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关沟
8月9日傍晚,老人们相约在青石闭洞旁的大槐树旁乘凉,点燃的艾草飘散着清香。每个人都在笑啊笑,脸上带着微笑。在他们身后,冷兵器时代修建的青石关,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静静地聆听他们的低语。
青石关村村民在青石关北门纳凉。
青石关是齐国首都临淄的南大门。位于今济南市莱芜区河庄镇青石关村。自古就有“南闯支子之门,乃出兵之道”之称。
站在北面的入口处,这座千年古堡两边的山峰青翠欲滴,城墙如刀。其中靠近关门的地方,是最窄最难去的地方。两侧悬崖陡峭,山体呈V字形,最窄处不足两米。过去,只有一辆木车可以通过。“且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和“神设障碍,故限于齐鲁”,古人的诗词写尽了青石关的险阻。
“我们村口的青石关是春秋时期为了保护鲁国和楚国而修建的。所以青石多,故名青石关。因为地势险要,青石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看着关外的山山水水,青石关村村民、小学高级教师张宗发说。
为什么青石关是第一?张宗发说:“齐长城,从东到西,第一关,其次是黄石关和晋阳关。在众多关隘中,这是唯一可以存放士兵的关隘,而且是千年古城。原来有一座围城,有四个门,都有阁楼。现在,只有北门开口和纪念碑的残余存在。”
今齐长城青石关村段。(荣宁/摄)
青石关村始建于明代,因青石关而得名。这是一个齐长城经过的村庄。齐长城在青石关村绵延2公里。先有古道,再有关隘,再有村落。
作为青石关村的土生土长的人,为了拯救青石关故事和青石关文化,张宗发翻遍了大山,从周边村庄的老人口中寻找历史故事,在济南市第二档案馆查询史料,最终为青石关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古道漫漫,道尽历史。
踏上关沟北部青石板谷的斜坡,一条深达15 cm-20 cm的蛙沟映入眼帘。原来这是数千年后无数独轮车留下的痕迹。这悠长而深沉的蛙声,仿佛从历史的深处回荡,让人依稀想象当时的交通。
“我们这里以前经常堵车!从那以后来来往往的汽车排成了长龙。如果有‘沟’,交通瘫痪时,谁也不让谁,往往要等上好几天。”青石关村90后村支书焦玉强说。
青石馆南门
古老的文化由基石沉淀,故事记住了雄关的历史。
春秋时期,青石关是齐国都城临淄到鲁国都城曲阜的必经之路。这条古道也是古商道,被称为“陶瓷之路”。当时博山陶瓷名气很大,生产的陶瓷大多销往莱芜周边。张宗发在青石关沟东侧的陈疃洞发现了一块35年前的石碑,上面写着:北京省要道。这意味着这条齐鲁古道是一条古老的国道。
“根据我们村里的石碑记载,清朝末年,京师太子僧繇带兵过青石关,要去淄川镇压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青石关,张宗发说。如今,这块石碑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故事也是张宗发从村里的老人口中得来的。
青石关作为齐鲁古道上的著名关隘,也具有贸易和海关的功能。明清时期,青石关下的这条古道上已经有很多店铺了。据张宗发不完全统计,当时青石关村共有10多家店铺,有米店、修车店、旅店、粥店等,光旅店就多达6家。明朝陈赣榆任莱芜知府时,也曾在此设置青石关炮台,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
视频/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