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50个城市历史记录销售超过7000亿元。为什么卖地成为一种“潮流”?
主要是在减税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非常缺钱,需要从土地拍卖中获得更多的收入。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当地拍卖市场再度火爆。仅今年3个月后,全国50大城市已完成土地拍卖成交额7000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其中,卖地金额前几名依然是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此外,靠近一线城市的二线城市无锡也出现了本地拍卖成交的高峰。
专业研究人士指出,由于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双重限制,房地产企业无法再使用高杠杆模式扩张和拿地。未来在二三线等价格相对较低的城市,本地拍卖的机会会更多。当然,从营业额来看,一线城市一直是主要贡献者。虽然一线城市楼市调控一轮又一轮,但是人口流入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再加上城市群的发展,未来大城市仍将是房企竞争的焦点。
当然,这次土地拍卖成交额的激增主要是因为新的规定。每个城市一年只有三次卖地机会,这使得房企非常重视有限的土地拍卖数量,尤其是在调控严格的一线城市。预计今年土地拍卖成交额将超过去年。
参考资料: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一年三次卖地的消息逐渐开始影响土地市场。3月份各地土地市场供应量减少,预计4月份可能会井喷,但地价依然较高。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预测,后续城市的市场活跃度与房企心态有关。一方面,一二线城市集中供地政策陆续落地,客观上增加了拿地机会。另一方面,从征地成本和?三条红线?从对等的角度来看,部分房企可能更看重三四线城市的拿地。毕竟总地价比较低。不过,不管房企的心态如何,预计今年地方政府的供地节奏会加快,客观上会对活跃的土地交易市场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