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祭制度”是什么时候被明确废除的?

人殉制度是一种残忍野蛮的行为,是中国古代葬礼中活人与死人合葬的庸俗习俗。明确废除人祭制度是在清朝康熙年间。

人殉制度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春秋战国末期衰落,汉代以后基本消失。人类殉道最鼎盛的时代是商周。据考古发掘,商贵族墓中有殉道者。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发掘的一座中型墓中,墓周围密布着1400多个人祭坑。大多数烈士是未成年的孩子,有些被斩首,手脚被锯,许多烈士还携带刑具。

人殉制度的衰落应该是在汉代以后。人殉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是殉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商周时期几乎不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大规模殉。再加上殉难的强制力降低,统治阶级受儒家思想影响,几乎不会被迫殉难,殉难的概率大大降低。但殉难依然存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陈武在合肥之战中战死。孙权?下令埋葬他心爱的妃子。?

到了唐朝,人殉已经很少发生了,但还是存在的。宋继承了唐朝的传统,死的人不多。两位天才在宋高宗赵构去世。汉代以后,上至朝廷下至民间都有殉道现象的记载,但毕竟是零星发生的,那种制度性的殉道已经看不到了。然而,人祭的悲剧制度在明朝死灰复燃。到了明朝,不仅皇帝死了,皇帝的儿孙也死了,也就是诸侯死了。人殉也是大臣死后流行的。

朱元璋首开明朝殉难恶例。1395年朱元璋次子秦死后,先后有两位公主殉难,这是明朝妃嫔、宫女殉难的第一例。这种野蛮的制度被朱元璋的后人沿袭,重新成为一种制度,制造了很多人间悲剧。

朱元璋死后,朱元璋的46位妃子全部殉难,宫女们随朱元璋葬在孝陵,其中38位在服丧期间奉命而死。直到明奉化被俘的明英宗在临终前废除了殉葬制度。从此,明皇室消灭了人殉制度。

到了清代,还有活着的人葬在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死后,人就死了。康熙十二年,皇帝下令:禁止八旗给家奴披上外衣,带领家奴陪葬。?康熙帝以圣旨废除殉难制度,随后明确废除人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