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到底有多爱董鄂妃?越详细越好!!

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五日,董妃被列为“贤妃”,仅一个月。福临封她为皇妃,理由是“敏慧贤惠,不出董鄂氏”。

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12月6日,福临还为董鄂妃举行了非常隆重的仪式,并根据册封皇后的礼物,向全世界颁发了特赦令。

册封董鄂妃为贵妃的诏书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一个规则,皇帝只会在册封皇后的礼物上向世界发出信件。

董鄂妃享受这种特殊的礼遇,说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顺治十四年(1657),董妃生下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顺治非常高兴,授予天下“这是我的第一个儿子”的称号。这个孩子的待遇就像是忏悔,意味着很多册封皇太子。

然而,孩子出生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给他取名和硕荣王琴,并为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园床。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帝的四个儿子一百天就死了。这种打击让她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妃死于东宫六部之一的成干宫,时年22岁。

扩展数据:

顺治皇帝先后册封了两位皇后。一个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来被贬为侧妃。另一位是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被聘为妃子,时年十四岁。六月,书是女王。

虽然皇帝有无数的后宫佳丽,但真正让顺治成为红颜知己的是董鄂氏。顺治皇帝对董鄂妃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顺治十七年(1660),美女董鄂氏死于东宫六宫之一的成干宫。顺治难过极了。他以非凡的葬礼向他心爱的公主表示哀悼。

临终时,董鄂氏告诉他,“他死后,禁止摆放任何贵重物品,丧事要节俭。”话没说完就死了,顺治皇帝还是以皇后的身份下葬。

董鄂氏死后,顺治退出宫廷四个月。按照礼仪,贵妃去世的时间只有五天,这在清朝历史上是无法超越的。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皇后董鄂氏的自贡,为了暂时的安全,被从宫中移到景山的官德殿,所有抬自贡的大臣都是满清八旗的二、三等大臣。

这在清朝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在贵妃的葬礼上,在皇后的葬礼上也是如此。孝皇后董鄂氏的自贡迁到景山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了108名僧人念经、为死者祈福。

十月初八,顺治皇帝第五次到寿春殿,也就是最后七天。当年11月,顺治皇帝根据董鄂氏的遗愿,下令停止明年秋天的决定。

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孝宗皇后仙宇道场在八喜院广济两山上同时举行,继续为逝者祈福。

清朝皇帝一般用朱笔批奏,皇帝或太后去世时,改蓝笔,27天后再用朱笔。孝顺皇后董鄂氏的悼词是顺治皇帝用蓝笔写的,从8月到12月,历时4个月。

顺治为了表现孝皇后董鄂氏的德行、善言、善举,命大学士金之钧撰写《孝皇后传》,内阁学士胡兆龙、王茜撰写《孝皇后语录》。

顺治满怀深情地亲笔写下了《孝皇后》。用大量具体的“御丧书”和“御孝”的例子来纪念董鄂氏,表现了孝敬董鄂氏的善言、善举和孝德,长达四千字,内容十分丰富。

顺治也知道董鄂氏的葬礼是违背她的意愿的,但他没有办法。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表达对董鄂氏生前未能晋升为女王的深深遗憾和怀念。

孝顺皇后董鄂氏死后仅半年,顺治皇帝就染上了当时无法治愈的天花。那时候正好是元旦,宫里和老百姓都在准备过年。这时,皇宫传来皇帝病重的消息。

顺治皇帝第三子爱新觉罗·叶璇即位并口述遗诏后,于正月初七半夜在养心殿去世,享年24岁。

清康熙二年,孝宗皇后董鄂氏和孝宗皇后佟佳氏,与清朝始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一起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顺治年间的地宫,清朝东部的陵墓,是唯一没有被盗的,她和他真的在身后得到了长久的安宁。

百度百科-艾辛吉奥罗·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