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朔门古街信息

一个在朔门街待过几天的朋友告诉我,这条街太恐怖了,连老太太都知道当天的牌价——这当然有点夸张,但毫无疑问,朔门街的人都有商业意识。回过头来看,朔门街可以算是温州商业文化的源头,温州商人的始祖。

朔门街是指温州老城区朔门外的一条街道,北面临江。自郭璞划定温州老城区建筑规划以来,历史上随着城乡贸易规模和内容的逐渐变化,这里形成了以水产、渔产品、山货粮油、日用品、文化用品为主要交易内容的长条形商业区,店铺、商户众多。以温州老城为依托,沟通了洞头、玉环、楠溪江流域等滨水经济区对渔货贸易、渔具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青田、丽水、缙云等瓯江中上游的物资中转站。总之,其实朔门街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码头,一个江湖。

朔门街的兴衰与温州乃至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农业社会中,主要经营相关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和民俗文化用品,形成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堵街、小摆设等农业文明特色。因为它的滨江,所以具有浓厚的海洋民俗文化特色。比如不同形式的划龙舟活动。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海上交通的改善和动力船航线的开辟,码头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成为洋油、洋钉、洋布等洋货的集散地。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随着社会经济动荡和民生问题,朔门街衰落了。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活动区域包括朔门街的街头祈福活动,从抗战开始就一直中断。

解放后,民间商业活动一度受到压制,投机成为一大犯罪。以朔门街为代表的温州传统商业文化进入低谷。直到改革发展前的70年代,中国的经济困局首先从沿海被激活,朔门街一度成为民间贸易开放的桥头堡。压抑多年的消费需求在这里得到释放。以下是“走私货”贸易、民间外汇交易等合法与不正当的经济活动混杂在一起。

改革开放步入正轨后,以轻工产品制造为主体的温州民营经济浮出水面。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工业经济彻底抛弃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从长江到南北垂直;从五马街、新河街到人民路;从老城到新城——朔门街又冷了。这一次,不是战争,也不是政策,而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文中提到的老太太和汇率是商业文化的遗传遗产,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作为大自然最后的商业招牌,朔门街上正常营业的鬼店只有几家,其中有英镑、美元、欧元等各种外币,汇率是固定的:无论币值,都是一元到一百块。

2004年,朔门街所在的五马街,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从建筑立面、街面、管线、悬挂物、广告招牌、原有公共建筑场地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造。提出了建设文明社区,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也明确了以传统文化为建设主体,以旅游休闲为推广方式的定位,符合现代都市人对文化身份的追求。

2006年底,以五马街为主体,鹿城区政府再次投入财力物力,重新规划朔门街的文化建设和经营模式。招徕茶叶、咖啡、字画、收藏品等商家,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休闲为主体的商业格局。

有一点担心:总的来说,商业和文化有本质的冲突。作为温州人的功利群体,朔门街的原住民和政府倡导招募的文化经营者,是会和谐相处,相得益彰,还是恶性循环?从租金水平,日常管理,人文环境来说,都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