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识别近视的?

近视当然是戴眼镜了。找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眼镜的文章贴出来给你看看。希望有用,呵呵

中国玻璃的发展

1.原始传说阶段(黄帝时期至西汉)。

这个阶段主要是原始的水晶石片和平板遮阳或养眼镜片(有人认为此时已经出现了晶火镜)。

眼镜石(水晶)来自野外,那是一个吃鸟毛喝血的时代。人类的祖先无意中在河滩、洞穴、石壁上发现了一簇簇晶莹剔透的石头,透过它们可以看到物体,引发无限遐想。这就是可以用来磨镜片的天然材料——水晶石。这是眼镜起源的物质基础。

《黄帝功德录》记载:“皇帝和太后会在王宫相会,铸造十二面火镜,每月使用。然后镜始于轩辕。”传说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中国的黄帝用镜片遮挡太阳,观察星星。相传孔子曾记载祖先用水晶石等透明矿物做眼镜,治疗眼疾(炎症)。

据《考古纪源》记载,陕西扶风周元60号西周墓出土的阳燧(青铜凹面镜),证明中国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经掌握了光线直射和折射的原理,并应用于制镜取火。公元前5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翟墨在《墨子》中阐述了光呈直线照射并具有反射特性的理论。汉代的《淮南万壁书》也记载:“取一面大镜子高挂,下置一盆,便见左邻右舍。”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利用光的折射原理,以隐蔽的方式观察事物,成功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潜望镜。这些都为单片光学玻璃在中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另据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2000年前用煮熟的虾壳制成了最原始的隐形眼镜,以提高人们的视力。

2.单镜头阶段(东汉-北宋)。

进入汉代,社会经济、科学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造纸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进步,佛教文化的传入,学者们记录和书写了大量的经典。据老师说,苍蝇的小字很难识别,自然需要一种助眼工具。于是,放大镜就诞生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广陵王留景墓金环嵌水晶石放大镜的发掘,是一项实证研究。镜子的直径为1.3厘米,镶嵌在一枚金戒指中,戒指上有用黄金提炼的串珠图案。总重量2.3克,物体放大4到5倍。器身之大,选材之精美,工艺之装饰之精美,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这面镜子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在东汉早期(65438+20世纪上半叶)就可以加工研磨水晶石凸透镜的镜片。

南京北郊金墓出土用水晶石制成的放大镜,直径2厘米,中心厚0.5厘米,可将物体放大3至4倍。这再次证明中国早在东汉和金代就已经在光学镜片的生产中使用了水晶。隋代太医晁在隋大业元年(公元610年)主持编撰了《论疾病的病因和症状》,阐述了“目不能远视”,即近视疾病及治疗方法,在医学理论上为矫正视力作出了贡献。到了唐代,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经济、文化、艺术、佛教空前发展,医学、光学等技术日益成熟。大量印刷书籍和经书的出现,为眼镜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时期很可能会出现圆形环柄的放大镜。据报道,唐代大学者居曾用过这种眼镜。北宋沈括在《孟茜笔谈》中论述了几何光学、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理论,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光学的理论基础。单眼眼镜经历了单无框、单框、单框三个阶段,为双焦眼镜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3.双镜头舞台(南宋元明)。

人类使用单片眼镜1000多年后,发现用手持眼镜看东西很不方便。经过反复练习,他们已经制作出了双层眼镜。两片眼镜经历了从两片拱梁连接到梁框连接,从手持型到挂绳耳式,从无额托到额托的发展阶段。

宋代胡写《天洞清录》:“老人不辨细书,云捕目明,爱之。”宋朱穆的《郁芳胜览》曾提到“满洲加云,爱云捉镜”,明代张子烈的《正字通》说“云爱云捉镜”。明糖人《周放杂记》说:“玄妙寺所赠之物,如有大款者,为云母状,但极薄。有了金镶玉轮,新新结合是一,暧昧是二。老人分不清精书,字却是加倍的。”

明末清初,赵翼在第三十三卷《戴眼镜的玉琮考》中写道:“石令破狱,取十几种水精入。一开始不言而喻,知道案情的人那么黑,会用水精看出来。”《增商友录》:石灵,宋代眉山人,秀才。刘澜的休闲日记写于宋理宗(1240)。据此,笔者认为石灵使用的水晶石片是十几块单晶凸透镜(度数不一的老花镜),很可能是双手拿着,眼睛对着光。因此,我国著名眼镜史专家聂崇厚先生得出结论:眼镜发明于13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发明于13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但是南宋发明的眼镜已经是两片式的有框眼镜了。估计梁架是木头做的,用铜铰钩和铜楔连接。其实就是两个带把手的单杯组合。

意大利著名游客凯尔·波洛(Kyle polo)在1271至1292年间看到中国人在元代戴眼镜。这时候的眼镜很可能是梁架和额头托绳的双联耳挂眼镜。

4.两件式直腿阶段(明清)。

在使用双筒无腿眼镜的实践中,人们觉得耳朵上挂着有细绳的眼镜既不美观也不方便。智能眼镜工匠把两条直腿放在双框两侧,双直腿眼镜就诞生了。中国人传统上使用青铜和黄铜作为眼镜的梁、框和腿,两个太阳穴贴在额头两侧。眼镜的发展有了飞跃。

这个阶段经历了四个阶段:两个关节的直腿阶段,两个关节的直腿阶段,两个关节和腿的阶段,两个完整框架、关节和腿的阶段。

明嘉靖(1522-1566)郎英《七修抄本》云:“听说贵人有眼镜,晚年读书,一次见小字,我诚于天下。”

明末清初中国光学仪器制造商孙(1626-161)首创“随眼到镜”的验光方法,将透视放大镜扩展为72种镜片,利用凸凹镜的折射原理,根据人的年龄和视力不同,研制出各种光度的镜片。清朝嘉庆年间,苏州另一位著名的眼镜技师朱三善继承和发扬孙的制镜技术,苏州地区兴起了眼镜制造业,使苏州成为中国著名的眼镜产地,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的制镜业。至今民间仍有“三山”铜梁牌眼镜。笔者认为我国的两片式曲腿眼镜大概是孙发明的。清朝嘉庆年间,中国的金银线“一线梁”双片软腿眼镜已经生产出来了。

5.两件式弯腿阶段(清、民国、现代)。

两件式直腿眼镜在使用时容易滑落,取戴不方便,所以我国的镜技师创造了两件式曲腿眼镜。最早的双腿眼镜是铜工字梁、圆形或椭圆形镜框和两根铜丝弯腿,后来又发展成两片双梁鼻架式双腿眼镜和两片鼻托式双腿眼镜。至此,眼镜已经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眼镜行业发展迅速,眼镜架逐渐向金属和非金属镜架(玻璃纸、塑料、板材等)转移。).改革开放后,眼镜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各种名牌眼镜相继问世,将两片式曲腿眼镜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镜片是眼镜的核心部件。眼镜镜片选材的变化和历程反映了眼镜光学的发展和眼镜质量的变化,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合成材料的发展。从天然晶石、虾壳,到熔融加工饲料、玻璃、塑料、树脂、亚硫酸氢盐水凝胶聚合物等。,从外镜到隐形眼镜,它的历程是漫长的。

镜片的透过率和质量从密度不均、透过率差、紫外和红外防护差发展到密度均匀、透过率好、光学性能优异、防护率高、重量轻、不易碎的新阶段。

中国明朝以前的镜片主要是天然水晶石。以前的玻璃大部分是从欧洲传入的。清朝以后,随着中国玻璃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光学玻璃镜片,并逐渐成为眼镜的主要材料。建国后,我国光学材料发展迅速,树脂等现代镜片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前景广阔。

眼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的“小”寓意着世界的“大”。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到了一定年纪一般都需要眼镜的帮助。在眼镜的帮助下,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完成了历史性的决策,指挥了决定性的重大战役,创造了精彩的发明,写出了传世的杰作,谱写了感人的乐章,描绘了震撼人心的画卷。在中国,眼镜减轻了3亿视力缺陷者的痛苦。眼镜的原理应用于现代科学仪器后,奇迹般地将人类的进步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对人类的贡献源远流长,造福子孙后代。

总之,从眼镜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上最早使用眼镜的人是中国人;世界上第一块镜片是用水晶石磨制成的;世界上最早的眼镜是单片平板遮阳(养眼)眼镜;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眼镜医疗价值的人是中国人。世界上最早制作原始隐形眼镜的人来自中国。世界上第一次镶金镜片的眼镜是中国人做的——堪称“世界镜架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