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掌的历史故事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祖籍大埔百侯南山的张廉领导农民起义,以铜鼓张为重要根据地。民国《大埔县志》载:铜鼓张、颜崇东傅、、余等。都是明朝嘉靖年间占领这个根据地的。清乾隆《丰顺县志》载:铜锣湖平坦,全是水田,湖上有旧山寺。明代、蓝松山、于、、彭等先后占领铜鼓。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传》第二期1984:张廉是广东饶平上饶区乌石村人,祖籍大埔百后南山。明朝嘉靖年间,他领导了震惊闽粤赣三省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九年(1560),称帝,封龙飞。在乌石村后山铺发现一座宫殿(当地人称为“张廉城”),出土大量城砖,每块重约9公斤。
清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康王部和李世贤部迁至两广福建,曾在铜鼓张驻军。至今仍有训练场、旗头营、中英营、魏莹营、焦大坪营、走马坪等历史遗迹。
铜鼓掌是大革命时期红卫兵和游击队的根据地。山下的胜坑、李子坪有几十里方圆,建立了苏区和乡镇政府。半山腰七情瀑布附近有个山洞,叫七情石屋,当年是红卫兵和游击队的指挥所和会议室。革命家、小、顾大存、、王维、、梁吉祥等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武装斗争。洞内仍有革命物件,如藏着枪的水幕洞,洞前的射击碉堡石。1928年,李坚真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民歌:“溪中处处有许多同志姐妹。今归铜鼓,来新潟县奏九州。”革命豪情在群众中广为传唱,鼓舞了人民的斗志。铜鼓掌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的重要根据地。山下沙田镇月坑村有该纵队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刘永生司令员办公室桌椅。粤东支队(闽粤赣边纵队直属第一团的前身)唱道:“繁星照耀汉江,月色迷醉铜鼓,我们粤东雄壮的健儿,勇敢奔向解放战场……”
梅州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居住地,有“每山必有客,无客不可居山”的说法。古时候山区人口少,丛林茂密,古树参天,鸟兽种类繁多,自然资源丰富,近水易柴。迁徙的祖先经过长途跋涉,自然会选择这些地方定居。铜鼓山的群山之间散落着二三十个自然客家村落,居住着上千村民。他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读传家,民居建筑和生活习俗都保留着中原的古韵。
在海拔约1000米的地方,有一个浓荫环绕的村落,十几栋条形封闭建筑一字排开。房前有一大片水田,就像一辆童车,叫“童坐柱村”,是铜鼓最大的村子,住着钟姓的人。酒吧式围屋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客家民居类型。一般正面有几层,称为几杠楼。第二、三根杠比较常见,多达五、六根杠。每个酒吧都是一个房间或大厅,酒吧和走廊之间有天井,中间的大厅是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建筑高度一般一两层,也有少数三层。有的酒吧十几间房深,后面还有横向的“枕屋”。大部分柱子两侧还有低矮的杂屋,为厕所、灰房、牛棚、猪舍。整个房子房间很多,从十几个到一百多个都有。
从艾尔佐兰村到海拔1100米,有铜锣湖村。村里有一块大石头,敲击时发出类似锣的声音,故名。村里有一个300多年前修建的龙圈。凤凰卫视找外国的故事,曾专程到村里拍摄,并称之为中国最高的龙圈地。
铜锣湖村龙圈后面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风水林,鹤、喜鹊、鸽子、雀类在此栖息,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王一家还住在龙圈里。据说王家的祖上因为清廷的抓捕,带着小儿子逃到了大山深处。在人口高峰期,曾经有60多人居住在这个龙圈里,现在大部分都搬到了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和梅江区白公镇。龙家门前有一大片平地,以前是水田,现在被台商张秋林先生改造成了茶叶和樱桃种植基地,有600多亩。
铜锣湖村风水林附近有一处“铜山佛国”遗址,是大埔银江胜坑龙泉寺的前身。相传300多年前这里有一座通山寺,香火很旺。寺庙里的住持医术高超。他从铜鼓掌中采集草药,提炼成高丹丸散,治愈了许多病人。为了报答方丈治好妻子的病,明朝农民起义领袖、自称天王的兰松山出资扩建寺庙,将通山寺改名为“通山佛国”,还支持方丈在印江盛京新建寺庙,命名为“龙泉寺”。
现在沙田镇到铜鼓掌的交通很方便。车可直达铜锣湖村附近的铜鼓峰宾馆,距离约20公里,大部分路段都铺了水泥路。从酒店到大草坪不远,水泥路也铺好了。从大草坪到山顶有2500多级石阶,历时约两小时。
并以一曲《铜鼓颂》结束:
巍峨的铜鼓是粤东第一高峰。群山拱起,山谷高耸。这里有茂密的森林,丰富的草地和隐藏的宝藏。水落奇石出,是童话。最是铜湖叹,创作之作,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