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万历皇帝只是一个“牌位”?

“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这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的话,他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他指的是万历皇帝,而黄仁宇认为:

"...他是天子,拥有四海,这个意义本身就值得思考。既然他有钱,无所不包,为什么还说他受贿(无风不起浪)?他的力量不次于天空。为什么他的老丈人要找外快来弥补官薪的不足?他有三宫六院,女人无限,却连一个由深爱的妻子和有血有肉的儿子组成的家庭都没有。这一切都违背了自然生活。难道是做天子的幸福?”

"...他明显吹胡子瞪眼,最后把自己架空在“圣洁”的圈子里。这不也是阿q精神吗?”

"...他早就挖好了坟墓,早就预料到了事情,当他活着的时候,他就做好了死的准备。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那人类的大量财富都投资在他被埋葬的地方,只能说明他暂时拥有支配财富的权利。”

万历皇帝的一生真的就像一块牌位,放在那里供人瞻仰,却像一具僵尸,不能随意移动。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皇帝,为什么会沦落到这样的境界?

这要从明朝实行的内阁制说起。

明朝的内阁是由一群文官组成的。文官制度早在唐代大兴科举时就已形成,但并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皇帝和皇室服务,并没有太多的独立性。

但在明代,由于实行内阁制,文官集团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理直气壮地行使“司法”权力。

朱元璋废丞相,立内阁,是为了自己办事,壮大自己的势力。到了宣德朝,内阁的权力开始上升。成化、弘治时期,内阁发展成为可以抵抗皇权的平民集团。经过嘉靖、隆庆两朝的发展,万历初年内阁的权力达到顶峰。

根据“起草”权,内阁做出的决定不能由天皇随意更改,内阁成员也不是由天皇直接任命,而是选举产生。

此外,明朝还沿袭了秦汉以来的议事制度。一切重大军事事务都必须由议事决定,议事是集体出席和讨论的。皇帝只能提出一些有倾向性的意见。集体讨论达成一致时,大多数情况下皇帝都要批准。

随着内阁官员地位的提高,内阁大臣成为议事的主力军。内阁官员经常主持议事,直接影响议事的决策。议事决策由内阁起草,然后提交皇帝批准,而批红权在明朝中后期多由宦官掌握。

就这样,内阁主持审议,达成决议,内阁表决,太监批红,中央决定形成。大小事都是朝臣做的,皇帝却很清闲,只是享受财富,连操心的机会都没有。同时他的作用很小,皇帝的位置明显是个摆设。

一般认为明朝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帝说一不二。其实恰恰相反,原因是内阁成员集体把天皇本人限制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连天皇的私生活都被监视和控制得非常严格。

万历皇帝很爱他的二儿子,想立他为太子,但大臣们一个个指责他,说他违反了宗法制。这些朝臣威胁要集体辞职,皇帝只好妥协。

其他军务就更不用说了,最后的决定从来都不是皇帝说了算。内阁中的文臣用道德和祖先的信条处处要求皇帝。万历本人也不得不善待每一个臣民,才能赢得大家的支持和称赞。文官们集体创造了一个没有个人感情,没有个人感情的“好皇帝”。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