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鸡头壶,明代的鸡缸杯,瓷器中蕴含的鸡文化。
南北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的两个特殊时期。尤其对于瓷器来说,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处于起步阶段,明代瓷器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无论开始还是巅峰,瓷器对于古人来说,不仅是生活用具,更是文化的体现。西晋的青釉鸡头壶是南北朝瓷器的特色,成化鸡缸杯也是明代瓷器的特色。两朝瓷器都有“鸡”这个动物,鸡在古代文化中代表什么含义,可能在鸡头壶和成化鸡缸杯上有所体现。故宫博物院藏东晋青釉鸡头壶故宫博物院藏东晋青釉褐彩鸡头壶最早出现于西晋。早期鸡头壶上的鸡头与壶身并不相连,只是一种装饰品。东晋以后,鸡头壶的鸡嘴有了出水口,另一边的鸡尾变成了把手。这个过程也是南北朝时期瓷器从陪葬品向日常用品的转变。第一盆早期的鸡是用来做陪葬品的。相传鸡被称为“吸魂鸟”,是古代中国西南一些地区陪葬品的必需品。瓷制的鸡头锅保存时间长,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南朝时期的青釉龙柄鸡头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之后鸡头壶越来越生活化,这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一种表现。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异楼交通,鸡犬消息...鸡代表了南北朝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故宫博物院藏西晋第一壶青釉鸡。故宫博物院的第一罐鸡从西晋开始在中国流行了几百年,直到宋代,第一罐鸡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鸡头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鸡文化的衰落,而是因为单色釉瓷器不再受推崇,但鸡文化仍然可以在瓷器上体现出来,比如明成化鸡缸杯。确切的说,全称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斗彩是明代瓷器新的釉彩装饰品种,创制于明代宣德,最受推崇的是成化年间的斗彩。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说到成化斗彩,就要说斗彩鸡缸杯了。据说阿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2014的拍卖会上拍得2.8亿港币。斗彩虽然是很棒的釉上装饰,但是这个鸡缸杯并没有给人“奢华”的感觉。图中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觅食,配上简单的花卉图案,不比纹饰普通,但这样的杯子却是无价之宝。今天的藏家看中了鸡缸杯,不讨论了。那当时的人呢?作为终极成化皇帝,他为什么选择鸡作为斗彩瓷器的纹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英国伦敦博物馆收藏,童年时曾一度失去皇太子地位。只有一个名叫万贞儿的宫女在他独自一人的时候陪伴着他。年轻的成化非常依赖万贞儿。后来成化做了皇帝,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据说吉岗杯是成化专门为万贞儿制作的。济钢杯的图片里有母鸡和小鸡。如果母鸡代表万贞儿,那么鸡就是成化。这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皇帝情怀的表达。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只和睦的子母鸡能体现出平静安逸的家庭生活,或许这种生活也是成化皇帝的一种向往。明代成化鸡缸杯侧面的花纹虽然比较简单,但价值不低,万历年间已值“十万元”。由于稀缺性,清代成化鸡缸杯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宋瓷。清朝皇帝除了收藏一体式鸡缸杯,也有模仿的。对于清朝的皇帝来说,他们喜欢的可能不仅仅是鸡缸杯,还有鸡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