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高速铁路的意义

万里古长城东端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北端口岸交汇,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进入高铁时代。

9月1日5时32分,D7601次动车组从沈阳站开往丹东站,沈阳至丹东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它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发展战略更加紧密地对接起来,使新一轮东北振兴更加深入地融入“一带一路”。

期待一个世纪的速度。

在外界看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后,沈丹高铁的开通为中国高速铁路网加密了又一条线路。但在了解老沈丹铁路历史的人看来,这条高速铁路的意义绝不仅限于缩短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1小时11分钟”是沈丹高铁开通后沈丹新的城际速度。在此之前,该段铁路最短运行时间为3小时34分钟。由于铁路线建设时间长,车体老旧,速度慢。

“老沈丹线自建成以来已经有654380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线路老旧,列车时速60公里左右,早已不适应如今的高铁时代。”丹东地方铁路局局长陈说:“此外,老沈丹线是日本人在上世纪初为了战争和掠夺而修建的。虽然今天还在用,但它承载了很多屈辱的过去。”

陈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当地铁路部门工作,他说,老沈丹铁路是日俄战争时期修建的,当时叫安丰铁路。它是日本为了在战争中运输军用物资而强行修建的一条轻轨铁路,然后迫使清政府同意将其改造为商业铁路,成为掠夺东北资源的重要运输线。“在老铁路路人眼里,在即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修建这样一条高速铁路,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

沈丹高铁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全长208公里。全线共设沈阳南、本溪、丹东等8个车站。为双线电气化无砟轨道,初期运营时速250公里。

往来于沈丹之间,沈丹高铁和老沈丹铁路时而并行前进,时而分道扬镳,在平行线间交替。一种时空穿越,让你真切感受到中国速度的骄傲。

“一小时经济圈”继续扩大

沈阳经济区由辽宁中部的八个城市组成,以沈阳为龙头。国家定位为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哈大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的串联下,东北地区最大经济体量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

如今,随着沈丹高铁的开通,丹东已融入沈阳的“一小时经济圈”。曾经因交通不便而被称为辽宁“死角”的港口城市,发展腹地迅速扩展至整个东北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是一条以公交为主的铁路运营线路,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沈阳铁路局客运处处长助理于表示,开通初期将安排40对动车组列车。平均每24分钟一趟,最短间隔只有7分钟。

抓住新高铁的机遇,成为丹东市最新的发展决策。丹东港与“辽海欧”、“辽满欧”、“辽蒙欧”相连,实现丹东至俄罗斯、蒙古联运。辽宁省批准丹东设立“边境贸易区”,海关总署批准丹东为出口加工试点城市...

据辽宁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沈丹高铁的建成,对提升丹东港后方通道、中朝国际联运通道和亚欧大陆桥的运输能力,促进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辽宁城际铁路网,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供充足的铁路运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示中国高铁技术的新优势

沈丹高铁是我国在高寒地区建设高铁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高寒地区高铁技术,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积累了更多经验和宝贵数据。

乘坐沈丹高铁,你可以欣赏两岸美丽的山川,更多的是体验过桥、穿山。据了解,由于沈丹高铁沿线为山地丘陵地区,设计上以桥梁和隧道为主体结构,桥隧比为865,438+0%。作为高铁项目的施工单位,京沈客运专线辽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孙表示,此次施工为寒冷地区高铁桥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是因为经验的不断积累,高铁技术提升很快。沈丹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