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比较法讲授中学历史

一、初中生现代汉语阅读水平的现状。

一年级的语文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很努力,很勤奋。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的考试成绩见家长,却惊叹不已:我们的孩子小学考了90多分,现在却读了太多的书。为什么他们只能拿到70、80分,甚至50、60分?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语文成绩明显下降,这是普遍现象。

探究原因,连学生自己都会发现,现代汉语课外阅读经常失分。

通过对论文的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感觉目前初一学生的《现代汉语》阅读水平可以表述为:阅读材料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思(即复述阅读的水平)尚可,但无法深入材料的字里行间去理解材料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词语的深刻含义, 单词和段落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也就是说缺乏解释性阅读的水平,更不用说阅读材料了。

这个阅读水平应该说是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结果。

二、初中生现代汉语阅读水平“下降”的原因。

仔细对比初中和小学高年级的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小学五六年级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整个初中语文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2008年6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新启蒙课程第一版《走向外国语学校,中考模拟试题,语文》为例。其中语文综合能力模拟试卷12套,课外现代汉语阅读材料12篇78题,单词、短语、句子基础知识42题,占总题量的53.8%,阅读材料内容理解36题,占100%。

而同样性质的,笔者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名校阅读直通车系列》中的《读写》第一册(陈主编)中随机抽取了12篇现代文学阅读材料,其中只有7篇是文字,占总题数的12.7%,无一例外都是经历。

不仅是课外阅读,以课本为例的课内阅读训练,中小学训练的侧重点差异非常明显。

如初中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七课《飞向月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十九课《月球上的脚印》,都介绍了“阿波罗11”代表首次登月的壮举,分别有四道课后训练题,“飞向月球”有两个字。

只有一道单词训练题,两道阅读理解题,一道要求快速阅读课文并画出登月示意图,同时做简要说明。

虽然只有一个年级的差异,但两篇课文在阅读理解上的差距明显大于初二和初一。

这当然是因为中小学属于语文学习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侧重于“语言文字”,一个侧重于“语言文学”(见《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也是因为语文教学存在中小学脱节,训练点变化太大,学生一时适应不了,以至于上面说的阅读水平会“下降”。

如果找出学生成绩下降的症结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一定的训练,就能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明确阅读能力的内涵。

中国教育学的观点认为“阅读能力是指导阅读活动顺利进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阅读能力的内涵可以表述为:1。理解和使用单词的能力:单词的构成和单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2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整体意思。

理解段落的能力:段落的结构和意义。

理解文章的能力: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

5.理解风格的能力。

6评价文章的能力: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欣赏。

7速读能力:识别和理解单词、识别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思的速度”2可见,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要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还要下大力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说理解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件难以捉摸的事情,因为“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得益于三个方面的营养:一是知识,指语文基础知识、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是生活体验,是指对生活、世界、感情等各方面的综合体验。

三是心理技能,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系统等心理活动的技能。

在这些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或多或少的指导和训练。

在初中的前两个班,笔者选择了一个基础比较好,有空余时间的班级进行学习,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选择有利于训练的课外读物。

“语文课本无非是举例子。有了这个例子,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技巧。”这是叶老的智慧,因为教材凝聚了教育领域众多学者专家的毕生心血。因其优美的文学品质,典范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难度适合学生学习,是最好的阅读训练教材。

但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有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在训练量上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些课外训练材料。

特别是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是按照同一个题目组织单元,不分文体。

主题阅读教学虽然便于学生自主探究,便于教师开展对话教学,但不利于以文体为中心的一系列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

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五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5首现代诗《黄河颂》,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散文集《艰难的国运与英雄的国民》,散文集《土地的誓言》,乐府民歌《木兰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不同的时代。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本单元讲座和阅读课的体裁,决定以小说为重点,进行相关的语言基础训练,同时从自读教材中选取两篇主题相同的小说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习,既巩固了小说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笔者还选择了陈主编的《阅读与写作》(初一上册)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效果比较理想。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传授很重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积累,通过先占有语言材料来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这种“自启蒙”的学习方法,就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

所谓习得,就是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语言,无意识地流利、正确地使用语言。

这一观点遭到了一些教师的反对,他们认为“中学阶段以书面语学习为核心的语文教育不能简单地强调回归传统。”“以习得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教育,本质上是精英教育。

比较适合一些悟性高的同学,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同学来说,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经验性习得方法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和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技能”8。

我觉得这个意见很中肯。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辅以必不可少的、易于使用的语文知识学习和指导,就可以不重复前人走过的路,而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达到更高的学习境界。

当然,在重视“学”(指有意识地以理性的方式学习和理解一种语言)的同时,笔者认为也不能忽视“习得”的方法,宜将“学”与“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认真理解的同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得更快。

阅读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我主要交流一些个人的教学经验:(1)理解关键句子和关键词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必须借助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语境来推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这些词有的表达讽刺,有的有寓意,有的在表面意思下隐藏深层意思,往往与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林的《爸爸的花落》中“花落”的表层含义是指“爸爸种下的夹竹桃凋零”,深层含义是指有花的人,意思是“花* * *花的爸爸死了”。

在回答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的作用时,要提醒学生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它通常具有承上启下、概括上面、总开下面的作用,为下面做铺垫;第二,内容往往有点问题,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照顾到上一篇文章的作用。

比如《爸爸的花落了》的结尾,“走过院子,看着飘落的夹竹桃,我对自己说:爸爸的花落了,我不再是孩子了。”功能:在结构上概括全文,在内容上指出主题,照顾上一篇文章,深化中心。

这样学生拿到题就不会无所适从。

(2)段落理解能力。

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层次,总结文章的段落和层次。

虽然这种阅读训练已经不是目前提倡的教学主流,但笔者认为它有利于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快速感知文章的整体内容。

所以,还是尽量多给学生这种锻炼机会比较好。

最简单的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就是把相同内容的文章组合起来,再把它们分开。

总结意思时尽量在文中找支撑句;或者结合文中现成的关键词,如果真的需要自己总结,也要力求完整简洁。

(3)理解文章的能力首先要感知全文,理清叙述的要素、顺序和线索。

在讲授记叙文的顺序时,作者发明了“数字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顺序:按时间顺序记叙,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用数字表示为1、2、3、4、5;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果或者事后发生的情节写出来,然后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写,用数字来表示,就是5,1,2,3,4;插补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与故事相关的其他情节然后叙述原事件。如果插入的部分用方框“□”表示,那么插值可以用数字表示:1,□,2,3,□,4,5。

结果,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叙述顺序。

在寻找叙事线索时,作者首先告诉学生,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线,它在文中的作用类似于珍珠项链中把珍珠串在一起的线。寻找线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 .看文题。

b、看文中重复出现的东西。

C.看全文紧密围绕的事物或活动。

d、看时空的变化。

e、看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f、看是否以所见所闻的人物为线索。

(3)理解叙述中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对材料进行细节处理。

训练学生理解记叙文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从材料安排的细节中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

原因无需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点与学生的作文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阅读训练中一定要把这个知识点讲透,让学生牢记在心,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