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尊的眼光看待事物,却又自卑于对方——对《庄子》秋水的理解

“有了道观,就没有什么高尚了;用一种让东西变贵变便宜的方式看待东西。”从庄子秋水到河伯的一段话。理解的一端不是绝对主义,比如美丑互相转化;另一端是相对虚无主义,比如没有美丑;

河伯看到河水滔滔不绝,在山间流淌,水土相连,就像天水与天水之间的联系。他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大道,是“不争牛马”,所以高兴。“我快乐而沾沾自喜,以为世界的美好都在自己身上。”往东顺流而下,到了北海才知道自己见识短。望着海洋叹息:“我听了很多,以为我不是我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去理解道,只能得到道的一端。

水土相连的结果,其实就是水土不服。看来河伯在北海的西边。西方是极乐,但可能只是河伯那样的井底之蛙。脊是水,根是山,上脊是筏,险象环生。果然不水土不服。“西南,不宜东北。李健大人,甄姬。”河伯东游北海,遇到北海,豁然开朗。身在东北不利,破自身愚乐,平庸,副。

对于仲尼和伯夷的批评,大家都有争议。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仲尼和伯益都是入世法的集大成者,用出世法来批判无可厚非。但如果还是用入世的方法来批判,就会“被一个大方的家庭嘲笑”。

所以我后面会写一句名句:“井蛙不能与海中者对话,而囿于空;夏虫不能和冰说话,也不能和时间说话;瞿氏不能与道教徒对话,而要与教捆绑。”就是说不在一个范畴内说话,无法沟通的人。代沟,无知,沟通障碍,都根源于此。《论语》说“人在下面,不在口头”,这不是看不起人,而是一种浪费和反作用。得不到提升的人,对大师的教导是反感的。既然大师是大师,就不要再因为向人索取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而受到伤害和浪费。

河伯的美学是建立在他自己的认知和自我之上的。这个小小的自我给他很大的满足感。如果他没有去北海,没有和北海有过一次对话,他可能会幸福一辈子。至少自以为是不然会被见识更浅的人羡慕。

河伯已经迷失了自己,他已经没有了我,所以北海游愿意告诉他什么是通途。河伯是幸运的,不是因为他遇到了北海,而是因为他看到了北海,看到之后又失去了我。有人看到北海就知道吗?“知其丑,必以大理言。”

拿出生法批判入世法也没意思,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生下来就好,不必批评入世不好,自得其乐就好。

河伯深知自己的卑鄙,诚心求教。北海游也愿意分享和传授。不过大道还是要自己开悟,自己修行。知道了这么多大道,河伯还是不知所措,于是他问,什么是大小高低,什么是不可能,什么是进退?其实他还在问入世法。北海游说“以道观卑,贵也”,出世法也很难解决入世法的问题。但是可以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思路。

所以,“有了道教,就没有什么高尚的了;其实“看待事物,贵在彼此,不如彼此”的观念提供了一个视角,告诉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某些观念和世俗的约定,而应该认同这些观念和世俗约定的价值观。只有调整心态,才能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