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中五个通商口岸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背景
-
1842年7月,有100多艘英国船只,约9000名官兵,从吴淞口驶往江西。攻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意在切断南北交通,阻止水运。驻守镇江的1588名旗兵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伤亡惨重,全城被烧被抢,一片废墟。道光随后决定接受英国的和平条件。扬州那边,士绅商人闻风丧胆,给了英国人五十万,换取不占。8月4日,一艘英国军舰抵达六朝古都下关,双方正式签署《南京条约》。
经过
-
1842年8月29日(道光22年7月24日),英方代表蒲丁茶与清廷代表简英在南京河上的英国“汉华丽”号军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
随后,法国和美国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王霞条约》。
正本保存在台湾省外交部,另一份由英国政府保存。
内容
-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香港岛(文中用了“给”字)割让给英国;
赔偿英国“商业债务和战争赔款”21万元;
将开放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加上原来的广州,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两国平等交流。
废除公共银行制度,自由选择商人进行交易。
影响
-
政治:主权的丧失
-
《南京条约》本身是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目前仍有争议。但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关于通商善后的规定》(虎门条约,1843,65438+10月8日)中,英国先后获得了协议关税、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中外人民诉讼按本国法律管理)、租界划界和片面优惠待遇。
当时清政府轻易放弃这些主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了解国际法和这些条款损害国家主权的严重性。相反,它认为有许多便利,是一个更公平的解决办法。如果你认为划定租界可以方便外人防范,对中国人造成较少的滋扰;但协定关税实际上比过去增加了中国的税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经济:五港贸易
-
从1843到1844,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四个新开放的通商口岸相继开通。厦门、福州、宁波由于地域限制,并不繁华。只有毗邻长江口的上海离丝绸和茶叶的产地最近,而且地处江浙富庶地区。同时是国内南北航运的中间站。最初在广州的英国和美国商人以及他们的买办(大多是广东人或宁波人)蜂拥设立外国公司。从65438年到0853年,上海开始压倒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英、美、法先后在黄浦江沿岸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大,形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租界的中心路被命名为南京路,以纪念《南京开埠条约》。至于割让的香港,本来就是一个荒岛渔村,海盗出没。英国人在这里挖山填海,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也曾是鸦片和苦力的集散地。
使命和文化
-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地下天主教徒约有30万人。基督教(新教)不公开传教,只有20名英美传教士在澳门做一些准备工作,如翻译圣经、编写字典等。1846年,道光取缔天主教,归还原教会,于是天主教转向公共活动。耶稣会士负责在江苏、安徽和直隶东南部的传教工作。使馆负责直隶和浙江、江西大部分地区。多明戈将负责福建。来自英国、美国和德国的十多个基督教(新教)教会也在五个地方建立了教堂、学校和医院。其中,美国归正会兴建了中国第一所基督(新教)教会新街堂,北美长老会的约翰·贾接管了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