烤,后烤,出门捡个大元宝”;以前,姑娘的媳妇要去地里拔草茬——“拔草,拔草,拔草茬,拿钱爬回家。”多么吉祥!

十五、十六晚上放宫灯,非常热闹。十七夜,老鼠嫁女,家家户户不点灯,极其寂静。——至此,一年真的结束了。

回顾过去,我认为家乡的一些旧传统和习俗不仅被继承了,而且被改变了。但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年味,在过年的时候依然传承着,让人感受到相识的温暖。

忙碌的一年

作者:冼清英(山东省费县人)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到过年,大人们都忙得团团转。

妈妈和奶奶正忙着做饭。一进腊月,我们就在院子里支起了烟烤煎饼。两个人烧了一把火,烤了好几天的煎饼。他们烤了几堆高的,放在锅里用袋子盖着,可以吃到二三月份。烙完煎饼还要做豆腐,生豆芽,蒸年糕。做豆腐和蒸年糕,首先要用石磨把豆子和小米磨成浆。我妈忙不过来,就把我和我哥叫来帮忙推磨。我们边推边在磨房里打,寒冬腊月感觉不到寒冷。这还不够。我们要煮海带,炒年货,剁碎锅碗瓢盆的馅料。好的海带像晾衣服一样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有一个装满油炸食品的大篮子。想起来就悄悄捏一个吃。有一年我们家还和我二叔家合伙买了个猪头。我爸和我二叔忙了一晚上才收拾好,一大锅猪头都冻上了...

父亲忙着一件一件地赶年货。有一个为期五天的年度集合。父亲追到东庄西庄完了,就把母亲钉的盖头和自己的篮子拿到年货集上卖了。然后他从年货里买回过年用的东西,细长的带鱼,一捆捆的海带,筷子,碗,鞭炮,祭天用的火纸和香,烧香用的小瓷罐,给弟弟的小炒豆和鞭炮。

那时候我常年节俭。过年的时候我得到的感觉就是把一年该吃该用的都存起来,存到那几天。所以,小时候,我总是盼望着春节。最重要的原因是新年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

现在过年也没那么忙了,因为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吃饭穿衣都像过年一样,也因为那些食品可以很方便的买到,不用自己动手。很多人说现在过年的味道淡了。看着餐桌上的美食,年货的规模,过年时在街头娱乐的人群,都比过去丰富,喜庆,热闹。或许,并不是现在年味淡了,而是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

怀念以前的春联

作者:贾庆斌(河北保定)

“除了一岁时的鞭炮声,春风温暖了屠苏。千家万户天天老是换新桃换旧桃。”提起年味,总会让人想起鲜红的春联。这些春联贴在不同的地方,内容也不一样。比如“忠厚传世已久,贴在门上再合适不过”;“人口和平”张贴在nave门外的墙或树被改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春联所到之处都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记得那年的三十一大早就开始写春联了。爷爷在私塾读了几年书,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我也帮他。大年初一,人们想看看谁的春联内容好,字迹漂亮。直到外出多年,我依然保持着过年回家写春联、贴春联的习惯。

现在回到农村,人们很少自己写春联。城里人贴上印刷的春联,精美绝伦,却缺少温馨和情趣。我真的很怀念以前的春联。/view/3ba e70320 B4 C2 E3 f 572763 b 3 . html/q/1361484793069952/view/25 a 72 e 2 be 2 BD 960590 c 67754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