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历史
唐武德四年(621),零陵郡废,分永州、颍州。零陵县梁兴县(原英岛县,今宁远、新天地及祁阳部分)和永阳县(原英普、协木县)为颍州,永阳县改为英岛县。改梁兴县为唐兴县<寿二年(693),改为武胜县,神龙元年(705),改称唐兴县。天宝元年(742年),唐兴县改为唐嫣县(今宁远县、新田县及祁阳县的一部分)>;浅析凤城县五年设江华县、武德县,颍州改南颍州。贞观八年(634),南瀛洲改为道州。贞观十七年,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恢复道州。开宝元年(742),永州改零陵郡,道州江华郡,英岛郡改红岛郡。甘源元年(758),改称永州、道州。广德二年(764),任湖南巡抚。从此,湖南的名字就属于永州和道州了。767年,宗大历二年,永州辖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双牌县)、祁阳县(今祁阳县、祁东县)、襄垣县(今广西襄垣县)、灌阳县(今广西灌阳县)四郡;唐朝永州,辖零陵县(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城区),即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县。道州辖五县:红岛县(原永阳县,现道县)、唐嫣县(原唐兴县,现宁远县大部分、新田县和祁阳县一部分)和江华县(现江华县,县城设在寒亭)、永明县(析永阳县,原协睦县,现江永县)、大荔县(析大荔二年(767年),唐县设在大荔县,现宁远县北部、新田县和部分唐道州,州辖红岛县(金道县道江镇),即湖南省观察员红岛县。
永州古称零陵县,因舜帝南巡在宁远九嶷山垮塌而得名。隋朝初年,设立永州总局。因潇水与湘江在市区交汇,永州自古被称为“潇湘”。1995 11、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永州市。永州自古以来就是华中、华东通往广东、广西、海南、西南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被誉为“南山要道”。“远离水陆,楚、粤为中心,遥控与武陵相连,前有耿梅,后有衡越镇”。镇东北可进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广西边境咽喉。据东南,扼守广东海边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的地区。永州市(零度寒市)距离广州只有500多公里,南流县距离广州只有400多公里。是“沿海内陆,内地前沿”。
《永州》是一本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书。据权威专家最新研究成果,永州是世界稻作之源,中国陶瓷工业之源,中华文明道德之源。舜开明的治国理政,任人唯贤,柳宗元亲民爱民的深刻思想,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除泥不染”的崇高道德,“女书”的神秘和多姿多彩的瑶族文化,以及道县玉蟾岩文物的发掘和永州古文化的出现,都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永州的景观是“奇、绝、险、美”和美丽传说的结合,也是自然情趣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六子庙、永州文庙、巫溪碑林、九嶷山舜帝陵、祁阳文昌塔、三圣湖、阳明山、黄顺、江华药城、香园温泉成为新的旅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