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湖北的两件大事。
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部分革命派决定将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新的武装起义。经过革命者的努力,划时代的武昌起义终于在1911(1911年农历正月)+10月10成功发动。起义的胜利逐渐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人民反抗不断,革命派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但其实质是增加皇室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三岁的宣彤皇帝溥仪登基,他的父亲载沣是摄政王。1911五月,满族九人(其中七人为皇族),汉族四人。被称为“皇家内阁”立宪派大失所望,少数人加入了革命党。清廷为了获得外国的支持,维护统治,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业铁路收归国有,然后出售给外国,由此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抵抗运动——护路运动,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
预备准备
文学社和进步协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
起义后
清廷为了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大臣段方带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削弱了清军在湖北的防御力量,革命派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 04年9月14日,文学社和进步协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成立了起义的统一领导机关,共同反清。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于65438年10月6日发动起义。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注意到,处处提防。另外,同盟会的重要成员黄兴和宋未能到达武汉,起义延期。
65438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准备炸弹时不慎引发爆炸。俄国巡逻队闻讯赶到,搜查革命党花名册、起义文告等。,泄露了秘密。湖广总督芮城下令封四城,到处搜捕革命者。革命党无奈之下,决定于65438年10月9日晚12立即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标营革命军无法取得联系,当晚的计划告吹。
新军中的革命者与自己联系,约定于6月10日晚以枪炮声为号发动起义。65438年6月+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八营革命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了中和门附近的楚王台军械站。吴被选为临时总司令。缴获步枪数万支,枪支数十支,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驻扎在武昌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兵队的革命军也以火炬为号发动起义,在楚王台集结。武昌城29标的蔡,30标的吴兴汉也带领部分起义士兵出营门,冲向楚王台;后来武昌城内外的标营革命党人也领导起义,赶到楚王台。起义者人数达到3000多人。
10 10傍晚,10,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府和附近的第八镇指挥部。他还命令已经进城的炮占领中和门和佘山的发射阵地,轰炸指挥部。起初,起义军没有强有力的指挥,进攻因兵力不足而受挫。下午12后,起义军再次进攻,突破敌人防线,在指挥部附近放火。以火为标志,佘山、中和门附近的火炮对光开火。湖广总督芮城打破巡抚府后墙,乘船从长江出逃。第八镇控制了张彪,还在部里抵抗。经过反复进攻,起义军终于在黎明前占领了指挥部和镇指挥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都在起义军的控制之下。
汉阳和汉口的革命者闻风而动,分别于65438年6月+10月65438+10月1日和65438年6月+10月12日夜收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李为大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人民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湖南、广东等十三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 65438+10月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二)武汉保卫战:
1938年6月至10年6月,中国军队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四省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武汉。又称“武汉会战”。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迁至重庆,但大部分政府机构和军事指挥部都在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起草了一份保卫武汉的计划。徐州失陷后,调整部署,先后调集约130个师、200多架各型飞机、30多艘各型舰艇和布雷渡船,共计1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及长江两岸地区的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7月中旬至9月中旬由白崇禧代理),主管江北防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负责江南防务。另外,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郑州至信阳段(今北京至汉口)以西,防止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和安庆之间、江西南昌以东的长江南岸,防止日军经浙赣铁路迂回到粤赣铁路(广州-武昌)。
日军于1938年5月攻占徐州后,决定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以武胜关攻占武汉,另一部沿长江向西推进。后来由于黄河决口,被迫停止沿淮河进攻武汉的计划,改为沿长江两岸进攻。6月初,6师从合肥南下;莆田支队(相当于旅)从芜湖挺进江西,攻打安庆。守军26、27军相继停止进攻。6月5438+02日,坡田支队攻占安庆,沿江继续西进。6师于13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进攻,于17落入潜山。到7月初,日军占领了太湖和江北望江以东,占领了江南江西湖口以东的沿江地区。4日,日军向华中派兵,调整战斗序列,军长易指挥第2、11军,负责对武汉作战。随着11军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第2军沿大别山北麓援助武汉。日军共投入战斗9个师,1旅,2个支队(相当于旅),2个野战重炮旅,2个战车团,3个航空团各型飞机300余架,海军第3舰队各型舰艇120余艘,共约25万人。此外,华中派遣军直属的五个师被指派守卫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以巩固后方,保障作战。
在长江南岸第九战区,1兵团在鄱阳湖西岸,第2兵团在江西幸子、九江至码头镇一线组织防御。日军主力11沿长江南岸进攻。7月23日,波田支队在九江以东的古塘登陆。守备2兵团配合8军与70、64军反攻。随着日军106师继续登陆,九江于26日沦陷。波田支队沿长江西进,于8月10在瑞昌东北港口登陆,攻打瑞昌。第3军与第32军的增援部队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后来因为日军第9师团参战,守军无力作战,24日瑞昌沦陷。9师和波田支队继续沿长江向西推进,同时27师向若溪方向进攻。30军和18军先后在瑞昌至武宁公路沿线地区作战,相持了一个多月。10年6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若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年6月,攻陷湖北新滩铺(阳新),攻打金牛(今大冶)。在此期间,31军和守备32军先后在瑞昌以西抵抗了沿长江西进的日军。至9月24日,马头镇、富池口(阳新)相继失守。第2兵团组织第6、54、75、98军和第26、30军加强阳新地区防御。至65438年10月22日战事结束,阳新、大冶、孙艺程(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九师团、坡田支队逼近武昌。
日军西进进攻瑞昌时,106师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侵。1兵团第29军和警备第4、第8军在庐山两侧和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上进行顽强抵抗,日军进攻受挫。8月20日,日军101师从湖口渡过鄱阳湖增援,突破25军防线,攻占幸子,与106师配合,企图攻占德安、南昌,以保证日军西进南侧的安全。1兵团总司令薛岳与29军66、74、4、5部在德安以北的隘口和马晖玲地区与25军激战,双方僵持不下。9月底,日军106师的123、145、147团和11师的149团深入德安西部万家岭地区。薛岳指挥4军、66军、74军从后方迂回包围。日军第27师团的一个增援部队在万家岭以西的白水街地区被第32军等部击退。10年10月7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屡败日军。日军孤立无援,补给断绝。到10,四团大部分全军覆没。历史称万家岭为大捷。
7月24日,11日军第6师从安徽潜山进攻太湖,先后突破31、68军防线。至8月3日,先后攻占太湖、宿松、黄梅(湖北)等地,继续西进。第5战区第4兵团主要准备在湖北广济(今梅川)、田家镇、习水等地迎击日军。11军和68军坚守黄梅西北线,21、26、29军从黄梅潜山和西北山区抽调,向南面日军进攻。至28日,太湖、黄梅相继收复。11军和68军乘势反攻,但失败,退守广济地区,配合26军、86军、55军继续抗击日军。4兵团命令21、29军从黄梅西北方向发起侧击,未能阻挡日军。到9月17,广济、武穴相继沦陷。随后日军围攻田家镇要塞。第4兵团防守要塞第2军,加强第87军第1军防守阵地。二十六军、四十八军、八十六军在外围作战,攻击日军侧翼,激战十多天。最终阵地被日军优势火力摧毁,伤亡惨重。29日,田家镇要塞失陷。日军继续进攻。6月10,19,困于习水,24日占领黄陂,配合汉口。
在大别山北麓,第5战区第3兵团由安徽六安、霍山地区的19军的51军和77军,富锦山、固始(河南省)地区的71军,河南商城、湖北麻城地区的2军,河南潢川地区的27军的59军,65438+。8月下旬,日军第二军从合肥分南北两个方向进攻。29日,南路13师突破77军防线攻占霍山,攻打叶家集。71军和2军在叶家集附近富锦山至上城一带顽强抵抗。日军13师受挫,被16师增援。9月16日攻占商城。守军退至商城以南的川店、沙窝一带,借助大别山关键关口,顽强抵抗。到6月24日10,日军逼近麻城。北麓日军10师于8月28日突破51军防线,攻占六安后,强渡淠河、石河,于9月6日占领固始,继续西进。二十七军团五十九军在春和集(固始)、潢川组织战斗。经过十多天的战斗,潢川在19沦陷。21日,日军10师突破17军团第45军阵地,攻占罗山,继续西进。在信阳以东遭17军团反击,被迫撤至罗山。日军第2军由第3师增援,配合10师进攻信阳。65438年10月6日,某连绕道信阳以南,攻占平汉铁路柳林站。5438+02年6月,日军第2军攻占信阳,随后沿平汉铁路南下,与11军进攻武汉。
中国军队未能重创日军,是因为到处设防,分兵而没有强大的预备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破坏对方的交通线。中国军队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在10年10月25日弃城,当时日军已经包围了武汉。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承认有3万多人伤亡),延缓了日军的行动。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实现。从此,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