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色镇的历史演变

过去是一千多年,历史延续了几千年。建制屡改,有盛有废,时机正好。生活在母亲湖&洱海之滨的底格百色社区历经沧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为白氏家族中的一朵奇葩。洱海古称野鱼水,汉代称昆明池,唐代称Xi洱海。因此,湖面上波涛汹涌,甚至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也能看到海浪无边无际,一望无际,呈现出壮观的“海”。西南风一旦上了澜沧江,经过Xi洱河峡谷,迫使天生桥通过,就变成了强风,突然从山谷里出来。直入洱海盆地,更是虎啸龙吟的马奔腾。再加上其平面南北长,东西窄,形似人耳,故称“洱海”。传说古代的王母娘娘在梳妆打扮的时候,不小心把两颗珍珠掉在了头上。其中一个落到了东海之滨,成了杭州的西湖。另一条落在滇西高原,成为洱海。远在杭州西湖,就有一副对联写着“楼观洱海孙,门对浙湖”,这是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夸张,也是西湖和洱海的偶然结合。苍山湖和洱海的景观结构神奇,世界独一无二。所以有对联说:“苍山千年不作画,洱海无弦”,就是对此的真实写照。洱海不仅是沿湖人民的母亲湖,也是白族文明的摇篮,洱海流域孕育了大理的文明。彩色赤文岛偶然发现一些古牙齿化石(均收藏于大理等地相关文管所),说明彩色地区的先民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公元前11世纪,周孝帝在大城(今大漠寺)以北建立了白潞部落国(引自明代大学者主编的《白潞志》),西汉、东汉、蜀汉都在此设郡。金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在今天的大成沙漠寺设立东河阳郡,辖东河阳、俞晔两县,东河阳郡辖洱海东岸的宾川、巍山、鹤庆三县。俞晔县辖大理、洱海等县市。金末至唐初,洱海地区的郡县处于反复建立和废弃的状态,形成了五六百个大家族,两三百个小家族,各自依山傍水,没有大君,互不隶属的局面。各部落相互竞争,形成六诏令和洱海西岸各据一城的局面。从此,南诏阁罗封时期,在大城大漠寺一带设郡,管理洱海东岸的军政。段思平得国后,拜大城诸侯庙,废杨干真为僧,改诸侯庙为牯岭庙,改孟弄郡为深州(又称深河州)。州治仍在孟军市,但管辖区域已缩小到洱海东岸(包括今宾川县全境);元朝时,深州改为孟州,国家治理仍在大成今大漠寺,管辖范围不变;明清时期,大理实行“还田还溪”政策,废孟州、海东,将海东(包括今宾川县)划归太和县。大理划归太和县后,仍在大城市设置乡政府(相当于今天的副县级)。到了明代,随着大城水库的扩建和凤味河的拉直,大城成为宾川府和大理州乃至全省最大最富的村落。明清时期的书院都办在大城,所以明清时期洱海东岸乃至洱海沿岸的文人武将大多出自大城。因此在清代被云南知府命名为“大理州——文明古镇”,并特准设立文庙、武庙。民国时期,地治所仍属宾川县,第三区(西区)办事处设在大城吴淼。其管辖范围包括双廊镇和上关镇的河,以及宾川鸡足山镇的上田、莴苣村和沙遗址。解放前迁到挖色村赵家祠(现镇政府驻地);解放后,彩色仍属宾川县,初设第五区。后来平川分两区后,改为刘杰区,辖今海东镇、双廊镇,还有现在属于宾川的莴苣村、官里二村。1959年,彩色与宾川合并为祥云县,并于今年年底由祥云县划归大理市,设置彩色公社、区、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