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符合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既不是用知识吞下行动,也不是用行动吞下知识,认为行动就是知识。
这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也就是说,理解事物的道理和在现实中应用是不可分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我们不仅要知道(“知道”),而且要实践(“做”)。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之为“善”。良知和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扩展数据:
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龙场镇开悟后,非常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这是一种苦思之后的顿悟。王阳明认为,心态决定行为方式和世界观。
比如列子故事里的“疑邻偷斧”。从此,他与朱学说分道扬镳,奠定了心学体系大获成功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论主要是针对朱的研究,这与朱的思想是相悖的。
反对朱成理学的“知行二分,以为自己一定是先知然后就可以了”的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重知轻行”的学风。
包括陆九渊在内的朱成理学主张“先知后知”,将知识一分为二,认为知识必须先认识,然后才能实践。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以纠正薛竹的偏颇。
阳明先生的思想由三部分组成:
1,心外无物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
2.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在有了一个心中无物的世界观之后,需要根据他的世界观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转向实践和行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
这改变了以往思想家将知行割裂开来的做法,认为知行是一体的,相互包含的。更重要的是,王阳明把知行从简单的人类行为的两个部分上升为一个本体论的概念。
也就是说,知行合一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类生命的本真状态,这使得儒家的人生哲学在内心层面得以展开。
3.良心
知行合一强调知行是人生的本体,但并没有明确知道什么,做什么。所以阳明先生晚年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有了明确的内涵和方向。
百度百科-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