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攻城器械与现代相比有哪些应用?急需知道答案,谢谢大家。
在中国的阴阳五行中,有甲、乙、木和仁贵土。城防无疑属于土系。有意思的是,在火器还没有成熟之前,木质攻城器械确实在攻城战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统治了战场数千年。当然,这并不是古人刻意追求五行相克的理论。此外,Gun建城是为了自保,而周文王伐城拜城时五行之学尚未成熟。木制品的普及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由于人类祖先手持木棍、石刀来驱赶动物,甚至钻木取火,所以木头比石头有更大的可塑性。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各的巧妙不同。木基武器大致可分为抛射(如抛石机)、登高观敌(如窝车、瞭望塔)、登城(如云梯)、撞城(如冲车)、避箭(如墙车)、渡河(如护城河桥)、破坏敌方装备(如撞杆)、阻挡敌人前进(如撞杆)。
汽车,从古至今,都被局限在一个高墙深潭的城市里,或者处于危险之中,所以攻防利器都是庞然大物。如果要灵活运用,单纯依靠人力确实有点吃力不讨好。即使是体力比人稍高一点的牛马,面对几十吨重的物体,也不禁有望叹息。所以古人大多把战斗装备放在战车上(如窝车、霹雳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汽车的发明,攻城战会无聊得多。
通过考古发现,基本可以判断轮式车辆起源于雪橇。20世纪60年代,人们惊讶地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泥潭中发现了几块8000年前的滑雪板碎片。在挪威勒德裕岛的岩壁上,有一个滑稽的滑雪者形象。这个人姿势挺标准的,就是耳朵长。如果他不是兔子,说明他戴着兔耳帽。当然,考古学家一般更倾向于后者。
根据中国的传说,发明汽车的桂冠属于夏朝的西仲。夏商时期就有大型战车决战的描述。但是,它面临着缺乏物证的问题。如果传说属实,中国使用车辆的时间应该不晚于公元前23世纪。1972年,河南安阳出土一座商代战车坑。内车厢、车轴、车轴都制作精良,证明当时的车辆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致。
相信每个坐过出租车的人都有这种经历。当我们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我不知道有多远,我们会看计价器上的数字。虽然出租车行业兴起不久,但中国早在公元前80年就有了记录里程的汽车。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提到了轨道车和向导车。轨道车根据车轮的转数计算里程。每走一英里,风琴启动一次,下层的木头人击鼓一次。《宋史》中详细记载了路车的构造。(12)。
另一个有趣的怪车是“风车”(13)。书中说,一个叫高苍梧大叔的人造了一辆风动大车,能载30人,一天走几百里。根据传说,杨迪皇帝建造了一辆可以载数千人的风力汽车。想必如果不是皇帝请了风神九天,口头传说是故意夸大的。16年底,中国的“风车”传到了欧洲。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在不朽的《失乐园》中感叹道:“在丝绸之国,那里的人们借着帆的翅膀和风力,驾着装有藤蔓和草的大车。”甚至有人在19世纪提出了风火车的想法,但只要想想风停后司机被迫推火车的悲惨结局,就足以让人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另一个疯狂的想法是,朱元璋的“鲁车”据说有几十尺长,披着重甲,由数千士兵推进。车上配有长矛,强弩无与伦比。光是把这样的“城堡”推得满大街都是,绝对是个苦差事。
既然和木头有关,当然少不了鲁班。据说鲁班做了一辆木车,每天驾着两匹木马走几百里。结果他妈一坐上去,木头人一鞭子,车就一阵风似的过去了,他妈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从此,鲁的父亲因为鲁班的发明而消失了。所以人们说:“鲁班乔死于其母;鲁板桥,其父亡。”
抛石机(又名大炮),相传大炮发明于周朝,名为“抛车机”。《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机制而成,行三百步”。扔石头的人利用杠杆原理把石头扔出去。它由抛杆、抛架和机绳组成。投掷杆有一水平轴,顶端连接一对皮包绳;机器绳由几十根和几百根绳子组成。每根绳子需要1-2个人拉。(如图)
东汉时期,火炮已成为备受推崇的攻城武器。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曹骏用自行火炮——霹雳车,攻破袁俊的城墙建筑,大获全胜。关于雷车的外形,请参考姬晓的新书?卷四:“炮车以大木为床,下有四轮,上有两面。位置横围,中性,单刀,头如橘子。杆子的高度取决于城市。.....其旋风四足亦与万物并用。”
唐宋以后,枪支的使用更加普遍。据《吴要》记载,有十几种枪。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类。打火机由两个人操作;赢家有几十个;至于重的,高达数十尺,百斤石弹,数百人簇拥左右,极为壮观。气势直逼当红的《大宛儿》。当然,枪确实是攻防战的明星。宋朝的陈规在《城守录》中感慨地写道“攻守兵器,一点也不像枪。如果进攻者获得了火炮的技能,城市会毫不留情;如果守军有火炮之术,就能战胜敌人。”(14)就是这么明显。然而,就像刘欢在一首《汉歌》中唱的“你有一切,我有一切”一样,徐进在用枪上并没有让郭颂出类拔萃,在进攻东京汴梁时,也“该出手时就出手”。据史书记载,“晋人广列石炮席,...列炮席百余座,飞石雨点般落在守城将士身上,每日不下十人二十人。”(15)又有云:“城下有炮垒二百余座,有七射炮、散星炮、石炮等。在一千多支强弩的帮助下,城下乱石如雨,令禁卫军无法立足……”(16)
在中国大炮的使用历史上,蒙古人处于突出的地位,这使中国大炮的使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3-14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帝国。虽然蒙古的无敌战机是这个神话的根源,但蒙古强大的火炮赋予了蒙古军队摧毁一切防御的巨大破坏力,是蒙古从草原之王向世界霸主转变的重要标志。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蒙古火炮的变化首先来自于炮形的变化。中国传统枪最大的缺点是射击方式(如图)。枪的威力来自于一群壮汉瞬间的爆发力(一句话:累!),很难统一人的力量,严重影响射击精度。而且人不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力量,所以试射枪就成了白费力气。如果任何幸运的枪手实现了第一次命中,他真的应该被建议迅速购买六合彩(记住这个主意是我的主意,我需要劳动力!)。蒙古枪被称为“惠惠枪”。它是舶来品,是蒙古西征时从波斯人那里学来的。也是中国早期知识引进的成功范例。“惠泡”的“外貌”有两个变化(当然不是说白皮肤蓝眼睛。)一种是枪的短端挂重物代替人工牵引,另一种是枪配有挂钩。装壳时,勾子打开,重物压下,射壳。这两个装置实现了发射力不变,节省了人力,辛苦了几千年的炮手终于可以休息了。不仅如此,当重物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时,炮弹可以在不同的距离进行射击,“回力炮”上出现了类似射击计算表的刻度,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古籍中记载“惠惠炮”在攻打襄阳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中路人被杀,地陷三四尺”。也是“惠惠大炮”的一声炮响,摧毁了襄阳城墙,持续三年的襄阳战争终于在“惠惠大炮”的轰鸣声中尘埃落定。
炮形的进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火炮的技术要求。枪支的使用已经不是一个靠力气就能完成的工作了。元太宗年间建立了一个炮手附本,似乎此时枪支的使用已成为“传家宝”。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又建立了“回枪手总管理处”。中国炮兵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至元十八年,改名为“炮手元帅府”。22年后,“枪手工匠万家寨”成立。
蒙古炮兵最传奇的进步,就是“亲自演练”了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化学战和生物武器攻击。蒙古军队西征华沙战争期间,蒙古军队用枪发射了大量的毒烟弹,使得整个城市弥漫着砒霜和狼毒的烟雾。守军没有抵抗,只好投降。后蒙古军队进攻君士坦丁堡时,久攻不下,军中瘟疫盛行。这对蒙古军队来说是个坏消息。不愿尝到甜头的蒙古军炮将死去军士的尸体抛入城内,导致城中瘟疫上升,城池陷落。然而,城市里的少数商人乘船逃跑,把亚洲瘟疫带到了欧洲,引发了让欧洲人想起来的“黑死病”,杀死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当然这是医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不属于本文的研究方向。
“淡出”是电影艺术术语,意思不难理解,用在枪上也很贴切。因为枪不是某天早上突然退出战争舞台的。直到明朝中叶,戚继光的《姬晓新书》中仍有关于枪的记载。在新兴火炮已经很活跃的年代,火炮还这么上镜也算“老古董”了。但枪支在中国装备序列中逐渐淡出是不争的事实。
窝车,望楼,古人云:“登高望远”;兵圣孙子云说,“能面对敌人变化者,谓之神”;当代军事家认为,掌握信息权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证。试想,在攻城的时候,如果能从高处看到敌人的部署,自然事半功倍。没问题,有窝车,看楼解决你的烦恼。窝车取其意,出自《左传》“高悬塔,似鸟窝”。就是在四轮车的底架上竖起一根高杆,叫做“望杆”。杆子上有一层楼,用蒙牛皮做固体,四周有一个了望孔,用于观察敌情。最早记载使用巢车的是公元前575年的炎陵之战。当时,楚共王在太宰亳州犁的陪同下,登上巢车观战。(17)正如广告所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窝车、瞭望塔,虽然其貌不扬,名不见经传,但威力不弱于那些“名门望族”。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元立碉楼逼,弓弩飞如蝗,使不敢露面,苦不堪言。幸好曹操用“霹雳车”的计策破了它,否则,曹操曹参是否能撑到老窝烧光还不得而知。
天梯、攻城塔、天梯是攻城战的主臣,生卒年月不详。史家有三观:夏、商、西周。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公元前11世纪的周攻拜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攻坚战。当时商纣无道,拜为其助,周勃攻之。崇义据守城内,周军滞留城下三十余日。后来文王得到了“钩援”(一种原始的梯子)和“近冲”(一种原始的攻城塔)的方法,破城灭崇义。应该说,天梯离不开攻城战。如果没有城池,没有攻坚战,即使有天梯法,也只是一种“屠龙术”,天梯不是真正的天梯。所以,割拜之战可以说是天梯的第一次“婴儿啼哭”。如果说这个传说太血腥,那另一个传说更高贵,更古老。战国时期,鲁班为楚国建了一座攻宋的天梯。墨子带领弟子去见楚王,想阻止他。是“以带脱为城,以死为器,公运班九设攻城机变,墨子九拒。”公交班的进攻是用尽了,子墨子的防身也是绰绰有余。“楚王放弃了攻打宋朝的企图,免于一战。(18)如果说鲁师傅的梯子和我们每天爬上爬下的木梯是一样的,那简直是对全世界木匠的侮辱。然而鲁班的天梯无史可考,我们一般可以从吴姚、纪孝和墨子?准备梯子(如图)想象古人的智慧。
毕竟天梯和攻城塔都是比较原始简单的攻城武器,有其致命的弱点:墨子?《备梯》中指出“梯重难移”,所以梯的使用没有隐蔽性和突然性。无数的士兵疯狂地沿着天梯冲向城市,直到自相残杀或者被对方杀死。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并不罕见。中国古人的形象叫“蚂蚁附”。的确,在这种人性的疯狂中,生命的价值早已荡然无存。
手推车、尖头车和木制牛车
蹦床是一种防护性很强的攻城车,在春秋时期被广泛使用。在古代的攻城战中,通常需要接近并摧毁城墙、城门或挖掘隧道。如果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行动将很容易遭到来自城市的箭、石等武器的袭击,非常危险。使用自行车更安全,因为它有一个多轮的车辆底座;两侧和顶部用木板保护,并用硬皮革覆盖;这辆车能容纳十多人。做作业的时候,人在车上把车推到城下,然后人在城下干活。你可以避开城上的箭和石头。根据类型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不定期大车,扁平的称为“木牛车”,两壁成一定角度倾斜的称为“尖头驴”(也叫“尖头木驴”)。
壕沟桥、保险杠、挡门刀等。
中国古代很多大城市都有护城河,那么如何让护城河成为通途呢?因此,我国军队编制中出现了最早的“浮桥部队”——护城河桥(如图)。
一旦敌人突破护城河,附在梯子上,就是打电杆的时候了。只要几个人齐心协力去撞电杆,对方的梯子必然会坍塌。
如果敌人用木牛车推倒城门或城墙,塞刀车就会“立起来”,把敌人“拒之门外”。
★火
听着——“天气干燥时,小心蜡烛。”从远处传来了行李员的砰砰声。火神祝融,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噩梦。所谓“水火无情”,人们在用火点亮文明史的同时,也学会了火的暴虐气质。从燧人氏打磨的第一颗火花,到印度传说中的布拉莫斯(19),无论是喜欢暗月的山大王,还是习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都对火的破坏力情有独钟。(广告插播:一旦拥有,就别无所求。)火第一次用于战争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因为人们无从得知是哪位灵机一动的原始人有意无意地放火烧了对手的小屋。更可靠的传说是,在一次波斯远征军对希腊的进攻中,由于波斯军队的巨大潜力,雅典岌岌可危。著名学者阿基米德献计,组织城中妇女用镜子照亮波斯战船的船帆,一举解决了雅典之围。(另一个版本说阿基米德造了一个大凹面镜,技术上更可行,而前者浪漫气息十足。)中国在军事上用火早于西方,火计在《孙子兵法》中被列为重要的战争手段。墨子把火攻作为城防的一个重要课题。(20)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火的使用就非常普遍了。但是,这些只是使用枪械的前奏,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枪械。直到唐末,火器发出了第一声婴儿啼哭。(21)
火药
火和药是两个不相关的词,两者的结合纯属偶然。《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隋朝初年,一个名叫杜子春的年轻人去拜访一位道士,寻找炼丹的方法。道士正在炼制一种丹药,其成分主要是硝石和硫磺。是夜道士警告杜子春不要乱说话。他一醒来,高炉突然起火了。他牢记道士的警告,静静地站着,看着房子着火。从那以后,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就被称为能着火的“火药”。炼金术士虽然没有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但对火药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火药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现在还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秦汉到隋唐,炼金术盛行。
有意思的是,火药虽然“暴力”,但更不能食用(也许是发明火药的炼金术士天才拿了自己的发明“升天长生”)。不过火药的主要成分都是医术中发现的。汉代古籍《淮南子》中有硫磺的记载,西汉末年编纂的医典《神农本草经》将硫磺列为第二类“中药”,有120人。硝酸盐在120“优药”中位列前八(排名第六)。可以说是出身好,血统高贵。更浪漫的是,现存最早的火药配方,也是来源于一本道家医书《太上老君诡秘》(22)。真正的黑粉诞生于9世纪末。
晚唐时期,火药最迟在10世纪初被“征入军队”,制成了原始火器——发令枪飞火。陆贞《九国志》记载,唐初(公元904年),郑火烧,在城用“引火”烧死了龙族萨满。
火药一词正式使用于北宋李青四年(公元1044年)撰写的《吴京通论》一书中,记载了三种火器的火药配方。火药的正式推广,标志着火工品的应用大大加强。
北宋神宗时期(公元1068-1085年),政府在都城汴梁设立了军政监察署,所有的地方办事处都作为院落使用。军器监有“万全工匠三千七百人,东西坊工匠五千人”。军事装备监督下有十一项工作。可见当时的中国军事工业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13世纪20年代,火药随着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传入中东,后于14世纪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从此,硝烟取代了狼烟,枪炮覆盖了世界战争舞台上的金鼓。
火球
是一种装有火药的可燃球形火器,有时被称为“大炮”和“霹雳”。其结构一般是以粉末为球心,以布或纸为外壳,涂以油脂等防潮材料。大的像水桶,小的像鸡蛋。使用时,点燃火绳,向敌人投掷。火球主要有霹雳火球、毒火烟球、铁西瓜炮等。武学经典总论中记载的火球火器只有八种。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人攻打汴梁,宋将军李纲命令军士射出霹雳枪,重创金军。据明代出版的《武北志》(23)记载,霹雳枪以直径寸的竹子为材料,经二三段烘干,用铁皮、火药、竹子包裹成球,两端各留一寸,一端为柄,另一端为药。如果像霹雳一样响,就叫霹雳火球。受此启发,金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炸弹——震天雷,并在以后对蒙古的战争中广泛使用。
北宋时期,火药和火球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写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的《东京物语》记载了当时政府火药厂——“火药青窑”的情况。这时的火球已经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了不同的配方,要测试的词多达14种。当时的火球也有明确的分工,烟、毒、爆、燃各司其职。显然,火球的制造技术已经到了相当复杂的阶段。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金人攻打周琦(今湖北蕲春县),一天之内造火箭一万七千门,蒺藜炮三千门,皮炮两万门。公元1257年,宋朝大臣李增波到镇江考察军备。当时荆淮铁炮十万门,荆州(今湖北江陵)一月能制造一两千门铁炮。产量惊人。就十三世纪而言,其规模可与当今超级大国的核武库相媲美。)
所谓:龙有九种,各有不同。传统的火球逐渐发展出很多“个性化设计”。“郭姓瓶”是一种陶瓷弹,外面是陶瓷瓶,里面是火药。它是明朝郑成功创造的,因此得名。耐火砖是火球术的兄弟,是一种砖形手掷火器,多以纸和单板制成。材料易得,成品便于储存运输,可以堆放,因此投入敌线后不滚动,对山区攻坚战意义突出。因此,耐火砖在明清时期成为“大众商品”。
但火球靠人力提供动力,射程有限,只能用于城市防御战。随着新火器的不断应用,14世纪火球术开始衰落,火箭和火铳开始发光。但在一些没有火炮守城的偏远城镇,火球依然是“守城第一器”(如图)
火箭
它是依靠自身向后喷射火药气体的反作用力,飞向目标杀死敌人的武器。在中国,“火箭”一词最早出现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诸葛亮攻陈仓,魏将军赵昊“向其梯射火箭,梯烧,梯上皆焚”。但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上绑上易燃物,点燃后用十字弓发射来放火。真正的火箭是由宋朝的岳在公元969年创造的,它主要依靠火药的后坐力来提供动力。虽然名字还在用,但意义已经根本不同了。
火箭发明后不久就被用于军事,到了宋仁宗时期(1023-1063),火箭正式“参军”,成为陆军的标准装备。到明初,火箭技术迅速提高,用途广泛,百花齐放,被称为“军中利器”。著名军人戚继光在《姬晓新书》中称赞:“火箭也是水陆利器,其贡献不逊于鸟巢”。并且在“齐家军”中大量配备了射程为300-500步的标准“三飞箭”(每一步约为1.55米)。火箭的第一本“家谱”也出现在明代——那就是焦裕禄的《火龙经》。火箭不仅在对日战场上为国杀贼,在抗日烽火中也有建树。1938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打通平大公路,分割我冀中根据地,集结日伪军3000余人占领河间城。我人民军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使用大量火箭弹攻克河间城。据说当时张天,燕国,威震百里,日军以为。用原始火箭打败近代日本侵略者,不仅体现了我国人民高超的战争智慧,也体现了我根据地军民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当然,今天重温这个“传奇”,会让我们更加警醒。说到这里,也要让火箭的兄弟姐妹们和大家见面了:
《一窝蜂》见于明代毛的《武备志》。32枚火箭装在一个大柜子的32个隔间里。一发射,一下子射出32支箭,势不可挡。当时一次射出10支箭,称为“火弩流星箭”;发箭20支,史称“龙箭”;一次送40个,叫“群豹奔箭”;发100箭,即“百虎扑合。”(24)
明初出现的“火战车”,是历史上最早的多管火箭炮。其外形为人形独轮车,装备6箱,160火箭,三人共用,并配有两把火片和两把长矛,威力强大,远近皆宜。(中国历史博物馆有复原物件)。
“神火飞鸦”是一种有翼火箭,提高了飞行稳定性,增加了高度和射程。“神火飞鸦”由棉纸和薄芦苇制成,内装火药,发射四枚火箭。点火后,“飞出一百多尺,就要落地,边上一只乌鸦,到处都是火苗。”用之御敌,则在陆少营,水中烧船,所向披靡。".(25)
“蛟龙出水”,据明代焦裕所写《火龙经》记载,“蛟龙出水,以一根5尺长的竹子为载体,上面绑着4个重1.5公斤的大火箭,肚子里装着4个小火箭。其中,大火箭是运载火箭,小火箭是战斗火箭。两者通过引信连接,射程超过一千米。平心而论,“龙出水”的威力还是有限的,但如果对方士兵突然看到传说中的圣物,就会惊慌失措,勇气被破解。所以说“龙出水”在早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战装备并不为过。(26)
火器,步枪,飞行步枪
它是一种有枪管的火器,是现代枪炮的鼻祖。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按照惯例发明了“火枪”。其形状为直径数寸的大竹,内装火药,分发给两个射手。战斗时,它开火杀死敌人。(27)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寿春福(今安徽寿县)发明了火枪,以弹丸为主要杀伤手段,已经具备了现代枪炮的主要特征。但是,无论火枪还是火枪,都只能远到,不能近到。于是,人们把长矛和火枪结合起来,形成了既能在近处刺,又能在远处喷火的两用火枪。梨花火枪就是其中之一。南宋时,有个叫李全的人,带着他的梨花枪,称霸山东,有“梨花枪二十年,天下无敌”的美誉。当时金军还使用一种集喷火和刺杀于一身的武器,叫做飞毛枪,是金军大量装备的制式火器,是第一种装备集群士兵的两用火枪。南宋少定六年(公元1233年),金爱宗退守德国,金军统帅普察关奴组织了一支450人的火枪队,带着450支飞火枪,重创了追击的蒙古军。(28)
竹木制成的火器容易燃烧,射程短,所以使用“糙皮”金属材料势在必行。
该器是元明时期金属筒射火器的总称,又称“火管”。现存最早的器物是1980年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铜炮。火炮长100厘米,重108.5公斤。专家判断它是3世纪早期的产物。比起这个来历不明,没有“户口”的“黑户”。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一件中号瓷器就“无辜”多了。他的身上有三行铭文,详细介绍了他的“籍贯”和“履历”:本齐生于元三年(公元1332),装备于元边防,绥远丘口军,厂名马山,数量300。全长353 mm,口径105 mm,重量6.94 kg。
元末明初,器物“仕途有成”,不仅拥有大量装备,而且开始影响战争胜负。元十九年(公元1359),朱元璋在绍兴与胡大海、吕振交战。据明代鲁《陈佳...马军等人带领一名壮汉...用几十个燃烧弹,要同时放,敌人支援不了。”“敌人的部队...来自陈诚城外...从火管里...铁弹入城,其锋极病。”朱元璋得天下,善用火器是重要因素。1363年7月,朱元璋率领20万水兵在鄱阳湖与号称60万的陈友谅作战。朱军用他的火铳在很远的距离上一举击毁了20多艘敌舰,并且大获全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火铳水战。洪武十三年,明政府规定国卫所驻军按编制的10%配备火器,规模之大无与伦比。到了永乐年间,火铳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永乐八年(公元1410),明太祖朱迪建立了“神机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队。(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