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彝族舞蹈的资料?
大格:包括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的彝族及其他邻近少数民族中的“跳”、“跳”、“左脚舞”、“跳”、“落”、“跳月”(即“跳乐”)等圆形舞蹈。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打歌”十分相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清代乾隆年间绘制的《踏歌图》记载了当地的舞蹈状态。每逢节日庆典,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或随着音乐起舞,舞蹈总是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也叫“烟盒舞”,因为跳舞的人是手里拿着烟盒在踢踏舞。“烟箱舞”流行于云南省中南部的红河、石屏、建水等地的尼苏族聚居区。舞蹈可分为“弦”和“杂弦”。《正弦》是双人自娱舞和表演舞的结合。主要的传统乐段有《哑巴劈柴》、《鸽子吃东西》等。舞蹈优美、轻盈、活泼、滑稽。另一方面,“杂弦”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有人物、有故事的歌舞小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目有《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百余种。当地的口头禅“人不跳弦,枉活几十年”可以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佐罗:又名索罗,是流行于云南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族的另一种圆舞。旋律跳跃欢快,节奏清晰有力,并伴有快速挥手、错步、踩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跳三弦”:又名“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彝族的一个分支阿西、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舞三弦,配以大中小三弦和不同音色的竹笛,是火把节必不可少的舞蹈。
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毛毯为道具,通过拉伸、折叠、摆动、旋转身体来模仿鹰和熊的姿势。这种舞蹈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五种彝族民间舞蹈,如果去掉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做的修饰,还原其本来面目,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彝族中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民劳动生活的原生态和古拙舞蹈。前四种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种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教和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这种动物模仿舞蹈,动作优美优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逐渐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加入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成为今天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在彝族庆祝新年的节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来自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和“高跷”。现代彝族高跷保留并发展了其杂技特征,高度远超汉族高跷,但未能接受汉族高跷的舞蹈技巧。
在彝族举行祭祖、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这些舞蹈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他们一边击鼓,一边快速摆动肩膀、胸部和臀部,作为主要的舞蹈词汇。此外,在“跳宫节”中表演的“跳宫”、“跳甲甲”等舞蹈中,还保留着古代狩猎和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士兵远征、战斗和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景,以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赞美。这种人们手持乐器的舞蹈和羌族的铠甲舞几乎一样。
现已加工并搬上舞台的著名舞蹈有《红毯》、《Xi跳约》、《快乐的诺苏》等。它以跳跃欢快的旋律闻名于艺术界,表现了彝族人民充满活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