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的不是宗教吗?
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信仰。
信仰就是信仰,佛教当然需要信心,但说佛教是信仰就太简单了,因为信心只是佛教众多概念中的一个。佛教的基础和重点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心。佛教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教,科学也需要自信。比如现代人崇尚对科学的自信。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可能连飞都不敢飞。正是因为他们相信技术,相信飞机可以把人们从出发点带到目的地,所以人们才坐飞机。世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去做,佛教所谓的信心也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只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教。
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不完全是。哲学有不同的范畴,比如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虽然有些和佛学差不多,但都达不到佛学的程度,所以佛学和哲学不一样。
佛教是一门科学吗?佛教中的一些观点虽然和科学中的观点是一样的,但不能划等号。
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的。西方哲学家大多是唯心主义者,所以也把西方宗教归为唯心主义。但是佛教和唯心主义完全不同,所以佛教不是唯心主义。
佛教有四大宗派,其中儒家经典和所有的宗派根本没有唯心主义的论点,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主义的主张,而大乘所属的开悟派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宗派,只有少数类似于唯心主义。
比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勒所主张的一些观点,就和魏之宗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境由心造,法由心造”。在《哲学问题》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也分析了贝克勒的观点,发现要完全推翻贝克勒的命题还是相当困难的。尽管如此,这些唯心主义的观点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论述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佛教毫无共同之处。
其实无论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他宗教,都有和佛教类似的部分。但是,这些例子只是说明它们是相似的,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整体上是不可区分的。所以,即使有一些相似之处,也不应该把佛教当成唯心主义,因为两者根本不同。如果抛开小的相似,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异会更大。可以证明,把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来自西方的观念,佛教与之完全不符。
比如月称菩萨的《入华论》就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最佳经典,认为:从世俗真理来看,精神和物质都存在;从取义的角度来说,物质和精神都不存在,都是空的,不是说物质空,精神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看法,因为佛陀在《俱舍》中论述了世俗真理的精神和物质,同时在讲“般若波罗蜜多”时,又排斥了精神和物质。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是真的,两者都是真的;另一方面,双方都应该受到斥责。这是月称菩萨的观点。
坦陀罗宁玛巴的观点是由纯洁和可敬的人代表的。他认为外部世界不是内心,而是内心的幻觉。
对理想主义也略知一二。佛教离唯心主义很远,所以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没有人真的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因为西方宗教确实如此。
综上,佛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当然,佛教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
佛教是宗教吗?
“宗教”一词来自西方。如果用英文单词宗教本身来解释,佛教就不能算是宗教,因为宗教的含义中包含了承认上帝存在的含义。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以前一些佛教高僧和大德也持同样的观点,说佛教不是宗教。我不认为佛教是西方人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从来不承认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佛教是什么?
二、佛教的定义
佛教的真谛就是佛教。因为佛教其实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一门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教是普通人通过学习达到佛教境界的一种方式。所以,佛教就是佛教。
佛经中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宗教由释迦牟尼佛亲自传讲,或经释迦牟尼佛加持许可,再由诸菩萨书写,如藏传佛教的“丹朱儿”、“甘珠儿”;证指个人修行,包括戒、定、禅、智三个部分。换句话说,教证二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两个更重要的词,也可以概括佛教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今天我们就从智慧和悲哀两个方面来谈谈佛教。
佛教的所有内容,包括大乘、小乘、密宗,都可以用智与悲来概括。智慧和悲伤是整个佛教的精髓。修行就是要同时培养智慧和慈悲。所谓学佛,就是学智慧,学慈悲。
所以,烧香、磕头、诵经等等。学佛?是学佛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内容。
什么是佛?唐卡里画的金面昏昏沉沉的佛真的是佛吗?
那是忘恩负义的佛。大乘佛教认为,佛的化身和忏悔,是佛为了改造十处凡夫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为了与普通人交流,佛陀必须显示他的化身。虽然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来藏,但是因为没有开悟,佛的法身对我们起不到作用。要想悟道,走解脱之路,必须依靠化身报身佛的指引。然而,无论是化身还是报身佛都不是真佛,只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法佛,是指智慧和悲哀两方面。
我们学佛,要学智慧,要学慈悲。所谓成佛,是指如来在所有的贪、无明、烦恼穷尽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智慧和大悲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思。
宁巴高僧潘地塔曾说:佛教不变的定义是智慧和悲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解释能充分表达佛教的内涵。
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很多,什么方法都行。比如净土宗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也是方法之一,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其他方法都不算学佛。同理,和尚守出家戒,家人守居家戒。这是两种方式。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出家的戒才是真正的戒,或者在家守戒不能成佛;密宗有开悟的修行,但这不是成佛的唯一途径。不开悟也能成佛。这些只是方法,有些方法是可有可无的。佛教并没有限定必须用哪种方法,唯一不变的本质是智慧和悲哀。如果没有方法可以培养智慧和大悲心,那就不能成为佛法。这虽然是潘迪塔的论调,但却是所有权贵的共识。
总之,如果从智慧和悲哀两个方面来表述佛教,完全可以概括出佛教的全貌。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教?你可以回答:佛教是智慧和悲哀。
学佛是什么?就是学习智慧和慈悲。
(1)智慧
所谓“智慧”,是指佛的智慧,与世间的智慧不同,但有相通之处。比如佛陀对嫔妃世界的描述——也就是世间人所说的宇宙——或者说他对世间各种事物的看法与常人是一致的,但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如何,佛陀所说的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比如佛陀在描述宏观世界的时候,提到了须弥山和四大洲的存在,这和一些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东西从常人的眼睛里是找不到的。
虽然我之前已经讲过为什么佛要这样描述,但是和古代人相比,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会更加深刻。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和结构了解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不会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所以也没有急于解释。但在当今世界,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很多都与佛教不同。为了不让世人误解佛教,有必要再解释一下:
佛陀讲经的首要目标是把三法印的意思传达给每一个听法的人。如果不能把三法印的道理讲清楚,就失去了说教的意义。
三法印为什么这么重要?教义证明了这一点。佛陀在世时,弟子曾问佛陀:佛陀死后,若有伪造佛经的外道,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佛陀回答:任何经,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真理,就可以纳入佛教,否则就不是佛教。总结大纲,抓住要点,是佛陀最看重的,这也是佛陀在传播佛法时,非常重视三法印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在释迦牟尼教法的听众中,有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异教徒、婆罗门、天人、非人等等。其中,很多听众,主要是婆罗门,持有与现实不符的世界观。
佛陀很清楚,如果他不及时反驳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威胁到弘扬佛教的事业。为了与观众对应,释迦牟尼佛采取了一些别出心裁的方便——虽然他知道那些观点是错误的,但他并没有推翻它们。只要你能宣扬三法印中的一切行无常、一切漏苦、一切法无我的道理,你就不必在意其他观点是否正确。因为只有达到三法印,才能解脱轮回。其他的,比如世界观,和解放无关。
正是因为佛陀没有纠正他们的其他观点,才保存了当时的世界观。当听众的基础发生变化时,佛陀会及时反驳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他观点,建立与其基础相对应的世界观,这些都是有技巧的,方便佛陀宣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在经典中出现不同于现代的世界观。
这个解释不是用来搪塞的,而是1000多年前的解释,为了应对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符的质疑。因为当时的人还不具备现代人所了解的宇宙知识,所以也没有必要去解释。这说明佛陀用这些巧妙的方法来调节众生,是一种高瞻远瞩的表现。
佛陀自己也曾经说过,为了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在讲佛法的时候讲了很多不一致的论点,但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比如从世俗真理的角度来说,三法印里所有的线都是无常漏的,是真理;但从取义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只有没有我的规律才是绝对真理。
事实上,即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只能说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没有人能假设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表现;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到六个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重宇宙的概念。
关于微观世界,我之前讲了很多,现在只简单提一下。一路走来,从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这些科学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调。量子物理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量子物理的论点提出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经在佛教等东方文明指引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想指出科学与佛性智慧的相通之处。
两者的区别是只有佛才能提出的论点。无论是现代科学还是哲学,即使发展了几千年,也永远达不到佛教的境界——空、光、一切法都是佛教的坛城、本来清净等等。世界上所有的思维和逻辑,所有的智慧甚至神奇的力量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是佛的智慧凌驾于一切知识之上的表现。
另一方面,智悲的“智”可以简单解释为证明悟空本性的智。证明悟空的意义有很多:悟到人无我,悟到仙宗中观的空性,悟到空性和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看,空无光无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观点。
在世界上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和思想中,没有空这个术语。即使有,也只是物质分解成不可分的粒子后留下的空白。现在有些人连这一点都不确定,还在坚持保存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能量不存在,那么一切物质都将无中生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论。所以他们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
前面说过,微观世界里,科学和佛的观点略有相似,但这不是佛的境界。虽然中国七八十年前的一些学者,不管是和尚还是家人,都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并不是很恰当,因为这种解释其实是一种破碎的观点:质量转化为能量后,质量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东西就变成了空性,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说的空,不需要经过这个转化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承认什么都没有;就算承认了,这些推演也绝对不符合佛教的空性。其实真正的空,不是物质变成空,而是物质和空都是空,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这就是佛陀所说的空。
虽然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与佛教相当接近,但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空性,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还是有天壤之别。
以世上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充其量也就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比如科技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但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不无道理。
相对而言,通过佛陀的智慧可以达到的结果是将每一个众生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这不只是一个书面的理论,而是一个真实的事实。只要愿意用理性的方式去实践,每个人都可以亲身经历这个结果。
以上是佛教的“智慧”。
(2)悲伤
所谓“悲”,就是大悲。慈悲是大乘佛教的精髓,因为所有大乘印心都是从慈悲开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心,根本不能称之为大乘佛教。
佛陀的大悲是一种意见,并不存在于世间所有的思想中。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而西方文化崇尚慈善和社会公益,但佛陀与人平等、与人交换、贬低他人、大乘菩萨无条件奉献的思想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要细说慈悲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世俗慈悲
比如佛陀在学道的时候,毅然舍身,只为填饱一头饥饿的狮子的肚子;再比如,如果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的某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教真谛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自愿表示愿意做那个跳楼者。这不仅仅是口惠而实不至,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如果跳下去,会很痛。让我代替别人承受痛苦吧!”
布施、忍辱等行为,都是人间大悲。佛教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要那么发自内心,还要有实际行动;我们不仅要从事慈善活动,如救灾、分发衣物、护理伤病员等。为了解决众生暂时的痛苦,但是为了众生的解脱,我们愿意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慈善只能解决众生暂时的苦难,就放弃世间的慈善。作为大乘,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要参与。
戒律里有个故事:一个和尚,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因为没有人照顾,大小便都拉在床上,大家可想而知那污秽的场景。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和尚的住处。看到佛陀的到来,和尚非常害怕。但是,佛祖低声安慰他,让他把脏衣服拿来,自己给他洗。既然佛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作为佛的弟子就没必要了。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悲哀。真正的慈悲,是你能在生死关头做出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决定,并付诸实践。虽然这一点在其他一些思想或理论中也有提及,但他们的同情心是片面的,范围也是狭窄的;佛陀的慈悲是针对所有众生的,而不只是针对人类或佛教徒。
2.超世俗的同情心
更广更大的慈悲心不仅仅是喂养和温暖众生。这些事情虽然要做,但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让众生明白轮回的道理和解脱的方法。先让众生知道轮回的道理,再教他们如何解脱。这是佛陀最大的慈悲。
为什么?比如,即使一个病人被照顾得很好,直到康复,这能防止他再次生病吗?我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次生病的问题。他下辈子要经历的痛苦,我们帮不了他。任何形式的财产分配都只能暂时解决他人的贫困和温饱问题,而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一切众生知道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走上解脱之路,才能彻底永久地解决他们所有的痛苦。所以,这才是一切众生真正的利益,真正意义上的解脱程度。
只有像佛一样的慈悲,才算是大慈悲。其他世界的慈悲心只能用“悲”来形容,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慈悲心与佛的智慧息息相关,菩提心也是大慈悲心。
众所周知,其他宗教虽然做了很多慈善,但也以拯救世界的名义挑起了很多战争。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没有征服或投降的意思。佛陀还说,他根本不在乎人与人之间战争的胜利。他强调的胜利是通过和解和自我延续获得的胜利。
事实上,大悲有许多不同的含义:
佛陀曾说:“我来告诉你解脱的方法。要不要摆脱,看你自己。”换句话说,每一个众生的命运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而不是佛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现出的态度,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主宰。所以在大悲天悯人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包容、平等、平等的含义。
(三)智慧和忧患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智慧和忧愁呢?
其实菩萨的六波罗蜜法门,并没有超出智悲的意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和智慧是智慧;勤奋是智慧和悲伤的帮助。用智悲二字来定义佛教的意义,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其深刻的内涵是六波罗蜜。
既然整个佛教的精髓就在于智慧和慈悲两个字,那么有没有办法把八万四千种教法全部涵盖在一栋楼里呢?答案是肯定的,途径就是修智修悲。
有人会问:培养大悲心需要细致深刻的思考,而证明悟空的智慧不需要任何杂念。既然这么矛盾,怎么能在一栋楼里同时练呢?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接受菩萨戒律。一旦戒律被接受,菩提心,菩萨戒律的戒律,已经存在于我们的传承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练习空性。
进入空性状态时,没有明显的“愿众生解脱轮回之苦”的思维,也可以说是没有明显的慈悲心。但是因为之前收到的菩萨护符的身体已经存在于心中,所以当你小心翼翼地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护符也会进入空性。要知道,菩萨护符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心境。虽然进入空性境界时头脑中没有明显的想法,但是菩萨护符是存在的。所以心念和菩萨护符不分彼此都能进入空性境界。这时候菩萨护符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菩萨护符,既是智慧也是悲哀。
所谓双运,就是当我们止步于证明悟空本性的境界时,心既是证明悟空本性的智慧,也是与菩萨护符相同的。如果能这样修行,大乘佛教的所有精华都已经包含在内了,没什么好修行的!
这是一个既有智慧又有悲哀的初学者练习。如果你能这样修行,你就可以只在一个坐垫上,在一个位置上,或者同时,完全修复佛陀八万四千法的本质。
菩提心和空性的具体修持,这里就不需要赘述了,只要把两种修持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当然,慈悲之前,必先有离心。如果你没有感受到轮回的痛苦,你就不可能对众生有慈悲心,因为慈悲心的源头就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就无法诞生。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寻求解脱。当看到众生皆苦,就发愿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不能先解脱自己,又怎么能解脱众生呢?这样,离心的两个条件都满足了。
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能接受菩萨护符,就能被自己接受。接受菩萨戒律后,你开始练习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时,既是智慧,也是悲哀。有了这样的洞见,所有大乘教法的精髓就很好理解了。
离心和菩提心要分别逐一修炼,最后进入空性境界。这样,前面培养的离心和菩提心就会变成空智。
这里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人没有自我观,它包含着大悲心,在大悲心中,有开悟的智慧。这些集智慧和悲哀于一身的思想和实践,包含了佛教的全部含义。虽然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真正需要的时候,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离心的诞生取决于个人的稀有和死亡的无常。菩提心诞生的条件是资源的积累(修曼查罗)和业障的清净(修金刚乘)。很明显,无论你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加行和内加行的修行,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加行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知道佛教的真谛是智慧和悲伤。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佛就要学这两个字,我们要修行这两个字。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和练习的!
博主注:菩萨戒律
大乘菩萨的戒律。它也被称为大乘戒律,佛教戒律,邓芳戒律和千佛戒律。反之,小乘戒就叫小乘戒。菩萨戒律的内容是三种纯粹的戒律,即守法度礼的戒律、守善法的戒律、赦慈众生的戒律,也就是把佛教的三门教义,即守法度礼、修善法、观众生,全部聚集起来作为禁戒来遵守。根据梵天经卷,受菩萨护符有五益: (一)十佛欲护。(2)在他生命的尽头,他是幸福的。(3)和你出生的地方的菩萨做朋友。(4)功德汇聚,成就。(5)今世后代的性节制是完整的。
菩萨戒律涵盖了七戒,它们优于一切戒律。所以凡是菩提心的佛教弟子,不管是出家的还是在家的,都是可以拥抱的。菩萨护符是一切佛的本源,是菩萨的根本,是一切佛的根本。
1.遵守条条框框:倍增一切条条框框保护,以断绝一切罪恶。
2.修善戒:常修一切善业,实践一切善业。
3.取众生之戒:又名饶毅之爱戒。一切无量宽的众生,都是众生。
三戒之中,以守法度为戒,能善守法度,即能常守善法,以利众生。所谓菩萨法度,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1.十诫:杀生、偷盗、淫行、说谎、酗酒、说四件事、自赞灭他、悔灭他、不思悔改、谤三宝等。这十诫是对大乘戒律最严重的滥用。若大乘菩萨犯此法,则构成博罗伊之罪。
2.四十八轻戒:相对于十戒而言,四十八轻戒属于轻秽之罪,包括不敬师友、饮酒吃肉等48条戒。
菩萨戒律虽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戒律,但其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如果忘了菩提心,就违背了菩萨的根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