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第一,传递功能。
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只能学习,不能通过遗传获得。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类早期的祖先中,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的教育通过口头和行为的传授来传递原始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丰富,特别是由于文字的出现,人类文化已经不能仅靠口头和行为交流来胜任,人类社会需要专门教授文化的机构。这时,学校教育应运而生。教育传播文化,使新一代快速、经济、高效地拥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一个人从一个没有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有文化鉴赏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没有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和发展将变得不可能。如果新一代重复前辈经历的事情,人类就不可能进化,永远停留在蒙昧时代。就整个人类而言,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就每一代人而言,人首先是文化的传承者,然后才是文化的创造者。“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在直接遭遇的条件下创造的,是从过去建立和继承的。”只有先拥有文化,才能创造文化。
其次,选择功能。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明确的教育内容。决定教育内容的过程,其实就是选择文化的过程。教育的内容之所以需要“确定”,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文化都包含着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卑微、优雅与粗鲁的元素。学校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文化价值引导,需要提取文化的精华,编写教材,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思想、态度、价值观、行为模式、知识和技能;二是因为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人的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确定教育内容时必须予以考虑;另外,人类大脑容量的有限性和人类文化知识广度的无限性构成了一对矛盾,教育不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将人类文化知识全部传递给受教育者,因此需要确定教育内容。学校教育中文化的选择也可以通过教师的选择来实现。因为“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不是由地方组织和美好愿望决定的,也不是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的。也不是由‘教育大纲’决定的。是教职员工决定的。”王先生任校长时,实行“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所以当时既有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宣扬资产阶级理论的,还有宣扬中国传统的。这本质上是老师在用教育来选择文化。在许多文化观念冲突的历史时期,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尤为明显和重要。比如,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观念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观念外,还有西方文化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观念。资本主义的文化概念。传播和传递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我们教育选择功能的意义就更加重要和突出。
第三,创新功能。
教育不仅是传递固有的文化,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人类已有的旧文化中力求更新和创新。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创造和更新自己的文化。正是通过教育,人类将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和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使文化得以发展和更新。新生代通过教育,能够快速有效地分享和占有人类文化的精华,进而能够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的一种手段。不仅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同时,它还具有“文化再生产”、发展和更新文化的功能。换句话说,通过教育传递文化,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移植”、“文化增殖”和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而这个繁衍过程。它是一个经济、高效、模仿和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重组和建设的过程。人类学家格里库里·巴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重组了自己的文化。”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体验,艺术是情感的表达。
因为艺术表现(作品)是展示一种感觉或情感过程的视觉反映,是直接反映在内心的东西的展示。它不受人类理性的约束。孩子在用一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时候,是通过感知、体验、想象和实际操作来表达的。当他们看着某样东西时,他们经常会反映或传达他们对它的独特感受。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在感知同一事物时,准确性和程度是不同的,表现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结果。在艺术实践中,教师重视儿童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正式的教学活动时,通过设置各种情景,给孩子一种真实、真实、准确、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回忆已有的经历,会引起孩子情感的共鸣,使孩子产生亲切感。在进行非正式活动时,教师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足够的空间,为孩子创造自由、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大胆、独立地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感受,让孩子逐渐积累各种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情感经验。这些经验也是从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的,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孩子创造性表现的主要来源。
第二,互动,通过互动,也就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互动与整个活动过程息息相关,可以说互动无处不在。师生互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儿童主体间的互动。教师对孩子的提问、启发和引导,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学习,孩子的每一个回答或每一个幼稚的创造,都会激发和触动教师的灵感,促进教师的教学。生命-生命互动。指的是儿童同伴之间为了达到交流互学的效果而进行的相互学习。一个孩子的一点创新,会让其他孩子点燃创造的火花,会让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烁。儿童与集体、儿童与环境的互动。良好、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物质环境,能促进和影响孩子的创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儿童和环境是活动过程中的三要素。要在活动中实现互动,教师必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观察、多理解、多反思,注意随机教育,及时动员,多鼓励孩子,随时调控,抓住重点,促进各种互动功能的发挥。
第三,融合就是交融,融合。
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成年人,他的思想感情和孩子有质的区别。如果教师强行将自己成年后的“世界观”(或世界形象、对世界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压抑和打击,甚至会造成孩子痛苦的体验。正如西方美学家罗恩·菲尔德所说,“艺术对于儿童来说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它纯粹是儿童表达自己的一种手段。因为孩子的思维和大人不一样,所以表现也和大人不一样。因为大人和小孩在兴趣和表达上不一致,会对艺术教育造成困难和干扰……”意识到成人与儿童的差异,我认为只有让教师向儿童靠拢,教师才能主动与儿童融为一体。教师不应该像过去的美术教育那样,总是把学科(美术教学内容)拿给孩子看,而应该把孩子带到美术教育中去探索。包括情感融合。教师注重在情感上亲近孩子,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密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很容易引起师生的共鸣,对幼儿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观点融合。老师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审视事物,评价孩子的表现。这样老师就能发现孩子作品中的闪光点,一起找。词语的融合。老师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解释事物的语言,并用这些幼稚的语言设计活动,指导孩子,演示作品。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更亲密,更容易理解,产生“共同语言”。
第四,对笨拙的欣赏就是欣赏,笨拙就是幼稚,即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幼稚的表现。
因为孩子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方式来看待和解释周围的一切,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幼稚的。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的绘画动作可能不是很灵敏和协调。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粗细不一,不流畅,着色深淡不均。童心是儿童艺术表现的一个特点,往往使儿童的表现与成人完全不同。成年人(老师)应该明白这一切。当孩子大胆地进行各种表演时,对一切幼稚的表演都要给予欣赏、鼓励和肯定,这将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孩子创造表演的欲望。不能用“像”和“对”来衡量和评价,这样会极大地干扰孩子童心的自然表现,扼杀他们的创作火花。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衡量和评价它是否符合客观存在,而应该考虑它是否符合儿童的特殊体验,把儿童的体验放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和肯定孩子创作中的独特之处。首先要强调的是不同,而不是规范。我们可以认可孩子所有幼稚的表现,如果我们欣赏,我们可以认真对待孩子创造的每一个新发现。我们不轻易改变孩子的作品,尽量启发他们,尽力让他们发现自己,改正自己。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理解,会产生更深刻的感悟,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孩子创造自信的催化剂。
无论是在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都尽力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材料非常丰富,特别是在非正式的活动中。儿童有很大的自由和自主权,他们可以自主决定表演的主题内容、材料和方法,这些都为儿童创造性地表演开辟了无限的空间,使人文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