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高中历史1第六单元教案或教学参考?

第五课爱琴海文明和古希腊城邦制度

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爱琴海文明

爱琴海文明是指分布在爱琴海诸岛及其周边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产生了君主制,以宫殿建筑和象形文字的出现为标志。公元前1600年进入繁盛期。弥诺斯宫属于这一成就。公元前1400年,文明因一个古希腊人的进入而毁灭。

(2)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是古希腊人所能证实的属于印欧语系的最早文明。以一系列君主国的崛起为特征,伴随着皇宫、卫城、皇陵和线性字母b,这个时期是军国主义和好战的。文明毁灭于公元前12世纪。

2.黑暗时代:迈锡尼文明300年后,古希腊完全处于沉寂状态,被西方称为“黑暗时代”。

第二,古希腊城邦

1.古希腊城邦的形成

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城邦的含义:是一种民族形式,也称“城邦”;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几个村庄。

2.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地理: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众多,岛屿星罗棋布。这个半岛多山且陡峭,很难翻越。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

影响:①三面环海,为希腊接触外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其航海、文化交流和殖民扩张。山海重叠的天然屏障,导致了许多小寡城邦(城邦)的形成。③落后的农耕经济、发达的航运和繁荣的工商业为其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特点,形成了古希腊多元政治的特点。

3.海外殖民

土地匮乏、人口众多、航海业发达促使希腊向海外移民,移民高潮在公元前8至6世纪。影响: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还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使希腊人大开眼界,吸收了东方先进的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第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特点:①小国寡民,各州长期独立自治,是城邦的主要特点。(2)每个州都有公民议会,公民在议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了城邦政府的类型。(3)城邦公民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会议的男性公民。边境居民、外国人、奴隶和妇女没有公民权。(4)城邦政体是多元的,最受欢迎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和民主制(如雅典)。此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暴政。

本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国人的国家组织。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

第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贵族取代了君主制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的发源地。(在古希腊语中,民主这个词是否由两个词组成:人民和主权?)

古希腊刚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也是实行君主制。公元前8-7世纪,各邦贵族推翻王权,代之以贵族制。贵族制是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终身制和选举制的原则;这为政权向民主演变准备了条件。

2.梭伦改革

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与平民尖锐对立,平民准备武力推翻贵族政权。内战一触即发。

内容:公元前594年,被选为执政官的梭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废除债务和债务奴隶制;设立人民法院;制定新的选举法;根据财产的多少对公民进行分类。

作用:梭伦改革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创举,奠定了古代世界新政权——民主的制度和社会基础。

3.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当选执政官,进一步进行民主改革,制定了《陶片流放法》,最终在雅典建立了奴隶制民主制。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上台,进行进一步改革,雅典民主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第二,人民主权和轮流统治

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

1,雅典民主的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500人议会和陪审法庭。(2)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的任免和其他国家事务,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和决定。所有合法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由500人组成的议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会议。(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和监督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终审批权。⑤所有国家职位对各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

(1)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所有合法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500人议会、陪审法庭等军政机关的组成和运作原则都是这一特点的充分体现。

(2)轮流执政——所有公职人员实行终身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和被统治。公民之间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参与和讨论国家事务的权利。一个人同时被别人统治。在实践中,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是通过抽签决定的。这最能体现轮流执政的原则。

3.对雅典民主的评价。

优点:①提供了一种新的集体管理形式,开创了一种新的民主运行方式(差额选举制、终身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2)多数人参政议政,群众监督,减少了决策失误和以权谋私的可能性。(3)重视个人自由和公民的责任感,造就了希腊人求知若渴、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使古希腊在诸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大师。④其民主政权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的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只针对市民群体,也针对男性市民。妇女、外国移民、奴隶和其他国家的公民不享有民主权利。因此,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为雅典的政治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残酷地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人的自我发展能力。(2)对外,雅典在政治上奴役和统治盟国,推行霸权政策,在经济上进行野蛮掠夺。因此,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对非雅典公民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的,它仍然是维护社会不公正的暴力机器。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式。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几个村庄。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尤其是通往西亚航线上的岛屿,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所以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和海军对古希腊意义重大,土地狭小人口众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一优势在海外殖民扩张。(3)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州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推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的公民享有更充分的政治权利;特别是雅典的民主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古希腊城邦政府的形式有哪些?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形式:贵族、民主、君主、寡头、暴政;

特点:小国寡民,各州长期独立自治。

3.简述雅典民主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内容:①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②公民大会、500人议会、人民法院和许多小型行政军事机关充分体现了其民主制度: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事务;由500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人民法院是日常审判机关;

所有官方职位都向公民开放,并且是选举产生的。

意义:①创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集体管理形式,开创了民主运行模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优点:多数人做决定,使问题更全面;公职人员大多是选举产生的,受群众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3)文明进步: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只针对公民,不针对公民,比如外国移民,奴隶,It。

中国公民没有民主的权利;②男性公民的民主;(3)一切公职都是由选举和抽签产生的,这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民主的衰落。

总体评价: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积极作用,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同时也残酷地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人的自我发展能力。它不仅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也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一、从共和到帝国(罗马法背景)

1,共和国的建立:

古罗马之初,只是一个君主制的小国。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帝制,实行贵族共和国。罗马共和国主要由执政官(最高官职,均掌大权)、元老院(国家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和公民大会组成。

在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了所有的国家权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产生了由平民选举的监督政府行为的护民官。

2、罗马君主制的建立:

原因:①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辽阔,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横跨三大洲,覆盖所有的海洋。(2)阶级矛盾尖锐,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建立过程:①公元前27年,执政官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元首(奥古斯都)集军事、政治、司法、宗教于一身,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之为罗马和平。②自3世纪以来,罗马一直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在戴克里先时期,实行开放的君主制。

第二,罗马法

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所有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在维持罗马帝国的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渊源:①罗马国家早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极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便于法官有意压迫平民,保护贵族。(2)平民为此不断斗争,终于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发展: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称为民法,明显狭隘。

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民法已经不足以解决帝国版图内的各种复杂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一种在罗马统治范围内普遍适用于所有自由人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完成:自屋大维建立帝国以来,为了管理全国,历代皇帝都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罗马法学家也积极立法和解释法律。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皇帝成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一部法律集,即“查士丁尼民法”。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①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罗马法是指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通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是指罗马民法。②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民法、民法和自然法。其中一个核心内容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

《十二铜表法》:①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2)本质——维护贵族利益。(3)积极意义——依法量刑,贵族不能再随意解读习惯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是平民的胜利。④身份——罗马法(罗马基本法)的起源。

万民法:①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内各民族和外国自由民。(2)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人的权利,主张自由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妇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①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概论》、《查士丁尼理论汇编》和《查士丁尼新注释》。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善。(2)在法律上保留了罗马的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护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终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古代法律。

罗马发展的作用: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随着帝国的扩张和大量自由城市的建立,帝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被推向帝国的各个角落,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①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来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②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③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

1.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不成文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捍卫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成文法,所以你要根据法律来判断和判刑,贵族们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解释习惯法了。这部法律是罗马法的起源,是罗马基本法的限制: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查士丁尼法典由哪四部分组成?为什么是罗马法集?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

构成:查士丁尼颁布: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查士丁尼的《法学通论》,关于人际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的法规;《查士丁尼学说社编》是最广泛的一部,收集了不同时期法学家提出的各种罗马法学说和解释。法学家汇编:查士丁尼的新圣旨,收集了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圣旨;

历史地位:①对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一个完整的阶段;它在法律上保留了罗马法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护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2)走向世界: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法与民法全集》为终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