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的发现历史
硫酸是在8世纪发现的。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获得硫酸。一些早期研究化学的人,如拉齐和贾比尔,也写了硫酸及其相关矿物的分类表;其他人,如伊本·西纳博士,更关注硫酸的种类及其医疗价值。
17世纪,德国化学家约翰·鲁道夫·格劳贝尔(Johann Rudolf Glauber)将硫磺和硝酸钾的混合蒸汽加热产生硫酸。在这个过程中,硝酸钾分解并氧化硫成为三氧化硫(SO3),它可以与水混合并变成硫酸。于是,1736年,伦敦药剂师约书亚·沃德(Joshua Ward)用这种方法发展了大规模的硫酸生产。
1746年,约翰·罗巴克应用这一原理,首创了铅室法,以较低的成本大量生产硫酸。经过多次改进,这种方法已在工业上使用了近两个世纪。约翰·罗巴克发明的生产硫酸的方法,可以生产浓度为65%的硫酸。后来,法国化学家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和英国化学家约翰·格鲁夫对其进行了改进,生产出浓度高达78%的硫酸,但这一浓度仍不能满足某些工业用途。
18世纪初,硫酸的生产依靠以下方法:将黄铁矿(FeS2)烧成硫酸亚铁(FeSO4),再烧成硫酸铁[Fe2(SO4)3],硫酸铁在480℃可分解为氧化铁,用于生产任意浓度硫酸的三氧化硫。遗憾的是,这种工艺的巨大成本阻碍了浓硫酸的广泛应用。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绘制的硫酸早期分子图显示,硫酸中心有一个硫原子,与三个氧原子建立价键,如右图所示。
后来在1831年,英国制醋人Peregrine Phillips想到了接触法,可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三氧化硫和硫酸。这种方法今天已被广泛使用。
在中国古代,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公元650 ~ 683年(唐高宗时间),炼丹师孤儿冈子在其著作《黄帝九鼎沈丹经》中记载了“炼石胆取精之法”,即将石胆(胆矾)干馏以获取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