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作品赏析

《喜福会》主题:中国女性面对美国种族歧视和美国主流文化的霸权话语,树立自信,摆脱自卑,实现内心的回归。

自卑只是中国女性在种族歧视下的表面失衡,深层原因是族群认同的丧失。在母亲的鼓励下,夹在夹缝中的中国女儿们终于树立了自信,摆脱了自卑。在文本中,几个中国女儿的形象虽然落入了刻板印象,但却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新华人的原始形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反话语”。

第一代中国女性的记忆,有一半留在了中国。他们不懂美国的语言,所以他们很难融入美国社会。他们不得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出生在美国并接受西方思想文化教育的第二代华裔女性无法摆脱华裔分化的身份,生活在夹缝中。他们有中国血统,但他们出生在美国。为了实现他们成为美国人的梦想,他们努力摆脱刻板的美国华裔形象,并在作品中刻意塑造一些积极的中国形象,但同时又体现了中国文化,这实际上是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一系列冲突和矛盾的体现。

第一代女性的美国梦

《喜福会》中描写的第一代中国女性,经历了贫穷、战争和封建制度带来的种种痛苦。他们人过中年,没有语言能力,在唐人街从事一些低体力劳动。他们带着战争中的伤痛和旧中国封建压迫的记忆来到美国。因为不懂英语,面对不同的文化,他们在主流白人社会中无所适从。只有通过打麻将,他们才能表达压抑的感情。在美国社会,作为主流的白人被进一步边缘化,他们的声音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保持沉默。

很难逃离悲惨的生活。美国的那些妈妈们给了她们的下一代很大的希望。他们更愿意忍受自己一个人经历的痛苦,从不向女儿提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为了让女儿更快融入美国社会,虽然英语说得很差,但他们鼓励女儿说英语而不是中文,希望女儿能出人头地,将来成为真正的美国人。但也正是因为她们的悲惨经历,让她们对女儿寄予了太多的希望,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她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与母亲的疏离。女儿们从未真正了解她们的母亲。母亲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的异化让梦想遥不可及。妈妈们带着各自不同的过去来到美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世界,为梦想努力,让希望传播。

第二代女性的美国梦

第二代中国女性在美国出生。他们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思想开放自由,但由于生活在中国家庭,难以摆脱父母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为了更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们与白人结婚,但由于文化差异,很难得到好的婚姻。他们生活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与母亲分离。他们渴望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寻求建立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女性的第二代,一方面不断听到母亲对恢复传统文化的诉求,另一方面又想在主流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被边缘化。他们夹在两种文化之间,他们的美国梦是确定他们的美国身份。美国文化是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的文化环境,但是生活在中国的家庭模式下,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其他国家的文化。就像《喜福会》里提到的,“你露一张脸,就要牺牲另一张脸。”体现了美国华人的主观分裂。虽然龚琳达一直以为自己是中国人,但回国后中国人都以为她是外国人。可悲的是,在美国人眼里,华裔是他者,但在中国人眼里,他们也是他者,他们的身份在两种文化的双重夹缝下处于尴尬的境地。

第二代中国女性认为母亲很难适应美国社会,因为母亲的思维模式还是中国的。对母亲的不满也体现在很多具体事件上。当他们反抗母亲的时候,其实是在主动否定中国,想成为纯粹的美国人。从《喜福会》中女儿们的婚姻选择来看,她们都选择白人做丈夫,这是她们追求成为真正美国人梦想的一种努力。

作为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中国女性,谭恩美等当代中国女作家受过高等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有着与主流文化不同的族群身份,这让她们感到困惑和迷茫。她们是“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女人”。“对文化身份的困惑和追求是华裔女作家文本所固有的特征,这是她们文本的* * *相似性。“他们与母亲关系不好,希望脱离旧中国传统落后的封建思想,全面融入主流白人社会。母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女儿是西方文化的倡导者。母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代表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当女儿们面对美国主流文化时,不可磨灭的中国文化一直影响着她们。通过对她们母亲过去的了解,母女关系从冲突走向融合,这代表了中西文化的消解和融合,同时也修复了与白人丈夫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在中西文化中寻求自我融合,以确立自己理想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的愿望。虽然很难,但在故事的结尾,母女俩通过相互理解化解了矛盾。和谐的母女关系使第一代华裔女性的母亲和第二代华裔女性的女儿的“美国梦”统一起来,即在保持中国传统的同时,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享受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吴素云、徐安梅、龚琳达、莹莹圣克莱尔——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往事,但她们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逃离了自己的祖国,怀着忐忑而又模糊的期望,毅然踏上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顽强地让自己牢牢地扎根在美国的土地上,期望结出人生的幸福果实。他们的人生,在踏上美国的土地后,都达到了同一个目标。性格迥异的母亲们很容易就相互认可,成立了充满中国意味的“喜福会”,在异国冷漠莫测的天空下,保留了一丝属于自己的温暖。她们都是扎根美国的“中国女性”。四位母亲逐渐学会了在艰辛中积累生存的智慧,终于能够坚强地走过一生。他们给了女儿美国未竟的事业和轮回中永远珍藏的梦想,再加上他们用生命铸就的人生真谛,告诉女儿无论如何都要抓住那唯一的白羽毛。

从琳达和莹莹不幸的婚姻和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女性仍然处于从属的循环中,成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但他们透露出女性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的信息,她们已经开始叛逆,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女性从属于男性。但在旧中国被践踏的时候,她们不像当地妇女那样听话,成了男权文化的可怜牺牲品。他们依然有着母亲特有的毅力,但这种毅力被赋予了新的方向,那就是他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服从和忍耐,而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寻找新的出路。小说创作中的象征旨在表现隐藏在看得见的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看不见的思想,即表现事物背后的精神秘密和思想。意象是以感性话语为外壳的主客观复合体。在小说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情节、人物塑造和背景中,意象往往是背景的一部分。在同一个作品中,如果一个意象反复出现,就会不断积累自己的象征重量。

麻将

在《喜福会》中,一些隐喻性的象征意象多次出现。虽然它们的隐喻象征意义不同,但方向性基本相同。它们就像或明或暗的光束,同时聚焦于一个焦点,即作品的深层意义。在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意象是麻将。小说的标题“喜福会”是一个麻将俱乐部的名字,它最初是由四个母亲之一的吴素云在桂林创立的。当时日军大举进军桂林。在战争的阴影下,吴素云和另外三个从沦陷区逃出来的女人轮流做东,定期聚会,她们称之为喜福会。他们一边打麻将一边聊各种趣事,每次聚会都想尽办法做各种好吃的,以此来收获欢乐,度过难熬的时光,并希望交好运,表达对生活的祈祷和期待。

1949年,当吴素云怀着新生活的梦想踏上旧金山的土地时,她没想到新的环境会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历史上华人的卑微和失语,让她从一开始就是白人眼中的“他者”。在这种情况下,生存的本能被提上日程,他们迫切需要知道自己是谁,而过去则成为他们认识自己、生存下去的唯一依靠,记忆成为回到过去的唯一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吴素云和与她处境相同的徐家、龚家、盛家成立了第二家喜福会。喜福会继承了轮流举办第一届麻将会的传统,定期聚会宴饮,也聊家常,谈投资。《喜福会》是吴素云重构的一种对过去的记忆,一种对她年轻时不屈记忆的提醒,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逝去的过去紧密相连的纽带,这是他们永远无法回归的中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聚在一起几十年打麻将,纵情吃喝,无所不谈——不知疲倦,总是在谈论中国,直到那些故事几乎成为神话。

对于妈妈们来说,喜福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聚会,但对于女儿们来说,她们只是感到困惑和不解。吴静梅小时候以为喜福会只是一个有着特殊仪式的神秘古怪的中国社团,就像三k党集会或者印第安人开战前的仪式。喜福会其他妈妈的女儿从来不关注妈妈聚会。但自从母亲去世后,吴静梅在喜福会上听到阿姨们讲述的母亲的故事,终于理解了母亲,实现了自己的宿愿。

整个故事从吴静梅坐在麻将桌的东边,也就是她母亲的位置开始,到她回到东方,也就是中国结束。这预示着母女之间的世界从没理解到理解,从对抗到和解,从分离到传承,也是女儿回归的一段旅程。可见,《喜福会》不仅是母亲们过去记忆的延伸和精神的延续,更是连接母女世代、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的桥梁,也是她们建立自我认同的开始和延续。

衣服

衣服的传统功能是御寒、舒适、美观。在这部小说中,服装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象征——文化身份的象征。“在谭恩美的小说中,服装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二是隐藏、逃避或表演一种伪装的身份。”吴素云在桂林时,为躲避日军入侵,独自带着一对双胞胎逃到重庆找丈夫。逃亡途中徒步走了几天,肩上背着两个婴儿,身上拉肚子。我已经疲惫不堪,虚弱到了极点。无奈之下,我只好扔掉行李。最后我实在支持不住,把双胞胎女儿扔在了路边。得知丈夫去世后,她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一无所有,“除了衣服和希望。”可见,对于吴素云来说,衣服等于希望。

1949年吴素云移民美国的时候,离开中国的时候只带了一个破皮箱,里面装了满满一箱子漂亮的丝绸衣服。到了旧金山后,那些光鲜亮丽的衣服完全不适合她的新生活,不得不收起来。吴素云不得不穿上当地难民收容团体给她的旧衣服,但那些“衣服都是美国尺码,挂在她周围。”在她眼里,丝绸衣服不仅是她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更是她牢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也就是她的文化身份。一踏入美国的白人世界,她就立刻被套上了他们的那套:“去教堂”、“读班”、“合唱练习”,就像那些美国衣服一样,尺码很大,一点也不。

华裔母亲在美国的文化认同变得无根,失去了中国的根基,在美国得不到认可,处于卑微的失语地位。在失落中,为了在新的环境中与过去保持联系,他们不得不成立自己的政党——喜福会,以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在晚会上,他们“都穿着有趣的汉服,硬领,胸前绣着花。这种衣服对于真正的中国人来说太时尚了,但是在美国的聚会上穿太怪异了”,这说明在妈妈们身上,衣服已经表现出了两种文化的混合、冲突和碰撞。

顾莹莹从天使岛移民局出来的时候,拍了她在美国的第一张照片。她穿着中国妇女传统的长及脚踝的旗袍,上身穿着一件老式的西式外套,有垫肩和一个宽门襟,有同色的大纽扣。顾莹莹的奇装异服混合了东西方矛盾冲突的元素。“这种视觉上的冲突,反映了顾莹莹自身思想上的冲突。小说中有很多例子说明人物的着装显示了一种错误的身份。在和妈妈去天津的路上,徐安梅发现妈妈从上到下换上了洋装,然后从头到脚又被妈妈换上了一件她从来没有穿过的大裙子。后来,当安美到达她母亲的男人轻舞的豪宅时,她意识到轻舞是靠外国人发财的。他非常西化,喜欢洋货,所以她猜测她妈妈穿成这样是为了取悦轻舞。其实只有这样,她才能给安美更多的保护和经济保障。

食物

吃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吃也是中国女性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这可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中国,妇女的传统角色是为全家购买和准备日常膳食和食物。在《喜福会》中,随处可见艾米·谭灿用吃的形象。“食物的意象在小说的每一个独立叙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维系着家庭和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展示着* * *享受——并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在遗忘中重拾个人历史的语言代码。食物使母亲能够用普通语言与女儿交流;美食是两代人的情感家园。”

小说第一个故事,作者通过吃饭建立了两代人和四个家庭的联系。当吴精心准备代替她死去的母亲成为喜福会的一员时,她想起下一次聚会将由她的母亲主持。因为上次聚会龚琳达阿姨煮了一锅红豆汤,而她妈妈吴素云是喜福会的核心成员,吴静梅打算下次给他们煮一锅黑芝麻汤。喜福会是大家打麻将、讨论股票投资的聚会,也是吃饭的盛宴。每次聚会,四家人都要纵情吃喝。在吴精致出席的婚宴上,有“很多吃的”,有馄饨,有炒面,有炒杂烩,有烧猪,有不同馅料的手指状的东西,还有一些根本叫不出名字的“营养品”。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有趣的事情,辩论着自己的观点。

小说的最后,当她美丽的回到中国,她和爸爸、阿姨以及国内一大堆亲戚一起吃的第一顿饭,居然是汉堡、法式煎饼、苹果派和冰淇淋,一种真正的美式快餐。一桌美式快餐把中国的大家都聚到了一起。

吃的形象让妈妈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总结过去记忆的支撑。龚琳达在谈到自己过去不幸的婚姻时,叙述中穿插了许多吃的回忆:在一次吃红鸡蛋的宴会上看到了未婚夫,红鸡蛋在中国被称为满月酒;当她以童养媳的身份进入洪家的第一天,她就开始站在小矮桌旁帮忙切菜做饭。每天在婆家,她都琢磨着怎么做好菜才能让婆婆和老公满意。她嫁给天宇后,每天早上都会炖一只小鸡煮鸡汤给老公做早餐,晚上给婆婆做八珍汤。顾莹莹小时候拜月娘娘的记忆里也充满了各种美食的记忆。她对拜月娘娘那天晚上吃的东西有着准确的记忆:一大筐粽子,苹果,石榴和生梨,咸菜,腊肉,月饼,炒杏仁,虾仁等等。在吃的记忆里,有一些钓鱼、杀鸡、切鱼的记忆。虽然顾莹莹后来在加州生活过,但小时候在中国吃饭的记忆已经成为她整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对于许安梅来说,美食是连接她和奶奶,也就是婆婆的痛苦记忆。安梅四岁的时候,被饭桌上的火锅汤烫伤了。是婆婆陪了她一夜,不停地在她发烫的脖子上敷凉水止痛,才让小安梅睡得安稳。在婆婆弥留之际,小安美看到妈妈从自己的胳膊上割下一块肉,放在正在给奶奶煮的汤里,希望用这样一种古老的方式来对待垂死的奶奶。在这里,母亲的肉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食用的药方,更是一种痛苦和它所代表的价值。

吃有一种文化的特殊性,区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代,代表一种文化。为了让妈妈同意她和里奇的婚事,薇薇安决定带里奇去妈妈家吃饭。在中国人的习惯里,什么大事一般都是在饭桌上解决的。而饭桌上有无数的讲究和礼貌。里奇不是来自中国。他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在饭桌上,里奇的整个行为就像一场表演,太可怕了。薇薇安心想:“我救不了他。”里奇买了薇薇安父母根本不喝的法国酒;他不会用筷子,但坚持要用。结果他裤裆掉了一个酱稠的茄子。他拒绝品尝绿色蔬菜;他没有表扬他,而是批评了他的女主人,也就是薇薇安的妈妈做的菜,等等。他还按照美国的习惯直呼两位老人的名字。晚饭后,里奇觉得一切都很好,Vivfrey的父母和他相处得很好。这个象征性的图像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是两代人和家庭之间的纽带,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谭恩美从自身经历出发,以其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族群认同,将东西方融合,使《喜福会》成为一部中西合璧的优秀作品。作品中母女矛盾的最终和解象征着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这是华裔作家一直在寻找的和解之路,表达了新一代华裔美国人包容中美文化、取长补短、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在《喜福会》中,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手法——故事环。整部作品由四大部分组成,每个大部分由十六个独立的叙事情节组成。形式上,叙事情节是独立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故事的形成。看似复杂的布局,却清晰地表达了主角之间复杂的关系,母女关系的描写非常感人。

《喜福会》中的故事紧扣母女关系主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谭恩美在小说中将中国传统女性及其家庭置于大的文化背景中,清晰地描述了母女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带给读者一种小说阅读视角。

“四大结构”的篇章布局与人物关系

谭恩美在写作中重视和谐与平衡,她的写作技巧独树一帜。《喜福会》是一部反映文化冲突的划时代小说。谭恩美在写作技巧上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和西方的“四季说”,在整体结构上运用了故事环的文学体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品中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得作品中的四个母女形象极其生动。独特的结构模式表达了四个家庭中的母女关系,反映了中西文化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过程。

《喜福会》的文本在四章中暗示了主人公和他母亲之间的四个不同阶段。第一章《千里鹅毛》,主要讲述了四位母亲的早期经历和漂洋过海的背景。“鹅毛”寓意精神财富,代表了母亲留给女儿们的精神观念。

《喜福会》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谭恩美这位女作家有意识地将吴静梅放在更明显的位置,成为女儿的代表形象。在第一章和第四章中,吴静梅的出场伴随着她母亲的故事。《喜福会》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女主角的女儿讲述了两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其中吴静梅作为代表,在故事环的每个部分讲述了一次。正是这四个贯穿整部小说的吴敬琏短篇,使得整部作品有了一个明显的中心主题,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

作者通过对四对母女关系的表达,清晰地表达了中西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在作品的第三章中,女儿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母亲的做法,对母亲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母女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最后一章,吴静梅因为对母亲的理解和不同的文化,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吴静梅。与她的双胞胎姐姐相识,终于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

“四结构”模型中人物的相互理解

《喜福会》中主角的母女关系是推动整个“故事环”及其中所有故事发展的基本动力。四个结构的第三部分,女儿逐渐长大,母女关系有所改善。一个母亲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女儿,女儿也会一直想了解她。女儿长大后,总会回忆起母亲深沉含蓄的母爱。他们试图用母亲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他们曾经极度排外的母亲所传授的知识,在现实中极其有效。作者通过这些故事的描写,表达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女儿和母亲永远是一样的,女儿是母亲另一面的表达。

正文第四部分,吴静梅坐在了喜福会的麻将桌前,而不是她死去的母亲。这个从东方到东方的过程表明了文化隔阂、冲突和最终融合的必然性。

时光飞逝。经过多年的事业和婚姻的洗礼和挫折,女儿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变得成熟起来。他们原本深以为然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小感受到的母亲的严厉,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他们逐渐清醒过来,缓和了女儿和母亲之间的矛盾。“起飞”代表着母女之间的融合,沟通障碍的化解。

主人公吴静梅在母亲去世后对过去感到无比愧疚,后悔自己过去没有珍惜和认真聆听母亲的教诲。吴静梅回国看望双胞胎姐妹。当她站在母亲出生的土地上,拥抱双胞胎妹妹的时候,她才真正明白母亲过去的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至此,女儿与母亲之间的文化隔阂与冲突真正消失,两代人化解矛盾走向融合,最终得到灵魂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