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考试,简答题。
1.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当时,中国* * *党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两个来源:在理论上,来自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实际上来自于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虽然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各尽所能的共同富裕原则,但这是片面的、盲目的。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如果说中国* * *生产者对当时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述不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那么他们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准备。
新中国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人民富裕、国家繁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毛泽东曾形象地说:“我们现在能建造什么?能做桌椅,能做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磨成面粉,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造不出来。”(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4月版,1977,第130页。)
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时,应逐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尽可能提高总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支持。在审阅中宣部撰写的《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学习宣传提纲》时,毛泽东亲笔加了这样一段话:“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注:《毛泽东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6月版1999,第316页。当然,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似乎确实有失偏颇,不利于生产力的长期快速发展。但当时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0%左右的现代工业被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包围,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围困和政治孤立。在这种特别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发展人民民主政权。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从65438年到0956年,中国在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劳动群众对富农、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有制已经消灭,基本上变成了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民族资产阶级在城市中被消灭了,工人阶级彻底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为企业和国家的主人。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原有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使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与1956中的1952相比,国有经济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资本主义经济从6.9%下降到0.1%,个体经济从71.8%下降到7.1%。前三个经济体已经达到92.9%。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和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初步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回归。这样,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在中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生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都是上层建筑中强大的社会主义因素,保证我们的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 *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基本政治制度承担了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
可见,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问题上,他们最初认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会首先进入社会主义,认为* * *无产阶级革命不仅仅是民族革命,所有文明国家都会发生,也就是至少在英美法德会发生。但自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阶级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的7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如果具备相应的历史条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列宁时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国家垄断阶段。他认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大胆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多国革命同时胜利”的命题,以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列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新经济政策”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斯大林没有阻止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列宁的接班人,他虽然中断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创立了以高度集权和集中为特征并逐渐绝对化的“苏联模式”,但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中,也在某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如他提出一个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保留商品经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实施一五计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他说:“最近,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吗?过去我们因为他们的经验教训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我们当然应该引以为戒。”(注:《毛泽东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6月1999,第23页。为此,他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个方面的关系,并在国际* * *运动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还是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无论是斯大林近乎僵化的“苏联模式”,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2.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下来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基础。
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造,扫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的一切污泥浊水,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但由于生产关系变化快,有些问题长期遗留下来。
公有制程度过高,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刀切”的,高级合作社急于“改造”,不仅几乎完全消灭了个体经济,连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的形式也没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公私合营范围广等问题。我没有意识到,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一定数量的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生产关系的快速变革不能完全适应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发展,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直接影响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毛泽东对解决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扩展到所有的经济生活中。还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吗?这个角色怎么演?即使都是国有经济,也还存在如何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问题。毛泽东不愧为一个不知疲倦的勇敢的探险家。1956年底,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全面成功的时候,他尖锐地指出:“你可以搞国营企业,也可以搞私营企业,你可以消灭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资本主义。”(注:《毛泽东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6月版1999,第170页。)“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利,给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让地方政府办更多的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两个举措比只有一个举措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一切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我们根本没有机动性。”(注:《毛泽东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6月版1999,第31页。)
3.社会主义改革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必由之路。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后用* * * *达到富裕”(注:《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73页。)。这一概括把生产力问题置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在于它能让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得到满足。”(注:《邓小平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10,第128页。但“从1958到1978,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注:《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0,第115页。)“经济长期停滞绝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上,永远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注:《邓小平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10,第312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制度。即使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但它有能力通过内部改革和调整机制保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 * *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制度充满活力。实践证明,“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是好制度,必须坚持。”(注:《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0,第116页。)
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不适应的一面,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一个社会制度是否先进的最基本标准。如果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如果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可能的条件和前提,而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就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我们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制度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只有改革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者唯一不同的是,“改造”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就是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准备。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更谈不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就会遭到破坏。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