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寒假作业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说:“水行于山,舟为车,马为马。”绍兴船的起源应该是春秋以前,更新世晚期的最后一次海侵,迫使生长在宁绍平平原的越族改变了自己的劳动和生活习俗,抛弃了平原的农耕习惯,学会了适应水环境。蛇图腾文化是越族“人水合一”的重要见证。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发掘中发现刻有图案的木浆,足以说明船作为绍兴交通工具的历史。但在迄今为止的史料记载中,乌篷船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隐居家乡绍兴时,曾在一首诗中描写当地人民的田园闲适生活:“独舟八尺,华盖三扇,占据平洲烟雨。”这是对吴鹏船最早的文字描述,说明南宋时吴鹏船已经成为绍兴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吴鹏船的出现与鉴湖的消失不谋而合,这与鉴湖消失后绍兴密集的河湖网阻碍陆路交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绍兴,乌篷船作为一种客货两用的交通工具,比陆路交通更加便捷,大量出现在文化、旅游、风俗等活动中。鲁迅笔下绍兴人坐在乌篷船上看社戏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方面,吴鹏船反映了绍兴的水环境,同时,它也是绍兴人的生产。

长期与水接触的结晶,吴鹏船的形制、材质、造型、色彩、装饰、动力设置,都反映了绍兴的水乡地理环境和绍兴人特殊的生产生活习俗。在古代,有两种船穿梭在绍兴的城乡之间。一艘是白盖船,作为帆船使用,属于现在的货船。另一艘是吴鹏号,一艘载客和载客的客船。吴鹏船按大小可分为四明瓦、三明瓦和划桨船。乌篷船的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织而成,在竹片中间夹着一些竹竿,防止雨天雨水渗入,竹片上涂了一层黑油,有利于雨水落下;两个固定的圆檐称为“固定檐”,还有一个滑动透光的圆檐,上面镶嵌着一寸见方的薄牡蛎壳。下雨天,用裸露的瓦片盖起来挡雨挡风,晴天,拆下来通风晒太阳。因此,当地人把这个穹顶称为“明瓦”。三明瓦是一种中舱两个,后舱一个的瓦。在绍兴,有一种比四明瓦还大的大篷船。船身雕有花纹和图案,船头雕绘有虎头之类的动物。当地人叫它“益鸟”,它的形象很奇怪,笑起来很吓人。这与古越人长期生活的水环境密切相关。海侵达到顶峰时,古越北部大部分土地成为汪洋一片。越南人民在海上捕鱼时,经常遇到大风暴而翻船。制服兴风作浪的海龙,确保渔船和船只在海上风平浪静,一直是越南民族的神圣愿望。这种益鸟生活在大海深处,喜爱龙,龙见到它就躲开,于是船家就把它画在船头,这样龙就不能在水面上闹事,以保证航行的平安,后人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许多富有的官僚经常乘坐一艘大篷船(已被豪华机动游艇取代)去拜访、扫墓、问候亲戚和看戏;一些文人也在吴鹏船上饮酒作诗,留下了许多墨宝。鲁迅先生笔下的“文人酒船”,俗称“梭子飞”,是三明瓦。乘吴鹏船旅游是现在绍兴旅游的一大特色。目前穿梭于绍兴城乡景区之间的乌篷船,大多是靠脚划船,船可一人操作,灵活方便,有利于接客和载人;徒步泛舟绍兴是目前绍兴最时尚的旅游方式。船就像运河上的扁舟,船底经常垫着草席。上船后,游客席地而坐,头离树冠只有二三十厘米,船尾坐着一个船夫。他们技术娴熟,洋洋自得。吴鹏船前进的动力来自摆渡人的双脚。当摆渡人的脚用力划水时,船就会稳稳地前进。“划水”的意思很奇妙。摆渡人胳膊下划动的木桨就是舵。

它可以用来控制船的方向。天气暖和时,游客可以把手伸出船外,放在船的左右两侧,有时还可以轻轻拍打水面,像鸭子戏水一样。满载游客的乌篷船吃水很深,游客的视线往往和船外的水差不多。乘这条船旅行就像坐在平静的水面上。当小船在城市中穿行,眼前的高楼和古朴的“八字”桥“从头顶掠过,就像在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的慢镜头。每当游船在乡间水道“漫步”,两岸的山脊近在眼前、近在鼻端,不时能闻到泥土和田间作物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绍兴吴鹏船已经闻名中外。绍兴市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城市的口号,为吴鹏游船体现其旅游价值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绍兴,吴鹏船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无价的旅游产业。绍兴人充分利用自然水环境,挖掘隐藏在吴鹏船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绍兴独特的景观、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水手长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学生。乌篷船是绍兴人的旅游产业,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