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村的并州地理
并州原为七岛礁之地,故名“七星坠地”。后来随着岛上人口的增加,通过填海造地,岛屿逐渐连接起来。1975年5月4日,中草填海海堤工程竣工,将并州岛与大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半岛。
并州是同安城四大水湾之一。同安东西流在城南汇合后,流经石浔、窑头,再在大图、白城汇合,然后绕并州岛出海。相传朱在同安为主簿时,航游并州,叹曰:“两溪为一溪,并州为上家。大土好乡,白铲当玉米仓。”
策草开垦后,大土和白城滩都变成了良田。据不完全统计,从策草垦区种植农作物到1976年将其改为虾塘的十年间,* * *生产粮食37500吨,真正成为了西柯镇的粮仓。
在古代,并州是同安重要的守卫门户。并州岛北高南低,东窄南长,像一条浮在海面上的巨蟒。在岛的北部,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升在空中,看起来像一个蛇头,所以被称为蛇洞。跨过蒋勋河,在并州的另一边是旗头山。因形似一只大乌龟,故名龟山,称为龟洞。西边有一块岩石露头,就像一只昂着头的乌龟,一只站在海面上的老虎。东南的琼头形似牛,称为牛洞。
在并州村采访期间,村里的老人们还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罕见的四孔井,也叫山谷井,是县级保护文物。这口井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并州岛上唯一的一口淡水井。无论春夏秋冬,多雨涝旱,长年累月取之不尽。高峰时可供岛内4000多人饮用。这口井就是传说中的“蛇肚脐”。
作为一个典型的渔村,并州的美还不止于此。新中国成立前有“并州八景”,即新城废垒、鲤鱼倒影、蛇头孤月、归海扬帆、龟山夕照、船渡渡、渔灯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