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工作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工业的形成

第一个有偿社工岗位出现在美国环境卫生委员会的紧急救援机构,但真正成为一个行业是在马萨诸塞州慈善委员会成立之后。

工业劳动出现的原因:

(1)社会问题需要付费的人来解决。

(2)水牛慈善组织俱乐部,成立于1877,在使用“友好访问者”数年后,开始使用培训生与案主建立联系。

(3)睦邻组织运动在美国兴起1886。布伦内尔总结了睦邻组织运动的影响,认为在与穷人的友好接触中,工人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和苦难。随着行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行业协会的建立,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行业开始与关注社会福利的志愿团体区分开来。[2]

专业的出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社会工作受到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的巨大影响。假设社工的任务是找到问题的原因,而一旦确定了原因,解决方案也会出现,社会病理就可以消除了。社会工作教育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起来。一些高校陆续开设社会工作相关课程,为社会工作从专业工作向专业工作转变提供了理论和知识储备。

里士满1917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诞生。里士满因此被称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

初步形成

(1)在社会工作培训教育方面,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于1919,社会工作教育最低课程颁布于1932。此后,协会陆续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政策,重新定义了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

(2)20世纪50年代初Hollis Taylor的报告和Bem的研究对社会工作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教育的规模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社会工作学院开始教授统一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

(4)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开始建立。

职业化

根据Flexner的观点,专业化有六个标准:随着个人责任的智能运作,材料来自科学和学习,这些材料逐渐变得实用和明确,具有可教的沟通技巧,自组织,在动机上逐渐变得利他。按照这个标准,弗莱克斯纳认为社会工作不是专业,但他呼吁将其作为专业。可以说,这是人们有意识地将社会工作建设成专业的开始。

虽然关于社会工作是否是一个专业的争论不休,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工作已经是一个专业了。除了格林伍德,塞舌尔和谢弗也认为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因为社会工作建立了独立的协会来指导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制定了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在大学的基础上设立了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院,并使教育项目得到认可,成功地获得了一些国家的社会工作执业许可,引导公众教育运动向公众传播社会工作,实现了社会工作在帮助他人中的地位,并通过增加专业化和限制加入职业的机会走上了职业轨道。

一些学者对专业化进行反思,出现了“去专业化”的趋势,认为社会工作应该保留一些原有的、独特的特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工作的过度专业化不仅会导致其基本人道主义价值的丧失,还会背离对社会变革的承诺。

国内概况

专业社会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引入中国,1952的院系调整被取消。65438-0987年,民政部与北京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开始恢复。

2000年前后,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在医院、学校、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成为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标志。

2003年3月,上海市颁布《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示范暂行办法》,同年6月开始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11,标志着社会工作者资格开始在我国实施。

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试行)》,成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标志,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从教育领域逐步发展到实践领域,并开始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内普及。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国办发[2006]71号)。

2006年6月65438+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2007年8月20日,深圳通过了社工“1+7”的文件,社会工作专业化在深圳迅速发展。

2007年6月5438+10月,民政部确定75个地区、90个民政机构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08年6月,进行了第一次社会工作者国家专业水平考试。133000考生参加考试,20086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4105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