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史记3000字
那么,高中应该开设哪些选修课呢?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哪些作品最有价值,值得一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需要下结论。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含蓄隽永的唐宋诗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成为学生和老师的首选时,被誉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的《史记》却往往被抛弃在思想的角落。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读不读、读什么、怎么读《史记》的问题不得不提上日程。
也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本书两千多年前的作品。
《史记》汇集了先秦和汉初的文化成果,见于《尚书》、《国语》、《春秋》、《左传》、《国测》、《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比如《论语》,一万字,差点被司马迁引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史记》就是一个先秦时期的图书馆,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等方面的成就,窥一斑而见全豹。与先秦作品相比,它在形式上有许多优势。首先,语言的简洁。司马迁把汉代的书面语和生动的口语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清新、质朴、更朴实、更口语化,更容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和接受。其次,诡异的剧情。阿清朝人袁枚说:“历史之叙述,无不知其不确,而贪其新奇,求新以助己之文章,皆以字为序,使人明白其意,历史之读者必知之。”生性“好奇”的司马迁,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还记得那种荒诞。《五家》记载,临江王刘融被其父谋杀,后“(刘融)葬于蓝田,颜葬以万顷土”。《史记》中有很多这样浪漫的笔触,盖世之围、赵孤儿等故事都很精彩,被传为美谈。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文学性最强的一部,更像是历史故事和小说的集合,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趣味不谋而合。最后,风格上的相对独立。《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传、有传、有传、有传,五体互为经纬,贯穿全书。但同时每篇文章又相对独立,人物鲜明,故事完整。它像一个曲折的小故事,也像一首耐人寻味的精致诗篇。读者可以从中任选一本,自由阅读,不受上下文限制。这对于阅读时间不够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和抒情性特点也符合学生高中阶段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唱衰。即使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优秀的经典作品。它们也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载体。然而,在我们痴迷于史记的今天,却离不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离不开当下的阅读现状,离不开我们的教育理念。
当然,130的历史记录,并不是每一条都适合高中生。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无利可图,为了取悦自己,陶冶性情;另一种是带着研究去阅读,这是专家学者考虑的事情。我们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仅仅是为了一些知识的获取,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几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为了体味其中的经历,从中汲取一种精神的滋养。当孩子将来面对困难时,可以从背负屈辱的司马迁身上获得力量。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让学生从小认识这些精神大师,与他们交流,掌握一种做人、学习、看世界的方式。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按照这个思路,武题里的书和表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其他的112传记可以随意挑选,慢慢品味,或者看看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总之不局限于一种模式,因人而异。
接下来就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回顾我们以前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讲,把文学作品分为实词、虚词和一系列特殊句式。如此精彩的篇章如《鸿门宴》失去了灵魂,远离了阅读的本质。文学是一门人学,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对生活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开设选修课《史记》的目的。具体来说,一种是看完《读历史小说的感觉,言情通史》之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一部《史记》记载了4000多个人物,其中主要描绘了100多个人物,从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到商人、平民、妇女、崇尚卓越。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可以从这些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身上读到很多。伯夷和舒淇的贤德事迹,屈原的殉道,勾践的艰苦卓绝,残忍的吕后,狡猾的刘邦,狐媚的叔侄和公……这其中,人性的善、恶、美、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人。第二,了解社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今天,我们珍惜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从中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比如“不疑不疑,明辨是非,犹豫不决,善恶分明,贤能不肖”。治天下之道是黄帝唐舞如此盛世,桀二世崩;秦始皇用鲍鱼死的惨烈场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舞台,也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对我们今天管理人和国家仍然有很多启示。第三,掌握一些读书学习的方法。《史记》的完成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离不开司马迁个人的努力。司马迁十岁就能读《左传》、《国语》、《诗本》等古文经典,后来又受现代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古文派大师孔安国的教育。通过各种学习,司马迁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成为一名大学者。20岁以后,司马迁离开家乡,周游列国。十多年来,他走遍了全国。这不是单纯的参观,而是以参观历史文化遗迹、收集史料为目的的学术田野工作。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询问当地人民的情况,并进行实地调查,以确保他的作品的真实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司马迁治学的真实写照,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这三点的学习不是靠几个实词、虚词就能穷尽的,也不是靠几篇课文、几门选修课就能做到的。对生活的理解,对经典的阅读,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司马迁的说法是让后人引以为戒,明辨善恶,明辨是非。同样,我们今天读历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为了从大师们身上汲取精神养料,获得关于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的东西。
当然,教学的关键是脑子里要有这样的想法。下面的教学方法只是一些设想。
孟子曰:“不知能不能赞其诗,读其书。”是关于世界的。”(《孟子·万章》)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应该是学生进入《史记》的第一步。但是,有太多耀眼的光环笼罩在司马迁的头上,“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之类的头衔,只能让人心生敬畏,敬而远之。如何把司马迁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人论世只是读经的初级阶段。另外,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入手,以专题的形式阅读史籍,如司马迁、旅游等。每周设立专题,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探索完成。或者邀请史籍专家学者,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进行授课和交流。总之,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知识的积极探索。在对《史记》进行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从语言学、文学、哲学的角度,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字里行间,解读《史记》,捕捉其精神内核的层次,探究司马迁的人生观、历史观、文学观。《史记》是司马迁的“发自内心的写作”(中国文学史大纲),是作者情感的喷发。我们应该带着感情去解读这样的作品。选修课就是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交流对话的机会。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思想的多重碰撞与交流。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交流中塑造灵魂,发展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史记》选修课,充满了趣味性和生命力。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家斯潘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诱发人的创造力,并‘唤醒’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史记》选修课也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深厚感情,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当然,经典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就能读完的,这是一个终身的工程。虽然以上想法只是一时的想象,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新语言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