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94年到1995年中美汇率变化这么大?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与基础货币的推出直接挂钩。目前汇率形成机制由企业结售汇、银行结售汇头寸限制和央行市场干预三部分组成。1994年后,经常项目管制逐步放松,1996年底前将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同时,对企业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持有的外汇资产比例有所下降;由于结售汇头寸的限制和企业结售汇的影响,商业银行减少了外汇资金来源。由于企业和商业银行缺乏调节外汇资产的能力,并且为了将汇率稳定在目标水平,当外汇供大于求时,央行必须通过托盘买入美元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汇率。目前,央行实际上采取的是盯住名义汇率的政策。为了实现这一政策,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汇率波动对外贸的影响,稳定物价。1994年的汇改是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了多重汇率的弊端,促进了中国出口连续两年的快速增长,促进了金融和物价的稳定。然而,自1994年以来,随着经济中许多条件的变化,汇率政策的效果开始有所不同。在这些变化的条件中,重要的是:①经济开放度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②人民币可兑换性逐步提高;③国内外利率差异加大;④外资流入增加。由于上述条件的变化,目前盯住名义汇率越来越难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二、钉住汇率制与国际收支1、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目前,钉住名义汇率的首要政策目标是保证出口能力。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确定为8.7元。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直接目的是将汇率稳定在这一水平。1994年以来,央行大幅增加外汇占款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名义汇率。然而,决定出口能力的不是名义汇率,而是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汇率贬值会改变内需与外需的比例,促进出口增加,而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能力下降。所谓实际汇率,是指国内外扣除通胀因素后的汇率水平;有效汇率是指不同出口地区和结算货币加权平均后的汇率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1995年底中国名义有效汇率基本维持在1994年底的水平,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近5.5%,自1994汇率并轨以来,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超过30%。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影响中国实际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1,进出口的变动;2.资本净流入;3.国内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工资支出因素的变化;进出口税率;5.国内外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基本保证了名义汇率的稳定;但是,中国人民银行不能直接控制影响实际汇率的其他因素的变化。1994年以来,外资流入、出口部门工资增长过快、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国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都形成了推动实际汇率上升的压力。随着实际汇率的上升,今年以来进出口形势从总量和结构上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总量上看,外贸由大量顺差转为基本平衡;结构上,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上述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首先,由于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的比重下降,资本账户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影响将会加大;其次,一般贸易的下降显示了国内可贸易商品部门的相对萎缩;第三,加工贸易比重的扩大会增加价格转移的可能性和资本控制的难度。199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和操作的主要形式是收回商业银行再贷款。与此同时,央行还采取了专项存款和发行央行融资券。在引进外资方面,有选择地引进了项目投资,加强了资本项下的管制;在外债管理方面,自1995年以来,不再增加国外中长期商业贷款,而是更换了外汇储备转为存款的政策,并提前偿还了部分利率较高的国外贷款。上述措施缓解了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货币供应压力。自1994年以来,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决定了中国以回收再贷款作为主要的中和手段。目前存款准备金水平较高,不适合上调准备金率;由于财政分权的现实,财政存款转移到央行的可能性比较小。央行虽然可以通过央行融资券对冲外汇占款,但也受到财务成本的限制。央行之所以把回收再贷款作为主要的中和手段,是因为1再贷款在央行资产中占比很高;2与财务透支和保单贷款相比,再贷款更具可控性和灵活性。而中和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能否相应调整,除了再贷款本身的特性不适合作为中和政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