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阳门
以前说到“九门”,老北京习惯说“四个九城”。这“四”指的是皇城(即紫禁城)的四个城门,即天安门门、地安门、东安门和Xi安门。这个“九门”指的是北京内城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九知府掌管的“九门”指的是这个内城的九个门。
从方位上看,“九门”的分布并不均匀。东、西、北三个门,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东面是朝阳门、东直门,西面是阜成门、西直门,但南面有三个门,分别叫正阳门、崇文门、玄武门。
九门中,正阳门规模最大,地位最高,原因很简单,它是天子之门。在明清时期,正阳门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北京内城九门中,正阳门的规格高于其他八门,历来有“四门三桥五牌楼”之说。
这个“四门”是指正阳门有四个开口,其他八门只有两个开口;“三桥”是指正阳门前护城河上的正阳桥。桥面分为三条通道,中间一条正对着箭楼大门,是只有皇帝才能通过的御道。“五牌楼”是指正阳门牌楼规格高于其他城门,有五个开间,在北京中轴线上占据显要位置。
因为位于北京内城南墙中间,清朝皇帝的龙车出京时,不能走其他门而必须从正阳门进出。因此,正阳门也被称为“国门”。不说别的,皇帝一年至少进出正阳门两次,一次是在冬天的至日在天坛祭天,一次是在先农坛惊魂未定的时候。
另外,皇帝要出巡时,司机也必须从正阳门进出。因为是天子出入的大门,正阳门的大门平时是关着的,只有皇帝来了才能打开。至于其他人,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只能从塔两侧骨灰盒下的门道进出。
从建筑布局上看,正阳门不仅是北京的重点出入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典型完整的防御型建筑,集瞭望塔、烽火台、金塔于一体。历史上,正阳门城楼有修有毁,毁有修,中间不止一个来回。
在元代,正阳门原名“理正门”。后来,明朝的创始人朱迪迁都北京。后来在元朝的基础上,把南城墙外移了约两里,但仍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个城门。但元代李氏正门移至现在的正阳门时,仍称“李氏正门”,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李氏正门才改为正阳门。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正阳门建于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明四年(1439)正阳门南又加了一座箭楼,并在塔与箭楼之间建了一个瓮,使之完整。然而,这座塔虽然建成了,但自四年前建成以来,它经历了许多磨难,并被大火摧毁。据记载,明代正阳门被烧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四月,正阳门牌楼起火被烧。
清朝时期,正阳门又经历了三次大火。先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月,正阳门碉楼被火烧毁,后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正阳门碉楼被火烧毁。最后一次,清末庚子年(1900)六月十六日晚,义和团在正阳门外的大栅栏(或云放火烧洋货)因为帮清朝灭洋货而起火。结果不仅烧毁了大栅栏的繁华街道和上千家店铺,还“篱笆起火,城楼受损”。几个月后,驻扎在瓮里的英军(印度雇佣军)不慎放火烧正阳门城楼。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笑话。据说1901义和团和谈后,八国联军退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当年年底从xi安回国。但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都被烧成了废墟,皇帝进城必须经过正阳门。
就在老太太和随行的大臣们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走到正阳门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阳门的正门和他们离京前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那么,正阳门怎么能修得这么快呢?其实此时的城楼并不是真的城楼,而是用竹排、麻绳、纸墨临时搭建的假城楼!
正阳门毕竟关系到朝廷的门面。次年(1902),清廷立即开始筹划修缮正阳门。但由于当时巨大的赔偿压力和各种新政的铺开,国库亏空,财政非常紧张。最终,正阳门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清高规定,而是适当增加了与正阳门平行的崇文门和玄武门的高度和宽度,就算1906完工了。重建的正阳门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总高43.65米。它仍然是北京最高的城门,但它远没有明朝初建时的高度。
民国以后,为了改善北京内外城的交通,北洋政府委托德国Roth Kaigl于1915重建正阳门。重建后,正阳门瓮城的月墙和东、西门被拆除,只剩下瞭望塔和箭楼,但仍是北京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对城门(目前其他城门基本拆除,只剩下正阳门)。
最后补充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轶事。仔细看过正阳门牌匾的人可能会发现,正阳门牌匾上的“门”字没有挂钩。那为什么“门”字没有勾,是谁写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但民间有个传说,皇帝才是真正的龙帝,龙是水中之物。因为水里的东西怕钩子,所以这个“门”没有钩子,以免伤到皇帝!鲁谷说,我们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