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竹词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支竹词是唐代乐府的名称。原来是川东古巴蜀民歌,乐舞结合。唐代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在那里学习了《支竹词》,并将其改为一首新诗,更多地写了当地的风俗和男女关系,也在曲折中表现了他胸中的愤怒。每首歌由七言四句组成,类似七句诗,语言通俗优美。此后,出现了许多作者。竹枝词有民歌的色彩,可以用来唱,后来用作词牌。
在支竹词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作者个人思想情绪的影响,其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文人收集保存的民歌;二是文人吸收和融合了支竹词歌谣的精华,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风;第三类是借用支竹词风格写成的七言绝句,流行至今,仍以“支竹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