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是一个明智的国王还是一个糟糕的国王?北宋灭亡是他的错吗?

宋神宗·赵勇是北宋时期最有争议的皇帝。赞美者认为他锐意进取,有理想有抱负,是个很有前途的君主;诋毁者认为他有野心但没有才华,而且总是吊儿郎当。结果他搞得全国不得安宁,国力不增反减,为北宋亡国埋下了隐患。所以,他是典型的昏君。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宋神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北宋灭亡是他的错吗?

北宋为什么要改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宋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所以北宋皇帝手中的山河如画般美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是事实,但由于体制问题,北宋财政支出极高也是事实。从北宋中期开始,政府财政收支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宋神宗即位后,北宋的国库已经捉襟见肘。

法院没钱怎么办?那么我们只能打破原有的规则,通过摆脱积累的弊端来振兴国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发动了北宋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革——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给北宋带来了什么?

正史中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宋神宗受到后人批评的主要原因是他明确支持变法。那么“王安石变法”真的如一些历史学家所说是“恶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北宋留下的很多史料都不遗余力地抹黑“王安石变法”,但我们不是看广告看疗效的。“王安石变法”实施十余年间,北宋社会、经济、军事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朝廷收入大幅增加,对外战争多次获胜。最值得一提的是王绍的“西河开疆”,将北宋的疆域扩大了两千多里。(注: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把他们辛辛苦苦争取来的土地全部无偿归还。)

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亲自主持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这种改制淘汰了一大批吃素的昏官和官僚,既节省了朝廷的开支,又提高了朝廷的效率。

失败的西征

元丰四年(1081),西夏发生内乱。宋神宗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北宋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元丰西征。如果此战一切顺利,不仅证明宋神宗全力支持的“王安石变法”是有效的,而且可以彻底解决西北问题,大大提高北宋国力,甚至有可能重现汉唐盛世。但可惜的是《元丰西征》,在十战九胜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被主帅的贪婪打败了。

宋神宗不甘失败,于是采纳了徐希的建议,在西夏腹地修建了永乐城。但永乐城在地理位置上有先天缺陷,最终在西夏军的围攻下失陷,北宋精锐颜军全军覆没。

宋神宗的功过

平心而论,宋神宗对“元丰西征”和“永乐城之战”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宋军在实力上明显强于西夏军,但两场战争都因为主帅的混乱而不可挽回,用人不当自然难辞其咎。作为一个极其聪明进取的皇帝,宋神宗的悔恨之情溢于言表。因此终日郁郁寡欢,最终于元丰八年(1085)抑郁而死,时年38岁。

宋神宗是一个明智的国王还是一个糟糕的国王?事实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宋神宗一生中所做的大多数事情对国家和大多数人都是有益的。他全力支持的王安石变法,给中下阶层带来了明显的好处。他亲自主持的“元丰变法”,不仅在当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而且对后世官制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元丰西征和永乐城的失利给宋神宗的一生蒙上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但在他在位期间,还打赢了开西河、平定镜湖、大败(今越国)等战争。

为什么历史书中的宋神宗是一个坏国王?

那么,为什么宋神宗会在历史书上留下一个被“小人物”蒙蔽的昏君形象呢?那是因为宋神宗支持的变法侵害了精英阶层的利益,而这些人恰恰掌握着宋神宗死后大宋王朝的命脉和书写历史的话语权。因此,宋神宗一生的贡献在历史上往往被忽略,许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些事迹,而他的错误和变法的一些负面影响则被大大夸大了。

宋神宗一生努力工作,但在他死后,他得到了一个寺庙的名字“宗申”。“神”这个词并不代表神圣的英勇,而是指神。和他一起的还有明神宗·朱翊钧,这位勋爵已经30年没有进过法庭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死后,以其母高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对其一生的抹黑到了何种程度。

北宋灭亡是宋神宗的错吗?

至于北宋的灭亡是否是宋神宗的错,这个问题更有意思。宋神宗去世的时候,北宋虽然不是强兵的富国,但国内大局还是很稳定的。在随后的40年间,北宋先后经历了慈禧太后临朝制度、宋哲宗亲政、宋徽宗主政时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40多年足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看今天的中国和40年前的中国的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真的有必要承担责任,而不应该首先轮到宋神宗。如果宋神宗一定要和北宋灭亡扯上关系,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在元丰五年(1082)生下一个叫赵霁的男孩。几十年后,这小子会给北宋带来惨痛的亡国之祸。

参考资料:《宋史》,龙主编《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