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台告别过去!

岁末,站在历史的大地平台上,用有故事的眼睛和略显稚嫩的智慧与过去握手,郑重告别!

?(1)

2018的最后一天,我悠闲地漫步,仿佛是某种力量的指引,不知不觉就到了武威雷台。

所谓雷台,是一座建在土台上的道观,名为雷台,原名灵君台。据考证,是前凉王张茅所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平台往西2公里左右,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土平台,是前凉王张茅修建的,也叫凌俊平台。因为戏台上有一座佛寺,所以叫海沧寺。

道观下的土台是黄土高原,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高8米。

露台看起来很新,比较整洁,没有历史沧桑感,明显翻新过。

露台之上,为明清时期供奉雷神而建的雷祖殿,故名雷台。

在土台下方,发现了一座东汉时期青砖砌成的墓葬,墓内有大量汉代文物。

说实话,一个土台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和这个汉墓不无关系:

1969年9月发现的这座东汉墓出土了一批青铜文物。其中“飞燕上马”最为著名,后来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于是乎,随着天马的说法,武威也被称为天马之乡,政府的广告语也一直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武威。”

出于旅游经济的需要,有了考证,有了雷台概念的重建,也就有了雷台公园。

走进雷台的视野,看到的是雷台的山门。

山门把雷台观和公园分成两部分。里面是雷台观,外面是雷台观修建的附属建筑。

山门在土台南面的平地上,有些低矮,有些与其他寺庙山门相比很普通。

山门牌匾上的“雷台观”三个金色大字非常吸引人,是丁卯秋月武威当代书法家王维德题写的。也就是1987的秋月问题,这也应该是山门的重修时间。

进入山门,有33级石阶通往道观,石阶尽头是二平门。门前有一棵老树,遮住了门,颇有灵气。

二平门看起来像是领隔壁家的门,很小气,只能两个人通过。

这扇门最吸引人眼球的可能就是门楣上的匾上的“步云”二字了。武威当代著名书法家丁二兵先生书写,1987。

当你进入二平门时,你会经过雷台寺。堂内有一块“风起云蒸”的匾额,是当代武威著名书法家徐万福题写的。

穿过寺庙就是寺庙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筑——雷祖殿。

雷祖寺供奉的是因应元雷而广为流传的九天佛,简称雷祖,以及邓、辛、张、陶四大天王。

这个雷祖有点凶。在道教中,他负责斩杀万物,赏罚善恶,播撒云雨,杀魔降魔。照耀天心大道,助力幽冥。

一楼的雷祖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匾上写着“托尔·万军”几个字,是当代武威著名书法家王维德题写的。时间也是丁茂年。

在雷祖殿的北面,还有另一座大型建筑,即三星斗姆殿。寺内匾额上“三颗星高照”三个大字是民勤当代书法家马题写的。

三星斗姆馆是献给福禄寿的三星和八仙的。

雷台寺两侧是简易平房,有陈元堂、道教书画室、凉州道教协会、娘娘殿、财神庙、文昌阁等。

(2)

站在雷台,昔日低矮破旧的农舍、垃圾遍地的村庄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周边的绿地、整齐的树木、复制的铜车马、现代的花岗岩建筑以及其他现代化的公园。

公园里的青铜车马在风中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威严,其中的天马非同凡响,但谁还记得与之陪葬的主人,谁还记得主人驰骋沙场的雄姿。人们享受的只是一堆青铜器碎片。

就像有些委屈,一切似乎都是可变的,没有那么永恒。

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一些未融化的雪似乎让我想起了这个冬天。时间像当前的风,不经意地在我们眼前流过。看着天空,如果遇到了麻烦,它总是会那么果断的离开,没有丝毫留恋。我不禁感觉思绪被拉回到过去,不禁感觉时间的匆匆。

有时候我觉得,匆匆忙忙,其实就是我忘不了的幸福。

姐妹们聚在一起,聊的大概就是她们的成长和相互的关心。它还有父母一直看着的眼睛。

现在姐妹俩在一起了,周围都是孩子的膝盖,

大部分谈话都停留在儿孙之间,没人关注姐妹俩本身。即使有,也是询问身体,关心健康。

即使儿孙远嫁,即使前途无量,也永远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有了孙子,话就超越了孩子,成为共同话题,谁也不能落后。

就算吃饭也不用担心父母。孙子们早已被爷爷奶奶承包,精心伺候。那些没机会上菜的,一边吃,一边看别处,还舍不得,又怕照顾不周,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尊严。

连孙子们的戏都被姐姐们的眼睛照亮了,总是忧心忡忡的父母也走到一边打牌喝酒去了。

这是很有爱的眼神,是最无私的眼神。这一瞥可能是我们此刻最大的幸福!

有时候我会想,着急可能是亲人的问候。

想想以前,从第一次父母的问候,到后来对孩子的问候,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必然,那么自然,没有一丝不适。直到有一天,我儿子打电话说:

“生日快乐,爸爸!”

“节日快乐,妈妈!”

感觉一切都变了,从主动变成了被动,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这个问候改变了角色。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从那一刻起,我们这些强者,似乎成了被关注并逐渐没落的弱者。

以至于有时候会觉得不甘心,但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觉得或多或少的在期待那个我已经习惯了的问候。

时间匆匆,留下这句问候,或许是因为我未说出口的关心。

匆匆,也许是那缕白发。

曾经的人子意气风发,他的心仿佛要吞噬宇宙。飘动的黑发,曾经的着迷。

不经意的某一天,岁月渐渐爬上了脸庞,原本光滑的皮肤变得有些粗糙。结果我用尽了各种护肤的东西,却经不起时间的折磨,还是皱了。

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没人欣赏你,你就更加气馁和担心。没人告诉我原因。其实我很了解。都是好几年了。

这时候头上已经有白发了,后来逐渐多了起来。伴随着不断的脱发,浓密的头发逐渐稀疏起来。

有的人经常染发,有的人开始植发,希望能保持以前的样子。一切都是徒劳,都是时间。

我明白了,那道白光是匆忙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奔波更多的是内心的孤独和沉默。

在老去的那一刻,忙碌的工作变得稀疏,世俗的繁杂少了很多。突然,我安静下来,沉思起来。我的心在哪里安息?

当初工作生活模式接近关机的时候,即将到来的模式有些不知所措,有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

我开始有恐慌和巨大的不适。剩下的时间看着,怎么发成了我无法撼动的问题。

彼此非常熟悉的朋友也缺乏话题;曾经要好的朋友,也离得有些远;原党也在疏远。甚至觉得有些奇怪。

一切都不是故意的,这种心里的排斥明确告诉我远离喧嚣。于是,我怀着一颗慌乱的心,匆匆去了那个僻静的地方。

还是空的,沉不下去。像飘走一样,用力拉。

突然想起了政治上忙着赶人走的鬼话,可能有用。

有壮观的老年队伍,有跟着响亮的音乐跳广场舞的,有在家泼墨作画的,有背着相机环游世界的,有打棍子打拳击健身的。

大家一路都在寻找一个可以放心的地方,似乎毫无头绪。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把存在的思想转化为精神的思想的过程。这里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

一切的一切,都是时间的匆匆带来的迷茫和挑战。

(3)

盯着眼前的道观,不禁想起道家的人生哲学,平添了些许感慨。

道家在人生理想上追求超越,讲究自然无为,无欲无求。它需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个看世界的眼睛,一个冷酷的眼睛。

总之,一切都很容易。

看道教的字,旁边加个“第一”字,意思是用头走路,或者用头走路。用你的头脑思考就是用你的头脑思考,也就是要求明道遵循这条道路。

从进入职场开始,大家都在积极拼搏,不断进步。期间经历了人间冷暖,尝尽了酸甜苦辣。只有你知道味道。

我们也在用脑,但在职场上不能拼脑;我们也精通业务,却斗不过不学无术的人;我们也为名利努力过,但最后却一事无成。

我们一直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无法自拔。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你,你伤害了自己,你累了,你累了,即使有人同情你,那又怎么样?最终,还是要靠你来收拾残局。

所以,被冷落的时候就安静多了,被嘲笑的时候就一笑而过,受委屈的时候就坦然接受,不正常的时候就不再辛苦,生病的时候就积极面对,失落的时候就像一种境界。

人完全变了,不是你。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内心的开放心态。

有时候我会想,幸福是什么?西藏的牧民只要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觉得很幸福。农村有些老人,每顿喝一口酒就很满足了,但有些人在饕餮之余还会骂父母。

有报道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我们的邻居不丹,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信奉藏传佛教。

奇怪!思考快乐和不快乐与克服它有关。努力思考,就会幸福。如果你努力思考,即使你拥有一切,你也不会快乐。

想想也是,想得开,好像没什么,想得开,好像什么都是问题

只是这很难做到。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