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十大禁渔利弊:中华鲟宣告灭绝
自2000年6月65438+10月1日起,长江流域公布了10年的禁渔规划政策。此消息一出,关于两级分化概念的讨论瞬间展开。长江禁渔政策实施的原因是什么,对渔民会有什么结果?
长江十年禁渔令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00年6月65438+10月1日零时起,率先实施全面禁渔;除保护区外的自然水域外,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最迟于2021时起暂时禁渔10,期间禁止自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这一史无前例的严格禁渔令,为长江流域摆脱“无鱼可捕”的困境带来了希望。
:2010-2010十年禁渔方案出台。渔民表面上是输家,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受益匪浅。事实上,长江流域鱼类资源锐减与部分渔民的捕捞方式密切相关。“格网捕鱼”这种既杀大鱼又杀小鱼的捕鱼方式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却屡禁不止。恶性的捕捞方式使鱼类资源枯竭,枯竭的鱼类资源使渔民的生活难以为继。十年对于流淌了几千年的长江来说,只是一眨眼的时间,但是如果你利用好未来的十年,你就有可能在长江中重生。而这个来之不易的新生命,需要人们付出更大的努力,长期保护。
十年禁渔的利与弊
以四条鲵鱼为例。它们通常需要四年的时间来繁殖和生长。只有把休渔期定为十年,它们才能繁殖两三代,才能恢复天赋,个体越来越大,才能产出质量好的鱼。在过去的三个月里,鱼有三天没有长出来。7月1开始捕捞后,过去三个月的繁殖成果,没几天就被“无家可归网”打捞上来,鱼依然无法茁壮成长。
为什么要禁渔十年?
预测长江白鲟将于2005-2010灭绝。此前,白海豚和长江鲮鱼已经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现在,另一个物种跟随他们的脚步。
据介绍,长江白鲟已经存在了1.5亿年,与白垩纪霸王龙是同一时代的生物。它的体型巨大,成鱼通常有7-8米长。据说最高可以达到“一万斤”。同时,它游泳速度非常快,是水中的顶级捕食者,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