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桥梁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
吊桥起源于中国,吊索从藤绳、竹绳发展到铁链。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了800多年。拱桥建于东汉中期,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世所罕见。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湖渡桥、绍兴八字桥、尹平桥、城阳桥是木桥和桥的代表。Xi安灞桥建于汉代,是一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根圆形石柱组成一个石柱(中间有石柱),六根石柱组成一个轻墩。墩台上加木梁,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开创者。
“闽中桥天下第一”是宋代(尤其是南宋)在闽中修建大量石梁桥的真实写照。南宋150年间,石梁建了70多座桥,其中有四五座五公里以上的长桥。有“天下无桥长”之称的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至二十一年(1138-1151),长约2.5公里,故又称五里桥,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桥。建于1240年的湖渡桥(又称江东大桥),其最大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达200多吨。即使在今天,开采、运输和竖立这样的石梁也是非常困难的。1979年5月,中国当局发现了现存最古老的石梁大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都建于北宋太平和兴国时期(976-984)。绍兴坝子桥是阿良宋代的石桥。它的布局非常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又不在施工中拆房、改街。城阳大桥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这是一座四跨木梁桥,有石墩和悬臂支架。建于1916,全长64.4米,四跨,每跨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五墩之上,有宝塔形、宫殿式的民族形式的桥亭,桥亭的屋檐层层叠叠,犹如展翅飞翔,雄伟壮观。整个桥梁建筑不需要一个铁钉或其他铁件,而是采用榫槽组合或竹钉,但结构连接非常牢固。城阳大桥高超的造桥技术充分展示了中国侗族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川冠县竹浦大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都江堰的入海口,横跨岷江内外桥。它长340米,有8个球洞。一孔最大跨度61米。它的24根5英寸厚的竹缆是由细竹条编织而成的。在桥的两端和中间的石室里,放置着绞合的竹缆和木制绞盘。这座桥建于宋朝以前。泸定县大渡河铁索桥于1706年4月竣工,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低水位14.5米。13铁链和9根底索用来承重,两边各两根作为扶手索。每条链条平均由890个平环组成,重约一吨半。1935红军长征中,攻占了泸定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它曾多次在国际桥梁展览会上展出。据调查,在川滇山区,跨度不小于泸定桥的铁链桥或铁眼电杆桥不止一座。由于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加上当地人世代相传的施工经验,这种桥型在解放后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还得到了发展。
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乔峰桥、戴宇桥和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都是拱桥的杰出代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拱桥,赵州桥建成后,欧洲用了700多年才采用拱式拱桥。
解放后,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南京长江大桥1968顺利竣工,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达到了先进水平。
(选自《旅行世界》第三期1980)
2.桥梁美学(范玮琪)
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荷载和跨越障碍物,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梁首先要满足这个要求。如果是不堪使用、摇摇欲坠的危桥,那就没什么美好可言了。因此,桥梁结构的建模应体现强度、稳定性、连续性和跨越能力等。,以示功能的保证。这自然引起人们的美感。用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等。,或具有不同环境条件的相同用途,其结构和各种附属设施的形状应准确和清楚地表明它们满足使用要求并能适当。这也是美的一个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言,交通功能和观赏性的要求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因桥梁建设的目的和环境而异,通过建模被人们所理解。比如沙漠原野上的公路桥,繁华都市的花园桥,都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
正确的桥梁美学是功能、技术、经济、美学的融合,它们共同作用,蕴含着美。
3.桥梁十大美(范玮琪)
很多人关注桥梁之美由来已久,提出了很多想法和措施。关于桥梁美的形态规律和审美标准,从一些文献中透露出来的观点和分类也很多,可以说是各有不同。参考这些资料,结合我国桥梁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原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拟出以下十座美丽的桥梁,并分别列举桥梁实例进行论述。这十个是:1。环境协调;2.主从和对称;3.节奏;4.平衡和稳定;5.统一;6.比例和规模;7.连续性和明暗搭配;8.力线明亮;9.颜色;10.风格。这些规律也可以说是实现“协调”的规律。
(以上两篇资料选自《桥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4.谈谈桥的名字(茅以升)
一切都是有名的,有的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字,就一定要打好。受西方影响,中国的近代桥梁总是从地理角度命名。只要你能指出它的位置,让人一看就知道,就这样。在铁路和公路上,里程标志甚至被用作名称,就像某条路上的“345678公里大桥”,真的是不可动摇。但是,中国的古桥名并不是这样。总有一些文艺气息,让人情不自禁的去感受,念念不忘。或纪事抒情,引起深思和遐想;还是诗情画意,令人耳目一新。这样,通过精心的题字,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会立刻展现出来,所以很容易传播。这座桥的“价值”也被抬高了。当一座桥出名时,它的名字也会随之增加。除了它的专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的名字,除了学名,还有绰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逐渐形成的,有的是学者,所以想写自己的名字。总之,建桥的成就应该被冠名,成为一种风气,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点。
桥段的标题字数不多,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一般是两个字,有时候只有一个字。只有这两个字才能表现出桥的特点,这就是汉字的妙用。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典故,文学上有丰富的成语。文学和历史的财富为这座桥的名字增色不少。但桥梁很多,关于它们的典故、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中的“忠信”一词来源于桥的典故,《阿房宫赋》中的“长桥在于浪”一词来源于桥的成语。如果桥的名字写得好,会对文史有所贡献。桥的名字很重要。
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些桥名,从而一窥中国桥梁文学的丰富程度,这在世界上可能是无与伦比的。先说单名。比较有名的有:“蓝桥”,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兰溪上。“据说其地有仙洞,即唐培航遇云英”;“乔峰”在苏州,唐章季有“枫桥畔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胡作《断桥野苔》诗,钟作《断桥残雪》词。但单名的桥往往是通称,但可能是专名。有些是以材料命名的,比如“石桥”。梁健文帝有诗《石桥》:“写彩虹使人欲饮,群星似真人”;《铁桥》,明代吴昭远有《过铁桥》诗:“舟筏横,金索开八路”;《竹桥》,杜甫有《观筑竹桥》等诗。有的标明桥的位置,如“山桥”,还有梁健文帝的诗:“卧石藤为索,山桥树为梁”;《江桥》,唐杜甫诗:“山郡早闭,江桥聚舟春”;《野桥》,刘唐长卿诗:“野桥被雨断,溪水分田”。有的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还有唐涵予的诗:“你要问方桥,方桥做这个”;《斜桥》,宋人欧阳修诗:“波明色艳,曲竹斜桥画得好”;《画桥》,宋凡、:“画桥依约悬阳,映夕阳一抹红”;《朱樵》,唐代郑谷石的诗:“朱樵直抵金门路,粉高玉在云间”;山西保德州和云南大理都有“天桥”,大理的“下连,石梁跨。两岩溅水,恰似梅花,人们称之为“不谢梅”。有的与桥旁景色有关,如“花桥”,见于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广西桂林等地,桂林素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杭州西湖,宋周邦彦的词:“水涨船高鱼拍柳桥”等等。有些比较特殊,比如北京右安门外的“草桥”。“西樵”,位于山东东平县,“相传泰山封于之东,车驾于路,故铺席”;“瓜桥”,浙江富阳县,“举世闻名的传奇人物仲孙,在此桥上套瓜”;“鸭桥”在陕西山城。《金桥》取党于山西,唐攀彦写《金桥赋》。还有更奇形怪状的东西,比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老道士跑到吴,躲在深山里,追到这里的人,用云气护住,到了桥上天就黑了”;《鬼桥》《初学者笔记》《上面有个鬼桥》;“红桥”,山西太原金水河北运河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流成河,今更有名”。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常见也是最规范的。单名的桥很多,重名的也很多。试着认为每座桥都是著名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大国应该有多少桥名?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并不多。如果把所有的桥名都收集起来,编成一本《中国桥名录》,那就足够壮观了。
现在我们举几个重名的例子来说明桥名的丰富性。根据内容,一个“桥梁目录”可以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赞”。首先是赞美桥的功能,如“安吉桥”,即“赵州桥”。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座“大石桥”造得奇奇怪怪,“隋代工匠李春的痕迹”;“万安桥”,即“洛阳桥”,用于福建泉州渡海。”容易上了船又安全,人也不好。”“过桥”,在江苏吴县,变成了“南北人民热烈庆祝渡桥,名毁人亡,太平暴力。“‘安平桥’建于宋代绍兴二十二年福建晋江,全长2070米。它的俗称是“五里桥”,是世上无桥的古老传说。其次,造桥的人受到赞扬,如“马妓桥”,是湖北孝感县一代代传下来的妇女造的。”夫妻桥”,即四川冠县朱锁桥,是清代何贤德所建,但其妻仍继续修建。”“葛静桥”是葛静在贵州平岳,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屡经水决,三次修建,耗费巨资,已知耗尽家财。"
第二章是“编年史”,记录了桥上流传下来的故事。比如“万里桥”位于四川成都南门外。“昨日孔明聘吴于此,言其万里之行始于此。”唐六臂有万里桥赋,大方有万里桥诗,杜甫有诗:“万里桥西府,百花潭北庄”,唐章吉有诗:“万里桥附近酒楼多,游人喜投宿谁家”;宋代苏轼的诗:“欲寻万里桥,黄昏落叶萧萧”,宋代陆游的诗:“雕鞍送双柳岗,观万里桥银烛”。“马桥”,即“升仙桥”,位于四川成都北部。西汉的司马相如不甘贫穷,立志做官。“一位绅士再也不会没有马车走过这座桥了。”唐岑参写下了《登仙桥》这首诗:“他乘着马车,却从桥上归来。”宋敬堂写云《马桥记》:“吾将造桥以造马。”“兰亭桥”位于浙江绍兴在陕西王右军的修复现场,桥下有细石和浅濑,水声日夜不绝。《洗耳桥》,河南汝州人,传说尧听后,要把天下让给自命清高的,认为自己污染了耳朵。这座桥位于“许由洗耳朵的地方”“虎渡桥”,又名江东桥,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江南第一桥。过去,我想建一座桥,但一只老虎的儿子穿过了河流,留在了中流...因为地点是桥”。‘夜市桥’位于江苏扬州,即‘小市桥’。”据传说,夜市是在杨迪统治时期在这里开设的”。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的名字表达思想感情。比如“销魂桥”,也就是“灞桥”,在陕西Xi安,“东汉人在此桥送客,折柳送别”因为“拿江淹的其他句子来说,也叫销魂桥。”王堂之环诗:“柳是东风树,绿是御河。最近一直在使劲爬,应该是分开了。”明歌一龙写道:“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担桥人。”“乡愁桥”在河北省很丰富。“宋徽宗北苑过桥,留宿马古耜。突然,我说,我去沙漠就像这水一样安全...人们称之为“乡愁桥”。“习之大桥”位于四川广安。"欧阳修由吴入蜀,今鲁危矣."四川简阳,唐诗《爱之桥》有条不紊:“杨安送客爱之桥,问他为什么,说:“送他到迎客处。”“忘恩负义桥”,在陕西Xi安,“初中选官,入东华门。门里面有一座桥,叫黄根桥...都说中国的官大富大贵,会生恨生耻。”
第四章是“写风景”,美化桥和周围的风景。如“吊虹桥”,在江苏吴江,桥如半月,形似彩虹。宋安石《挂虹桥》诗说:“颇夸九州,无此敌,壮阔也。”“春波桥”,在浙江绍兴,何在诗中说:“多年背井离乡,近日人事半疲。唯有湖前,春风不改旧波。”因此,选择这座著名的桥。“海棠桥”位于湖北黄州。“宋时桥边秋海棠,秦观试卧此醉,明日写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炎生活奢华,宫中宫女洗胭脂水,将桥下的水染成红色,故名。“月亮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如天然设置”。“绿洋桥”位于湖北省淇水县。“因东坡醉卧桥上,有‘卸鞍歇青阳桥’一句,故名”。据苏轼词《西江月》序曰:“春夜下水游...到一座溪桥上,卸下你的马鞍,弯曲你的手臂,醉醺醺地躺着,少休息,感觉清醒...把这句话写在桥栏上”,这就是桥。
第五章“灵异”,连接神仙与桥梁,多与道教有关。比如陕西白水的“圣桥”,据说是三位女神一夜之间造出来的。“白鹤桥”位于江苏句容。“三毛兄弟乘鹤来此,有白鹤桥,大毛君驾白鹤迎仙。”“集贤桥”位于江西省安福。“据说住在附近的人听说仙乐晚上在桥上流连,但他们一看,只看到桥柱上有吕洞宾二字。”《乘鱼桥》,在江苏苏州,“琴声高,鲤鱼成仙之地”。“赵颖桥”位于湖北石首。“据说有神仙在这里拍照”。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段列表。当然也有三字、四字甚至更多的桥名,但很少。三字桥名中,有二十四座桥,位于江苏扬州。唐杜牧诗:“月夜二十四桥,玉人何处教吹笛”,北宋沈括描写云为二十四桥,并列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扬州慢》“二十四桥犹在,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知年年为谁生。”它就像一座桥。后来,清朝的梁章钜甚至在《流浪系列》中提到,孟宇森家旁边的桥上有一张“二十四桥”的书名列表,可见“二十四”已经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了。但这种以数字为专名的桥,并没有其他的例子,有的只是按照数字的顺序,比如杜甫的诗“不知南塘路,却知今日五桥”。有四个以上的词,如老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翘(都在成都)、薛鑫钱桥、建富木桥(都在南昌)、新酒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其中一部分与地名或人名有关,其余的用单名或双名的桥段解释,而不是其他。所以中国的桥名基本只有两种:单名和双名。如果把这两种名字完全收集到桥名录里,就所剩无几了。
但是,并不是中国所有的古桥都有专有名词。有些一开始没有名字,后来有人随便叫了,渐渐就有了名字,比如“桥”、“小桥”、“老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这些“俗名”,时间久了就成了“正名”。比如福州的小桥,因为在万寿桥的桥附近而得名,所以成了专名。有些“桥”很有名,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桥,比如位于河南开封的“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