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传统国有企业冗员问题的“1+8”方案
国务院正在抓紧制定和计划出台的国企改革方案中,有6个方案事关全局,其中一个是剥离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方案。国企冗员无疑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企改革的启动,安置富余人员就被提上了国企改革的重要日程,甚至在90年代后期还有一轮?买断工龄?狂热。然而,2002年,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全国多家大型工矿企业相继针对?买断工龄?职工群体事件,闹的?买断工龄?这项安置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重要政策在争议中兴起,但很快退出批评。此后,国企富余人员安置几乎停止。尤其是最近十年,在?和谐政治?在总基调下,国企改革停滞不前,国企冗员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以电解铝行业为例。同样产能的电解铝厂,民营企业只有1,000人,而中国铝业的企业有1,654,38+0,000多人(不包括退休员工)。1,654,38+0,000人中,中层干部只有1,000人。国资国企体制下多年积累的大量冗员,不仅使国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制约其盈利能力,进而拖累其市场竞争力,也严重挫伤了国企非冗员的积极性。有效解决国企富余职工,成为国企深化改革绕不过去的一大难点。
国有企业大量富余人员的存在非常复杂,其解决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灵活审慎。在大型国有矿山企业的管理咨询实践中,博阳咨询团队本着合法、合理、合情的总原则,提出了传统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思路。1+8?该计划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冗员问题。
所谓?1+8?方案,?1?它指的是组织和实施对职位和人员配置的系统优化。通过工作分析、岗位核定、部分岗位的现实描述、内外对标、通用岗位标准化,对传统国有工矿企业的岗位和人员编制进行分类核定,摸清并确定富余岗位和人员数量。我们说传统国企冗员问题很突出,但不是笼式的冗员。从科学上讲,应该是结构性冗员。我们从咨询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是,国有工矿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政府管理人员)、后勤服务岗位和部分二线生产辅助岗位,通常是冗员容易发生和沉淀的领域,而一线操作岗位和主要工艺工程技术管理岗位往往人手不足。因此,在开展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之前,首先要给所有国企职工一个明确的交代。通过科学分析或确定,我国企业中哪些岗位缺乏岗位独立性,不能单独设置;哪些岗位在职人员工作量严重不足,这些岗位存在多少富余人员;此外,还有一些职位供不应求,需要补充和配置。我们需要将创造就业和人员配备的科学信息和压力传达给所有员工。例如,经过科学确定,某岗位的编制应核定为8人,但该岗位目前有10人,这就清楚地表明,10人的岗位只承担了8人的工作,还有2人富余。这样的信息一旦公开,对这个岗位的员工显然是一种压力。再比如,通过诊断分析,我们发现某大型国有矿业集团公司?四高?问题(管理人员、机关管理人员、政工人员、后勤人员比例)十分突出,为矿业集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安置富余人员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因此,解决传统国有工矿企业冗员问题,优化岗位和人员数量,是基础和必要前提。
?1+8?计划是什么?8?,指的是以下八种分流富余人员的方式:
1,京港转账
一个国有工矿企业有几百个岗位,有些部门或业务单位确实有空缺。企业可以把那些紧缺的空缺拿出来,让富余人员参与公开竞争,择优录用。
2.适当的后期部署
有些补遗缺的岗位适合富余人员,但是很多员工因为偏远地区或者工作辛苦不愿意去。这类岗位需要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采取激励政策进行组织调配。
3.劳务替代
国有工矿企业在许多岗位使用了大量劳务派遣工,但部分单位劳务派遣工使用不达标。可以考虑辞退部分劳务派遣工,对空出来的岗位安排富余人员。
4.内部退休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或工作30年以上的职工,由个人申请,与单位签订内部退休协议,领取退休费(一般为原工资的70%)。90%)。
5.内部凹槽
有创业意愿的员工可以自愿申请内部休假,经集团公司同意,可以签订内部休假协议。集团公司将向自愿离职的员工支付生活费(相当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员工最低工资标准),双方继续按比例缴纳社保。
6.因疾病和受伤而退休
(1)退休条件:长期患病或负伤,经市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政府规定办理因病退休手续。
(2)退休待遇:从岗位上退休时,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按国家规定享受退休待遇;离职时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5周岁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退休待遇。
7.培训和工作调动
以上六种方式不能安置的,给予脱产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安置。
8、原岗位候补
如果以上七种方法都放不下,就暂时在原岗位工作,马上待命的空缺就出来了。待机第一年,有冗余的同一单位同一岗位所有待机人员继续承担原工作,继续享受原工资100%;第二年,如果应聘者继续从事原工作,工资将变成原工资的80%;第三年,如果应聘者继续从事原工作,工资就变成原工资的60%,以此类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