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经典,再读历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先读儒家经典,再读史书,这样在谈古人的时候,你的思想就不会偏离圣贤的思想;你读过史书,又读过儒家经典,不只是为了书中的章节和句子而读。

儒家[rú jiā]是一个信奉孔子学说的哲学流派。儒学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收编,并一直延续至今,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思想,又称儒、道、儒、道,是一种文化主流思想、哲学和宗教体系,起源于中国,并影响和传播到东亚其他周边国家。它由孔子于5世纪创立,脱胎于周代的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观,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家庭伦理,崇尚教化、仁政,鄙薄赋税,抨击暴政,试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护国利民,富于入世理想和人文精神。

历史书籍

史书是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籍,也就是四大数据库分类中的历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的,晋代太康年间在冀中出土的竹书编年史也是编年史。东汉末年,荀悦撰《汉纪》,开创了编年史。

西周末年中国各诸侯国都有史书记载,如晋国的成、郑的支、楚的匈奴、鲁的春秋等。在《墨子》中,据说翟墨见过春秋时期的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